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遊戲中父母易犯的六大錯誤

當寶寶呱呱墜地的時候, 相信每對父母們都是懷著激動和幸福的心情, 迎接著自己孩子的到來, 但是, 隨著寶寶的成長, 爸爸媽媽們總是將過多的期望施加在寶寶身上, 也容易在育兒的過程中犯一些錯誤, 對寶寶的生長、發育造成不良影響。 下面, 小編就向大家介紹一下父母們在親子遊戲中可能存在的六個錯誤吧!

錯誤1:急吼吼地干涉寶貝

對寶貝來說, 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是遊戲。 因此, 寶貝的很多做法可能讓父母感覺困惑, 尤其當寶貝玩一些父母認為不恰當的遊戲時, 有的父母會急吼吼地跑去干涉寶貝,

Advertisiment
有的父母卻覺得寶貝玩遊戲的小模樣十分可愛, 於是拿寶貝當玩具逗樂, 這些都會對寶貝產生不好的影響。

寶貝雖然小, 但他天生就會察言觀色。 因此, 父母的任何行為都會在寶貝的小腦瓜裡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對寶貝產生不一般的影響。

糾正法:

與寶貝建立平等的玩伴關係是親子遊戲的最高境界, 這樣可更好地調動寶貝遊戲的積極性。

錯誤2:以父母的價值取向來衡量寶貝的遊戲

遊戲是寶貝學習的最佳方式, 也是培養寶貝良好性格與行為方式的最佳訓練方法。 父母不要人為地限制寶貝的遊戲方式, 或為了讓寶貝“學”到“知識”而強迫寶貝玩不喜歡的遊戲。

糾正法:

讓寶貝充分發揮他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Advertisiment
做遊戲的主人。 當寶貝在遊戲過程中確實出現無法解決或可能對他產生不良影響的問題時, 父母才有必要介入, 並對寶貝加以引導。

錯誤3:違背寶貝的年齡特徵開展遊戲

不同年齡段的寶貝, 對不同的遊戲有著不同的興趣與熱情。 比如, 故意讓手中的物品掉落在地面, 讓它發出響聲, 這是1歲左右寶貝樂此不疲的遊戲。 但如果與2~3歲的寶貝玩這個遊戲, 他們就會覺得索然寡味, 這麼大的寶貝可能對玩具更感興趣。

糾正法:

父母應該引導不同年齡段的寶貝盡可能玩出適合他們的遊戲, 這樣才能使他們感興趣, 有助於發展寶貝的智力和想像力。

錯誤4:認為良好的遊戲習慣無關緊要

良好的遊戲習慣, 會對寶貝的成長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

Advertisiment
讓寶貝學會遵守遊戲規則, 合理安排遊戲時間等等, 這些良好遊戲習慣的建立是寶貝理解社會行為規則的最佳途徑。

糾正法:

玩具玩完了就讓寶貝自己收拾好, 並物歸原處;遊戲時間要有節制, 不能因為玩而影響吃飯、睡覺等。

錯誤5:總是剝奪寶貝獨自遊戲的權利

寶貝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一直需要有人陪著, 他也需要有自己的空間。 即便幾個月的寶貝, 他們也會自得其樂地玩著自己的小手小腳, 體驗獨自玩耍的樂趣。

糾正法:父母要盡可能利用機會鼓勵寶貝獨立遊戲。 當寶貝不哭不鬧自己玩耍時, 不要打擾寶貝。

錯誤6:在寶貝需要幫助時袖手旁觀

遊戲是寶貝自己尋求答案的最佳途徑。

Advertisiment
當寶貝熱衷於遊戲活動時, 他們可能會提出一些比較特別的要求。 這時, 應儘量幫助他們, 千萬不要因為害怕寶貝弄髒衣服或出現別的問題而約束他們。

糾正法:

為寶貝提供各種各樣的遊戲材料, 如小紙片、種子、泥土、小剪刀、積木、水、沙、顏料、空紙盒等, 讓他們開動腦筋去遊戲。 當寶貝在遊戲中遇到困難時, 父母要給寶貝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 只有當寶貝確實不能解決時再給予一些幫助。

很多父母認為, 從孩子小的時候就應該鍛煉寶寶的獨立意識, 讓寶寶自己處理一些問題, 但是, 殊不知, 只有父母親切的教導和關心, 才會更利於寶寶的成長。 畢竟, 孩子還在小的時候, 對一些事情的處理還不成熟, 父母們可以給寶寶一些示範和暗示,

Advertisiment
這樣相對於袖手旁觀有更加有效的結果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