親子園教育與幼稚園教育相比, 最大區別及難點在於教育對象不僅包括嬰幼兒, 還包括家長;而作為親子園教育實施主體的教師, 不僅應具備觀察、指導嬰幼兒的能力, 而且應具備觀察和指導家長, 提升親子互動品質的能力, 如何提升親子活動品質呢?我就從三方面來介紹一下:
一、親子活動要注意觀察
親子班活動時, 1歲6個月的陌陌由於咬軟體積木被奶奶制止而趴在地上耍脾氣。 我抱起他跟奶奶說:“孩子這個年齡咬玩具是正常的, 他要用嘴感知世界, 這時您還不要阻止他的探索, 應該支持。
Advertisiment
親子活動時, 對家長的指導是非常重要的。 家長的育兒水準提高了, 孩子的能力水準就會隨之提高, 這就達到親子教育的目的了。
二、好孩子是誇出來的
楊洋是幼稚園親子班的小朋友, 剛回來時他可是一個“小霸王”, 幼稚園的玩具他要就得給他玩, 不然就打小朋友;集體活動時他不會聽從教師的引導, 還時常大聲喊叫, 影響別的小朋友的注意力。 揚洋 的媽媽很無奈, 只能讓老師幫助教育。
Advertisiment
開始的時候, 洋洋根本無法讓我接近, 他會尖叫著說:“別理我, 我不喜歡你, 走開”之類的話, 我試著和他玩“開飛機”的遊戲, 沒想到他上來就是一把把我的臉都抓破了, 我沒有責怪他, 還是微笑著輕聲和他說話, 時常誇他。 慢慢地, 他不讓我走開, 也不再說他不喜歡我了。 在下一個星期六的早晨他終於開口說:“那你喜歡我嗎”?我說:“當然喜歡你, 要不怎麼會和你玩嗎”!那天, 我特意為洋洋做了一朵小紅花, 我從孩子的表情中看出孩子很高興, 他需要別人的肯定, 需要別人的讚美。
我和洋洋的媽媽談談了洋洋的進步, 同時我也發現他媽媽是個急性子的人, 愛打孩子。 我給洋洋媽媽講述了一些育兒的知識, 告訴他遭父母打的孩子會形成一些不良的習慣,
Advertisiment
孩子的進步很大,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