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親子溝通要傾聽孩子

所謂的親子溝通, 如果自己還沒有“通”, 就無法擁有更多看待事物的角度, 縱然有很多溝通的技巧也未必能有好的、持久的效果。
個案點擊
一位母親在生了孩子後, 為了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把不到兩歲的兒子送進幼稚園全托, 每週只接一次。 孩子從幼稚園回來, 總是對媽媽說:“媽媽, 咱們談談話。 ”有一次, 竟然哭著向媽媽請求:“媽媽, 我知道你很忙, 沒時間陪我在家。 可你能不能把我轉到每天都能回家的幼稚園?”孩子的請求雖不過分, 但由於父母常常出差, 沒有時問照顧他, 所以沒能滿足孩子的請求。
每個週末回家,
Advertisiment
孩子總是饒有興致地給媽媽講幼稚園裡發生的事, 可遺憾的是, 每次孩子和媽媽講話時, 媽媽總是一副很忙碌的樣子, 眼睛左顧右盼, 手裡還不停地翻動著書報, 心不在蔫, 完全不像一個傾聽者的樣子。 沒想到, 媽媽的“忙碌”給孩子的語言表達帶來了障礙。 由於他是個思維能力很強的孩子, 為了儘量不耽誤媽媽的工作, 在有限的時間裡把話說完, 他就講得很快, 慢慢地變得講起話來結結巴巴了。

親子溝通要傾聽孩子
案例解析
在父母通常的觀念裡, 認為溝通的元素主要是“說”, 父母所呈現的態度是“我說, 你聽”。 其實, “說”只是溝通中較不重要的一環, 真正重要的溝通元素是“聽”。
傾聽是溝通的前提。 只有傾聽孩子的傾訴,
Advertisiment
知道孩子在想什麼, 才能針對性地給予孩子關心和幫助, 也會使以後的親子溝通變得更容易。 孩子訴說高興的事, 父母應表示共鳴;孩子訴說難過的事, 父母應讓他盡情地宣洩, 並表示同情;當孩子訴說父母不感興趣的話題時, 父母應表現足夠的耐心, 並使用“嗯”、“噢”、“是嗎”等詞語, 表示在認真地傾聽, 鼓勵孩子繼續說下去。 這樣, 不僅使孩子更樂意傾訴, 也可以提高他的語言表達能力。 像個案中的孩子在訴說時, 沒有感受到媽媽對自己的關注和鼓勵, 而是一種冷漠和壓力, 從而使孩子的情感和語言表達受阻。
傾聽可以充分起到心理暗示的作用。 父母認真傾聽孩子說話, 是在表示對孩子的尊敬、關心。 這同時促進孩子去認識自己和自己的能力。
Advertisiment
如果孩子感到他能夠自由地對任何事物提出自己的意見, 而他的認識又沒有受到輕視, 儘管有可能是錯誤的, 這將有助於培養孩子自尊自信, 勇往直前的品格, 使他以後在工作上、社會中能夠勇敢地正視和處理各種事情。
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 特別是生活中重要人物, 如:父母、老師等的愛護與肯定。 他們有強烈的向成人表達內心情感的渴求。 此時孩子所需要的是有人傾聽他們的訴說, 理解他們內心的感受, 而父母採取的最好方式就是傾聽, 而且是反應式的傾聽, 即給予及時的安撫和理解。 因此, 父母要從小瞭解孩子的內心需要, 就要傾聽孩子說話, 加強孩子對父母的信賴和安全感。
Advertisiment
如果父母只顧自己的感情需要, 而不顧及孩子的心理需要, 孩子就感到很孤獨。
其實, 很多家庭問題都是“溝通”的問題, 而“溝通”的焦點又是“傾聽”的問題。 所以, 抓住了傾聽, 就抓住了家庭教育的關鍵。 做好了這點, 孩子一定會急切地渴望與父母溝通, 渴望讓父母分享他們內心的喜怒哀樂, 並樂於接受父母的引導。
父母在傾聽孩子說話的時候, 一定要肯花時間、有耐性, 做個有修養的聽眾, 用心去聽孩子的心聲, 用心走進孩子的世界。 建議父母的方法
傾聽是愛的細雨, 滋潤孩子的心田;傾聽是呵護的沃土, 孕育孩子健康光明的人格;傾聽是無聲的音樂, 助孩子在人生舞臺上跳起華彩舞步。 父母如何做到與孩子交流時多聽少說呢?
方法一:為孩子提供表達自我感受的機會
方法例示
盈盈是個優秀的女孩,
Advertisiment
她有一個幸福的家庭。 媽媽是個醫生, 每天工作繁忙, 照顧女兒的責任主要落在爸爸身上。 爸爸是個細心的人, 每天盈盈放學回來, 吃完飯, 寫完作業, 父女倆會有雷打不動的一小時談話時間。 這是從小養成的習慣。
在這一小時的時間裡, 盈盈告訴爸爸學校裡的各種事情, 如老師的脾氣個性, 同學的趣事, 學校的活動, 學習上的喜悅和煩惱, 還有自己的心裡的各種情緒體驗等, 在這過程中, 爸爸主要做一個忠誠的聽眾, 與盈盈一起感受與經歷。
若是盈盈有什麼問題想得到解決的辦法, 爸爸也不會馬上說應該怎麼辦, 而是與盈盈一起討論、商量, 引導盈盈自己想出辦法。這每天寶貴的一小時,從盈盈上幼稚園到中學,從不間斷,伴隨著她度過了寶貴的成長階段,也營造了和諧的親子關係。

親子溝通要傾聽孩子
操作提示
溝通以傾聽開始,傾聽以尊重孩子為前提。傾聽時,父母應停下手中的工作,為孩子提供表達感受的時間和空間,做一個全神貫注的傾聽者。如果父母平時工作較忙,則應與孩子約定一個特定的時間,如某個晚上或週末,在這個時間段,父母所做的唯一事情就是傾聽孩子的話語,與孩子做誠摯的交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尊重,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方法二:傾聽時以非語言資訊傳遞對孩子的愛
方法例示
婷婷特別願意與媽媽談話。因為媽媽每次與婷婷說話時,都讓她靠近自己坐下,握著她的手,以關切的眼神,前傾的姿勢,共振的表情,鼓勵她完整地說出事情的經過,而絕不隨意打斷她的話頭。在婷婷傷心落淚時,媽媽便遞過手絹、紙巾,然後把婷婷輕輕摟在懷裡,撫摸她的頭髮,或拍拍她的後背。這時,婷婷便感到無限溫暖,所有的煩惱都消融了。
有一次,婷婷放學回來,滿臉陰鬱。把書包放在凳子上後,呆呆地坐著,一動不動。媽媽看到後,什麼也不說,走過來,把女兒默默地摟在懷裡,就這樣過了兩分鐘,婷婷抬起頭來,感激地看著媽媽說:“媽媽我沒事了,您去忙吧。”
操作提示
要成為一個有效的傾聽者,父母在適時地給予孩子語言反應的同時,也要善於用非語言資訊,如肢體及表情,表示對孩子的關注:認真注視著孩子的眼睛,仔細聽孩子說話,同時關注孩子的表情,向孩子傳遞“我正在聽”的資訊。必要時,撫摸、擁抱等身體接觸,讓孩子體會到父母對自己深切的愛,從而使孩子更主動,更自信,更流利地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傾聽時,父母千萬不可以到處走動、邊做事邊聽或背對著孩子,這些行為會令孩子認為父母不關心自己,對自己所說的一切沒有興趣。 方法三:引導孩子理清訴說的思路
方法例示
泡泡放學回來,一臉苦相:“媽媽,我討厭上學,因為全班的同學都欺侮我。”“全班同學都欺侮你?”媽媽吃驚地重複道。“對啊!我跟小尤借橡皮擦,她都不肯借我。”“哦……”“李強和我賽跑輸了,就說我偷跑。其實我根本沒有偷跑。”“嗯,還有嗎?”“老師叫我登記成績,他們就說我是馬屁精。”媽媽冷靜地問:“這些事都是什麼時候發生的?”“今天……”
“嗯,孩子,你要知道,跟同學有點磨察,是很正常的事情。你的心細,有時候過於敏感,加上事情集中到一塊,你就感到壓力了。你想想,真是全班的同學都欺侮你?”泡泡不好意思地說:“其實……也沒有……不是全班……”“那有一半的同學在欺侮你?”媽媽說。“哪有?這次班上全數通過,我當選模範生呢!”笑容又浮現在泡泡臉上。
媽媽:“祝賀你!”泡泡說:“其實就只那兩、三個人啦!因為他們嫉妒我的功課比他們好!可是……也還好啦!上次他們還請我吃霜淇淋。有一次我腳痛,李強還幫我買午餐呢!”“是啊,孩子,以後看問題要分清主次,不要把不好的情緒無限擴大。對同學要多理解,多交流。你就會每天過得很快樂。”泡泡由衷地點著頭。

親子溝通要傾聽孩子
操作提示
瞭解孩子話中隱含的意義,體會孩子的內在感受,幫助孩子理清思路,從較合理的角度來認識自己的感受,看清問題的真相,並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是優秀的父母所應做到的。
方法四: 用愛的耳朵傾聽孩子的心聲
方法例示
陳方有段時間上學總遲到,老師為此找陳方的母親談話。母親知道後,並沒有打罵陳方,而是在臨睡前問陳方:“告訴媽媽,為什麼你那麼早出去,上學卻總遲到?”陳方先是愣了愣,見母親沒有責怪的意思,就說:“我在河邊看日出,太美了!看看看著,就忘了時間。”母親聽後笑了。
第二天一早,母親跟陳方一起去河邊看日出。面對眼前的景色,她感慨萬分:“真是太美了。兒子,你真棒!”從這一天起,陳方一連幾天都沒有遲到。
幾天之後放學回家,陳方發現書桌上放著一塊精緻的電子錶,下面壓著一張紙條:“因為日出太美了,所以我們更要珍惜時間和學習的機會。你說是嗎?愛你的媽媽。”從此,陳方再也沒有遲到過。
操作提示
父母要用愛的耳朵去傾聽孩子的心聲,才能完整地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從愛與尊重出發,給孩子更多的寬容。心平氣和地傾聽孩子的訴說,弄清楚事情的原因,然後再對症下藥,有的放矢地引導和教育孩子,並給孩子適當的賞識和信任。如果父母僅憑個人片面情緒,對孩子妄下結論,就會使傾聽和溝通失去意義。
小編總結:親子溝通,除了需要注意講話的方式,父母還要學會傾聽孩子。如果父母只說不聽,那就達不到溝通的作用,你也不會知道孩子在想什麼,需要些什麼,更別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了。親子溝通,是父母與孩子建立親子關係的關鍵因素。今天,您傾聽孩子了嗎?
(兼職編輯:陳月卿) 引導盈盈自己想出辦法。這每天寶貴的一小時,從盈盈上幼稚園到中學,從不間斷,伴隨著她度過了寶貴的成長階段,也營造了和諧的親子關係。

親子溝通要傾聽孩子
操作提示
溝通以傾聽開始,傾聽以尊重孩子為前提。傾聽時,父母應停下手中的工作,為孩子提供表達感受的時間和空間,做一個全神貫注的傾聽者。如果父母平時工作較忙,則應與孩子約定一個特定的時間,如某個晚上或週末,在這個時間段,父母所做的唯一事情就是傾聽孩子的話語,與孩子做誠摯的交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尊重,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方法二:傾聽時以非語言資訊傳遞對孩子的愛
方法例示
婷婷特別願意與媽媽談話。因為媽媽每次與婷婷說話時,都讓她靠近自己坐下,握著她的手,以關切的眼神,前傾的姿勢,共振的表情,鼓勵她完整地說出事情的經過,而絕不隨意打斷她的話頭。在婷婷傷心落淚時,媽媽便遞過手絹、紙巾,然後把婷婷輕輕摟在懷裡,撫摸她的頭髮,或拍拍她的後背。這時,婷婷便感到無限溫暖,所有的煩惱都消融了。
有一次,婷婷放學回來,滿臉陰鬱。把書包放在凳子上後,呆呆地坐著,一動不動。媽媽看到後,什麼也不說,走過來,把女兒默默地摟在懷裡,就這樣過了兩分鐘,婷婷抬起頭來,感激地看著媽媽說:“媽媽我沒事了,您去忙吧。”
操作提示
要成為一個有效的傾聽者,父母在適時地給予孩子語言反應的同時,也要善於用非語言資訊,如肢體及表情,表示對孩子的關注:認真注視著孩子的眼睛,仔細聽孩子說話,同時關注孩子的表情,向孩子傳遞“我正在聽”的資訊。必要時,撫摸、擁抱等身體接觸,讓孩子體會到父母對自己深切的愛,從而使孩子更主動,更自信,更流利地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傾聽時,父母千萬不可以到處走動、邊做事邊聽或背對著孩子,這些行為會令孩子認為父母不關心自己,對自己所說的一切沒有興趣。 方法三:引導孩子理清訴說的思路
方法例示
泡泡放學回來,一臉苦相:“媽媽,我討厭上學,因為全班的同學都欺侮我。”“全班同學都欺侮你?”媽媽吃驚地重複道。“對啊!我跟小尤借橡皮擦,她都不肯借我。”“哦……”“李強和我賽跑輸了,就說我偷跑。其實我根本沒有偷跑。”“嗯,還有嗎?”“老師叫我登記成績,他們就說我是馬屁精。”媽媽冷靜地問:“這些事都是什麼時候發生的?”“今天……”
“嗯,孩子,你要知道,跟同學有點磨察,是很正常的事情。你的心細,有時候過於敏感,加上事情集中到一塊,你就感到壓力了。你想想,真是全班的同學都欺侮你?”泡泡不好意思地說:“其實……也沒有……不是全班……”“那有一半的同學在欺侮你?”媽媽說。“哪有?這次班上全數通過,我當選模範生呢!”笑容又浮現在泡泡臉上。
媽媽:“祝賀你!”泡泡說:“其實就只那兩、三個人啦!因為他們嫉妒我的功課比他們好!可是……也還好啦!上次他們還請我吃霜淇淋。有一次我腳痛,李強還幫我買午餐呢!”“是啊,孩子,以後看問題要分清主次,不要把不好的情緒無限擴大。對同學要多理解,多交流。你就會每天過得很快樂。”泡泡由衷地點著頭。

親子溝通要傾聽孩子
操作提示
瞭解孩子話中隱含的意義,體會孩子的內在感受,幫助孩子理清思路,從較合理的角度來認識自己的感受,看清問題的真相,並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是優秀的父母所應做到的。
方法四: 用愛的耳朵傾聽孩子的心聲
方法例示
陳方有段時間上學總遲到,老師為此找陳方的母親談話。母親知道後,並沒有打罵陳方,而是在臨睡前問陳方:“告訴媽媽,為什麼你那麼早出去,上學卻總遲到?”陳方先是愣了愣,見母親沒有責怪的意思,就說:“我在河邊看日出,太美了!看看看著,就忘了時間。”母親聽後笑了。
第二天一早,母親跟陳方一起去河邊看日出。面對眼前的景色,她感慨萬分:“真是太美了。兒子,你真棒!”從這一天起,陳方一連幾天都沒有遲到。
幾天之後放學回家,陳方發現書桌上放著一塊精緻的電子錶,下面壓著一張紙條:“因為日出太美了,所以我們更要珍惜時間和學習的機會。你說是嗎?愛你的媽媽。”從此,陳方再也沒有遲到過。
操作提示
父母要用愛的耳朵去傾聽孩子的心聲,才能完整地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從愛與尊重出發,給孩子更多的寬容。心平氣和地傾聽孩子的訴說,弄清楚事情的原因,然後再對症下藥,有的放矢地引導和教育孩子,並給孩子適當的賞識和信任。如果父母僅憑個人片面情緒,對孩子妄下結論,就會使傾聽和溝通失去意義。
小編總結:親子溝通,除了需要注意講話的方式,父母還要學會傾聽孩子。如果父母只說不聽,那就達不到溝通的作用,你也不會知道孩子在想什麼,需要些什麼,更別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了。親子溝通,是父母與孩子建立親子關係的關鍵因素。今天,您傾聽孩子了嗎?
(兼職編輯:陳月卿)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