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親子閱讀≠陪讀 誤區要注意

培養寶寶的閱讀興趣, 對於寶寶日後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思維發展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寶寶的專注力是有限的, 總是坐不住, 很難安靜坐下來看書或者聽父母閱讀, 所以父母通過分階段訓練。

0-3歲的小寶寶還不能自己讀書, 這個時候的閱讀主要是由爸爸媽媽來“陪讀”。 爸媽該如何引導寶寶一起閱讀呢?其實寶寶特別喜歡和爸爸媽媽一起讀書, 那麼好聽的故事, 那麼好玩的事兒, 那麼可愛的小夥伴, 都是爸爸媽媽幫寶寶從書上看來的, 書——好神奇呀。 自然而然地, 寶寶就對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Advertisiment
爸爸媽媽也就成功地為寶寶打開了一扇通往世界的視窗。

媽咪陪讀須知——親子閱讀3大誤區

誤區1:閱讀就是為了識字

曾經看到一位媽媽一個字一個字地給寶寶讀《嬰兒畫報》, 還用手指著這個字, 根本就不看畫面, 寶寶充滿疑惑地看著一個個漢字, 仿佛他自己都在問, 難道這就是讀書嗎?這時候的寶寶也許對漢字根本就不感興趣, 這樣子讀書, 只會讓寶寶對書越來越反感。 其實, 圖書就是一種工具, 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 寶寶通過它可以瞭解到很多很多美好的事物。

培養寶寶的閱讀興趣, 對於寶寶日後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思維發展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寶寶的專注力是有限的, 總是坐不住, 很難安靜坐下來看書或者聽父母閱讀,

Advertisiment
所以父母通過分階段訓練。

誤區2:閱讀要讀懂情節

寶寶的認知能力是有其發展特點的。 對於1歲半以下的小寶寶而言, 他根本就不關心這個故事到底怎麼樣了, 他感興趣的是一個個自己喜歡的單獨畫面, 從這些畫面上, 他們可以認識這是蘋果那是黃瓜, 蘋果是紅色的黃瓜是綠色的。 所以這個時候和寶寶讀書, 可以不按故事情節講, 講寶寶喜歡的畫面就好了。 即使對大一點的寶寶而言, 讀書也不僅僅是“閱讀理解”, 他們從這些書裡看到了新的事物, 學到了新的知識。

誤區3:按照爸爸媽媽意願選書

有些爸爸媽媽有很多培養寶寶的雄心壯志, 什麼時候讀哪一本書, 都有詳細的計畫。 可是他們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事實,

Advertisiment
那就是寶寶的興趣。 可能你為他選的書他根本就不喜歡, 硬塞給他, 慢慢地他就會對讀書失去了好感。 所以在閱讀過程中, 媽媽可以細心觀察寶寶的興趣點, 再以此為基礎, 給寶寶提供適合他年齡段和他喜歡的閱讀素材, 這樣他才能真正喜歡閱讀。

親子讀書小擂臺——好的做法VS不好的做法

好的做法:

1、寶寶對他愛聽的故事是百聽不厭的, 媽咪對這樣的內容應該不厭其煩地反復閱讀。

2、閱讀最好採取互動形式, 可以給寶寶提問題, 如“這是什麼呀?”“這個蘋果是什麼顏色的?”;反復閱讀三五次後, 還可以鼓勵寶寶給媽媽講;或者是等寶寶對內容熟悉了以後, 媽媽寶寶交替閱讀, 媽媽說上一句, 寶寶說下一句。

Advertisiment

培養寶寶的閱讀興趣, 對於寶寶日後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思維發展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寶寶的專注力是有限的, 總是坐不住, 很難安靜坐下來看書或者聽父母閱讀, 所以父母通過分階段訓練。

3、鼓勵寶寶的翻書行為。 在小寶寶眼裡, 書本就是一種玩具, 翻書就是一種遊戲方式, 但這種遊戲方式可以看作是早期閱讀的準備, 可以通過這樣簡單的動作來培養寶寶閱讀習慣和興趣。 另外, 和寶寶一起讀書, 他翻到哪頁就講哪頁好了, 不要因為翻錯頁而阻止他翻書, 這樣才不會影響寶寶的熱情。

不好的做法:

1、把讀書作為一種懲罰的手段, 或者以逼迫方式要求寶寶讀書。 媽媽正忙著做晚飯, 寶寶偏讓媽媽陪他玩, 媽媽不耐煩地說:“自己看書去!”當閱讀成為一種懲罰,

Advertisiment
寶寶就會對讀書失去興趣。

2、家裡有的書就不可以再買。 寶寶在書店看到了自己喜歡的書, 拿著不放, 媽媽卻說:“汽車的書家裡已經有了, 不再多買了。 ”其實這只是大人的想法, 同樣是汽車, 只要有一點點差別, 寶寶就會感到新鮮。 寶寶們不愛惜書的理由之一, 就是因為給他買的書不是他真正喜歡的。

3、強迫寶寶閱讀。 有的時候, 寶寶看著看著書, 就跑開去玩別的玩具了。 這時候媽媽最好不要把他抓回來重新坐在那兒讀書, 其實小寶寶的專注力不像你想像的那樣好, 堅持一會兒就不容易了, 當他覺得又該玩“讀書”這個遊戲時, 自然會纏著你講個沒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