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親子關係怎樣親密不對抗?

案例一

孩子為什麼不聽話還頂嘴?

以這麼一個家庭為例, 有兩個孩子, 一個大女兒和一個小兒子, 父親長期在外工作, 很少管家, 一切家務都落在了母親身上。 家裡的事, 無論大小, 母親都一定要親自過問。 母親很認真, 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 對兒子和女兒也要求“事情要不不做, 做就要做到最好”。 女兒很爭氣, 每次考試都是第一名, 但就是很不聽話, 總是不斷地和母親頂嘴, 母親為此煩透了。 這是為什麼呢?

孩子擺錯自己的角色

淩康桐跟蹤案例分析發現, 原來在這個家庭裡, 由於父親長期不在家照顧,

Advertisiment
母親一個人死撐, 太辛苦太累時常常會獨自難過流淚, 這時總是女兒在一旁安慰母親, 幫助母親, 逗母親開心。 在長期的生活中, 有意識無意識地, 女兒在家庭中已經扮演了父親的角色, 因此母親原本的權威相對減弱, 她就不聽母親的話。

淩康桐建議, 在一個健康的家庭中, 首先每個人要擺正自己的角色, 孩子就要做孩子, 不要做父親的事情。

馴服的孩子性格扭曲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六大主張”:解放兒童的頭腦、解放兒童的雙手、解放兒童的嘴巴、解放兒童的空間, 解放兒童的時間。 淩康桐建議, 應該再加上一句, 解放兒童的心理。

很多家長認為, 孩子是我的就得一切聽我的。 淩康桐提出:“孩子經您而來但並不屬於您,

Advertisiment
我們養的是人而不是狗, 被馴服的孩子, 有問題提不出來、或不敢提出來, 說東他往東, 說西就向西, 就算心裡不滿意, 也會適應、服從別人的想法。 這樣的孩子, 性格已經被扭曲, 被父母教育出了一種‘奴性’心理。 在以後的社會中, 也不會具有競爭力和創造力。 ”

對於比較調皮、不聽話的孩子, 淩康桐建議, 尊重孩子, 孩子會更合作。 他舉例:有一個寶寶, 每天早上都不想上幼稚園, 媽媽送去了也總遲到, 很費心。 一天, 寶寶又不想去, 媽媽這回沒有批評, 反而問寶寶想幹什麼, 寶寶說想堆積木, 媽媽也答應了並問寶寶:“我們堆5分鐘就去上學好不好?”寶寶也答應了。 五分鐘後, 寶寶乖乖上學了, 那天還沒遲到。

寵壞其實是忽視孩子

淩康桐說,

Advertisiment
在被問到夢想時, 有一個孩子說:“我希望成為家裡的電視機, 爸爸媽媽一回家就看著我, 一有空就看著我, 很認真地聽我說話, 很愛我, 高興時圍著我, 不高興時也圍著我, 天天陪著我。 ”

對此, 淩康桐表示, 現在很多家長並不瞭解孩子, 也不接納孩子, 從來不聽聽孩子說什麼, 很少主動親熱孩子, 當孩子不被瞭解又不被接納, 一段時間後, 一定會有情緒的爆發。 實際上, 身體的接觸以及對孩子的擁抱是表達和傳遞對孩子關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很多小孩就憑你抱不抱他來直接定義你對他的愛。 “說話好像軍訓, 親子間身體接觸又少, 孩子會得出‘媽媽不愛我’的結論”。 其實我們常常說把一個孩子給寵壞了, 但實際上寵壞是指我們對孩子的忽視。

Advertisiment
比如孩子要什麼買什麼, 不管對不對, 這就是對孩子需求的忽視, 忽略了孩子的真實想法。 ”

案例二

嚴父慈母能培養好孩子嗎?

在不少家庭中, 兒子、女兒是和媽媽貼在一起的, 父親永遠是一個被孤立的人。 淩康桐舉例, 假期時, 在父親回家之前, 兒子在打遊戲機, 一聽到父親上樓的腳步, 立即就在家找地方躲起來, 一整天兒子也不會和父親說一句話。 母親感覺管不住孩子, 會把孩子犯的錯告訴父親, 於是父親打了孩子, 母親又很自責。 由於對孩子的焦慮與擔心, 同時又無法與丈夫很好地溝通, 母親得了抑鬱症。 這樣的家庭, 是典型的嚴父慈母型, 到底出現了怎樣的問題?

父母立場要保持一致

淩康桐表示,

Advertisiment
在案例中的家庭裡, 雖然父親和兒子接觸不多, 但基本上, 父親是怎麼樣, 兒子就是怎麼樣。 父親在家打兒子, 兒子回學校就打同學;父親不認帳, 兒子也會不認帳。 淩康桐先生認為, 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模仿物件, 所以我們想教好子女, 首先要調整好自己, 不能一邊打孩子一邊叫孩子不要在外面打架。

此外, 嚴父慈母有意無意將父親的地位抬高到子女的頭上, 把母親的位置貶低到子女的腳下, 結果一些孩子對父親抱有畏懼的心理, 而對母親則採取滿不在乎的態度, 爸爸在家, 老實聽話, 是個討人喜歡的好寶寶;爸爸一走, 一些不大合理的要求便扔向媽媽, 不是打滾撒潑, 就是不達目的決不甘休, 一些孩子變得任性,頑皮,缺乏健康的人格。

淩康桐說,在一個公司裡面,如果有兩個不一致的老闆,員工必然兩個都不聽,玩弄兩個老闆。同樣,在家裡,一個說行,一個說不行,孩子必然也是不聽話的。不管是嚴父慈母還是慈父嚴母,夫妻一定要保持一致。

夫妻感情好有利孩子

淩康桐還介紹,在這個家庭中,兒子和父親一直在爭論到底父親有沒有誇過兒子。淩康桐說,很多時候,當家長誇獎孩子是個什麼樣的人,孩子就真的會變成父母誇獎的樣子了。我們培養孩子的目標就是孩子的健康、獨立。健康包括自尊,常被貶低的孩子常常是沒有自尊的,所以千萬不要貶低孩子。

我們常說孩子小不懂事,其實孩子雖小,但對父母很敏感,即使是兩三歲的孩子,他也能十分敏感地分辨出家裡父母的感情。夫妻的感情直接影響孩子的健康。國外的研究機構已經發現,任何一個夫妻感情不和睦的家庭,孩子必然有一些心理問題。“孩子就像是一條魚,如果家庭、父母這個水不清,魚就活不好。”淩康桐指出,夫妻首先要感情和睦,相互照顧好對方,媽媽不要光顧著自己的子女而忽視了爸爸的感受,爸爸也不要光知道上班而忽視了媽媽的需要。

一些孩子變得任性,頑皮,缺乏健康的人格。

淩康桐說,在一個公司裡面,如果有兩個不一致的老闆,員工必然兩個都不聽,玩弄兩個老闆。同樣,在家裡,一個說行,一個說不行,孩子必然也是不聽話的。不管是嚴父慈母還是慈父嚴母,夫妻一定要保持一致。

夫妻感情好有利孩子

淩康桐還介紹,在這個家庭中,兒子和父親一直在爭論到底父親有沒有誇過兒子。淩康桐說,很多時候,當家長誇獎孩子是個什麼樣的人,孩子就真的會變成父母誇獎的樣子了。我們培養孩子的目標就是孩子的健康、獨立。健康包括自尊,常被貶低的孩子常常是沒有自尊的,所以千萬不要貶低孩子。

我們常說孩子小不懂事,其實孩子雖小,但對父母很敏感,即使是兩三歲的孩子,他也能十分敏感地分辨出家裡父母的感情。夫妻的感情直接影響孩子的健康。國外的研究機構已經發現,任何一個夫妻感情不和睦的家庭,孩子必然有一些心理問題。“孩子就像是一條魚,如果家庭、父母這個水不清,魚就活不好。”淩康桐指出,夫妻首先要感情和睦,相互照顧好對方,媽媽不要光顧著自己的子女而忽視了爸爸的感受,爸爸也不要光知道上班而忽視了媽媽的需要。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