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親子閱讀,讓讀書變成一件趣事

一、書籍的選擇:興趣和價值觀的體現

1、注重畫面品質。 特別是繪本, 基本上是閱讀起步時的首選。 有些小朋友特別注意看圖片, 不認字的時候就是圖畫在傳達資訊。 日本作家、漫畫家長新太的《背背》、《抱抱》是一一最早接觸到的繪本, 幾乎沒有文字, 但畫面充滿童真童趣, 特別能表情達意。

2、注重表達形式。 兒童圖書那麼多, 怎麼鑒別優劣呢?除了內容方面, 表達形式是非常重要的。 同樣的題材, 因為表達方式不同, 小朋友的回饋就會很不一樣

3、把關圖書內容。 意思就是給小朋友選擇的書, 大人都先自己看看,

Advertisiment
起碼大致翻翻。 這樣你會知道這本書是不是健康, 適不適合小朋友。 有時候小朋友喜歡的東西可能並不適合他或者沒什麼養分, 那就別讓這些書籍佔據他的精神世界

4、共同選擇, 讓她做主。 一一很早就參與到書籍的選擇中來。 我們逛書店時她會要求買哪些, 幼稚園裡看到喜歡的書也會要求買來再看, 我在淘書時也會徵求她的意見。 一般而言, 她自己選擇的書, 她都很著迷。

二、親子閱讀方式:注重互動, 形式多樣。

1、你讀他聽。 純聽, 持續的時間很短, 因為對書本身的好奇。 用手指著書中的字念, 這是認字的過程。 我們如果能夠堅持每晚給他讀半個小時書, 不用堅持太長時間, 他很快就能認識很多字。

2、互問互答。 認字之後, 他的注意力和興趣點就轉向了語言表達和故事情節。

Advertisiment
這時我們就開始互問互答, 這種互問互答的方式一一非常喜歡。

3、朗讀接力。 就是我讀一段一一讀一段。 認字之後她更有熱情參與到讀書過程中來。 我讀的時候為了讓她認真聽我常常故意讀錯字, 或者跳過某些句子或段落, 一一馬上就給我指出來, 不行, 重來。 因為有了監督者的身份, 她聽得很認真。 她讀的時候我就知道她認識了哪些字, 哪些不認識, 哪些意思不明白。 這種方式特別能提高小朋友的閱讀能力。

4、故事接龍。 一一喜歡玩接龍遊戲, 源自最早的詞語接龍。 比如我說“工作”, 她說“作業”, 我說“夜晚”, 她說“晚餐”, 一直接下去, 誰接不上來輸了會有小小的懲罰, 比如刮鼻子, 或者贏家可以向對方提個小要求。

Advertisiment
她兩歲的時候我們倆就常常這樣玩兒, 她很感興趣。 等到她讀了很多故事後, 我覺得也可以開始故事接龍了。 就是我先講一段, 開個頭, 然後她接著鋪開情節, 我再轉折, 她最後結尾。 這種形式的優勢就是鍛煉小朋友將所學融會貫通的能力和創造能力, 可以讓喜歡聽故事變成能夠講故事。

三、親子閱讀重在培養讀書興趣:讓閱讀變成遊戲

上面說到的親子閱讀的形式其實基本都是做遊戲的形式, 在閱讀中遊戲, 通過遊戲激發讀書興趣。 這和通過讀書學到多少知識相比, 激發出讀書興趣顯然更重要。 而遊戲之所以能激發興趣, 就是因為它讓人感到了歡樂, 而技能和知識在這個過程中自然而然就獲得了。

Advertisiment
有人可能覺得上面提到的親子互動閱讀很麻煩, 大人又累又費時間。 其實累和辛苦都是暫時的, 一旦小朋友從讀書中嘗到了甜頭, 感受到了愉悅, 他就會養成愛看書的習慣。 一一五歲半以後我感到和她在閱讀上的互動少了, 因為她常常不需要我參與了, 她自己捧一本書坐那裡可以看一個下午, 叫她吃飯什麼的打攪了她還不高興。 然後她看到興奮的時候還會抓著我跟我高談闊論, 那本書講了什麼, 急於要跟我分享。 所以小朋友獨立的時間遠比我們大人想像的要早, 要快, 一轉眼, 無論在心智上還是思想上, 她已經不需要我了。 那我再想影響她, 塑造她, 恐怕就難了。 另外, 互動式的親子閱讀, 對於增進親子關係、提升親子感情是一個非常好的管道。
Advertisiment
在和一一共讀的過程中, 我不僅會知道她的知識技能到什麼程度, 也會有機會瞭解到她的所思所想和她的性格特徵, 而這些東西都是在共讀過程中我們可以去引導、去影響她的。 同時, 她在和我的互動中也會更信任我、喜歡我, 更願意聽我說話、受我影響。 總之, 良好的互動能帶來共贏。

四、讀書的意義不在於一時一地

我覺得一些成人對待小朋友讀書的態度有功利化的趨勢, 就是能不能學到知識, 對升學考試有沒有用。 但讀書的作用並不僅僅在此, 獲得知識其實不最重要。 如果常以這個理由去說教, 小朋友會是抗拒的, 會對讀書產生反感, 進而喪失興趣, 那就太糟糕了。 此外,讀書對一個人的影響不是一時一地就會表現出來的,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也是需要長期的浸潤和薰陶的。表面上看,讀書是為了獲得快樂,閱讀的過程會因為代入其中而忘記真實世界的存在,進而獲得沉醉的歡愉。但實質上,閱讀為小朋友打開了神奇世界的大門,她看到了現實世界不曾看到或不曾留意到的風景,她的生活因此被拓寬、被妝點、被塑造。隨著時間推移,終有一天她會意識到,她的心靈被書籍所滋潤,以至於豐富到可以對抗外部世界的冷漠與荒蕪。這才是讀書的意義。

此外,讀書對一個人的影響不是一時一地就會表現出來的,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也是需要長期的浸潤和薰陶的。表面上看,讀書是為了獲得快樂,閱讀的過程會因為代入其中而忘記真實世界的存在,進而獲得沉醉的歡愉。但實質上,閱讀為小朋友打開了神奇世界的大門,她看到了現實世界不曾看到或不曾留意到的風景,她的生活因此被拓寬、被妝點、被塑造。隨著時間推移,終有一天她會意識到,她的心靈被書籍所滋潤,以至於豐富到可以對抗外部世界的冷漠與荒蕪。這才是讀書的意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