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親子溝通,不求完美

比起舊時養孩子的很多觀念和做法, 這些年來, 人們更多地宣導“多與孩子溝通”。 據前幾年的一個調查顯示, 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呈現越來越融洽的趨勢。

但是, 這一代父母不過是改革開放以後成長起來的第一代父母。 我們身上還承襲著上一代乃至上兩代父母的很多管教理念和方法。

其實, 父母不一定生來就是溝通高手, 不一定隨時隨地都能保持健康愉快的情緒, 也並不一定把每件事情都能判斷得那麼準確……因此, 每一次溝通並不一定都有正面、積極的效果。 何況, 我們的每一次溝通都無法脫離家庭之外的環境帶給我們的無窮變數。

Advertisiment
所以, 溝通沒有一種所謂成功的模式, 更沒有能夠“包醫百病”的靈丹妙藥。

正視自己的內心感受。 在跟孩子溝通之前, 先問問自己:我的情緒狀態怎麼樣? 我今天遇到了什麼不愉快的事?這些事情都化解了嗎?

承認自己的不完美。 在要求孩子做到百分之百之前, 想想自己是不是每件事都做得那麼完美?自己的成長中的很多不完美是不是影響了現在的工作和生活?

自己還要成長。 在每天觀察孩子變化的時候, 看看自己是不是還在成長?如果你停滯了, 就不要奇怪自己讀不懂孩子的心。

給每個人以獨立空間。 人與人之間既需要溝通, 也需要獨處。 孩子也一樣。 溝通會得到外部的支持,

Advertisiment
但冥想才能生出內力。

溝通是有個性的。 每個家庭,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溝通方式。 作為與你血肉相連的孩子, 愛是你們之間最好的通道, 技巧只不過是一點輔助。 千萬別本末倒置。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