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親子溝通有什麼技巧

在許多家庭, 家長和孩子無法溝通, 孩子也根本不聽家長的話, 如何培養良好和有效的親子關係技巧, 教家長幾招?

技巧一:每週安排一次或以上的“黃金時間”, 在那段時間裡 , 家長與孩子共同選出某一項活動一齊去做。 其中包括四個步驟, 一是共同挑選活動, 二是雙方訂下“黃金時間”的“約會”時間:三是家長用嘉許、描述、接觸等新的行為模式, 避免質詢、命令、批評的模式:四是活動結束後, 家長和孩子一起討論各人的觀察和感受。

技巧二:設立“好行為箱”。 一個孩子的成長是克服恐懼到培養自信、自愛、自尊的過程,

Advertisiment
這需要很多肯定, 而傳統教育中, 孩子每天得到的否定永遠比肯定多。 因此家長注意孩子的良好行為, 給他肯定, 是他健康成長的重要工作。 你可找一個小箱子, 放在一個固定的地方, 外面貼上“好行為箱”的貼紙, 每次看到孩子有良好行為, 就寫在紙上放入箱內, 每天晚上睡覺前和孩子一起查看。 根據“行為信箱”的記載結果, 滿足孩子一個願望。

技巧三:親子關係箱——“太空時間”用於挽救瀕臨破裂的家庭關係。 這是家長和孩子共度的特別時間, 雙方要把所有不愉快的情緒拋開, 就像坐火箭去了太空, 把所在不愉快的事留在地球上。 孩子可以毫無拘束地說出心裡話, 而家長亦可毫無保留地獻出關懷, 支援和愛, 目的是不要為原先存在的情緒或態度形成隔膜,

Advertisiment
使親子關係中斷和讓孩子感到無助。

讓孩子快樂的九大秘方 :

對父母來說, 使孩子擁有快樂性格的最佳方法就是:使家庭充滿快樂和溫馨。 在幸福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 由於具有快樂的性格, 成年後能夠幸福生活的比不幸家庭長大的孩子要多得多。 下面有9種快樂秘方, 你可以在孩子身上嘗試一下:

1、有時間享受“不受限制”的快樂

家中父母希望居室整潔, 周圍的鄰居又喜歡安靜。 孩子一旦開始喊叫、跳躍, 父母便會想辦法制止, 孩子只好越來越乖了。 表面上, 是父母管教有方, 但由此帶來的是:孩子的熱情和活力在一點點喪失, 孩子的心靈也感受到了壓抑。 但孩子畢竟是孩子,

Advertisiment
他們需要帶著童真的想像力盡情地玩耍, 需要有時間去抓螢火蟲、打雪仗、看蜘蛛做網、螞蟻搬家——這些按照孩子自己的步伐去探索世界的活動, 更能給他們帶來真正的快樂。

2、關心他人

孩子需要認同自己是家庭和社會有價值的成員, 父母應儘量給孩子提供接觸社會、關心和幫助他人的機會。 如讓他把家裡的舊玩具收集起來, 送給需要的小朋友;幫助照看比自己年紀小的小朋友;幫媽媽做力所能及的家務等等。 在家裡, 家庭成員之間要相互關心, 營造溫馨的家庭氛圍, 讓孩子從小就懂得關心父母, 關心長輩, 懂得分享。 兒童心理學家指出, 兒童在很小的年紀就能享受到幫助別人的快樂。

3、體育活動

和孩子一起滑雪、一起騎車、一起打球……這些活動不但能增進孩子的健康,

Advertisiment
更能讓孩子笑口常開。 並且在活動中還能增進親子關係。 好的身體狀況和運動技能, 有利於讓兒童樹立正確的自我形象觀。

[1]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