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親子溝通如何使用我的資訊

“我的資訊”強調對子女“行為”本身的感受, 而非對自己或子女“個人”的感受。 當表達對子女行為的感受時, 必須注意的是對事不對人, 即應強調行為本身, 而不是人本身。 表示不愉快時應該針對某一特定的行為而言, 例如:“我發現大門沒鎖”、“我發現油箱空了”, 或是“你遲到兩個小時”等, 而這些話都針對某個特定行為, 而不是對任何人的責備。

其次, 當父母描述對不滿意或不愉快事件的感受時, 應該是針對本身的感受來加以描述, 例如:“我很失望”、“我非常關心”, 或是“我很擔心”等。 父母應該瞭解, 實際上不是行為本身使自己不快,

Advertisiment
而是行為的“後果”使自己、別人或子女覺得不舒服。 舉例而言, 假如女兒晚上深夜未歸, 事實上, 不是“深夜未歸”的行為本身令父母不快, 而是女兒的晚歸令父母擔心是否發生了什麼事。 你對女兒晚歸的感受實際上是行為本身後的一種反應:“當你這麼晚了還沒回家, 我非常擔心, 因為我擔心可能發生了什麼事。 ”

“我的資訊”的溝通方式有特定的型式, 為了能更明確運用此種溝通方式, 父母可依據下列的三個步驟:

1.描述自己覺得困擾、不安的行為

必須注意的是:只要描述行為本身, 而非指責行為的當事人。 例如“你騎我的摩托車把油快用光了。 ”

2.陳述自己對行為可能後果的感受

例如:“我很生氣。 ”

3.陳述後果

例如“因為必須去加油,

Advertisiment
早上上班可能會遲到。 ”

總而言之, “我的資訊”的溝通方式僅僅需要簡單的陳述, 其模式如下:“當……, 我覺得……, 因為……。 ”

為了更清楚“我的資訊”溝通的運用方式, 以下有兩個問題與“我的資訊”溝通方式的範例供參考:

問題一:

全家原本已經計畫好週末一塊去郊遊, 但是最後小明卻決定和朋友去游泳。

.我的資訊 

“本來我們已經計畫好共渡週末, 而你卻臨時改變主意, 我覺得很失望, 因為我非常希望你能參加。 ”

問題二

小華是全家最後一個出門的, 忘了將大門鎖上。

.我的資訊 

“當發現大門沒鎖時, 我非常擔心, 因為小偷可能會進來大搬家。 ”

此種溝通模式並非一成不變, 前後順序是可以因情況加以調整。 舉例而言, 父母可以說:“我非常擔心,

Advertisiment
因為大門沒上鎖而遭小偷”, 這仍是一種“我的資訊”的溝通方式。

此外, 在“我的資訊”的溝通方式中絕對禁止“責駡”, 而經常傳達出責駡意味的字眼即是“你”這個字。 但是, 當父母必須直接針對子女, 不得不使用“你”這個字的時候, 仍然可以避免責罰的意味。 舉例而言:“當你深夜未歸, ……”, 在這句話當中就沒有責駡的意思, 而僅僅只是陳述一個事實。 然而, 盡可能避免使用“你”這個字眼, 多說“我”覺得困擾的情況。

為人父母者還必須牢記, 非語言的溝通也非常重要。 “我的資訊”是一種友善的、尊重的, 和誠實的溝通情感的方式。 但是, 假使說話的語氣不符合表情或動作所傳達出的資訊時, 子女將更受非語言行為的影響。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