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親子關係決定孩子的個性與素質

在日常生活中, 我們總能看到一個現象, 孩子在同所幼稚園, 同樣的教育條件下, 孩子的素質、個性卻是天壤之別的。 而造成這些差距的原因, 除了孩子自身原因和家庭的影響外, 親子關係是影響孩子個性與素質的重要因素。

眾所周知, 親子關係中最重要的是溝通, 最大的問題也是溝通。 溝通的前提是父母要瞭解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在親子交往中的不同需求, 瞭解他們的年齡特點, 能夠從孩子的角度來想、來觀察、來思考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 否則就會溝而不通, 甚至爆發對父母與兒童都有傷害的親子衝突。

Advertisiment

一位媽媽聊起她5歲的兒子時這樣說:“他似乎有著天生用不完的精力, 連刷牙時也總是不停扭動身體, 對著鏡子扮各種鬼臉, 一再提醒他要好好刷牙也收效甚微。 有一天, 我自己在刷牙的時候, 突發奇想地蹲到了兒子的高度, 來嘗試一下令兒子百玩不厭的動作, 終於發現了其中的奧秘, 原來, 在兒子的高度看過去, 鏡子略有凹凸不平, 成像便有哈哈鏡的效果, 這個發現讓我都覺得很有趣, 更別說對一切充滿好奇的兒子了。 ”當我們能夠理解孩子、讀懂孩子的時候, 溝通就不是問題了。

在兒童成長的不同時期, 親子關係存在著三個不同的階段:“抱緊我——放開我——別管我”, 這三個階段構成了親子關係的三部曲,

Advertisiment
在不同的階段, 孩子的需求是不同的, 做父母的只有讀懂了孩子的需求, 親子之間的良好溝通才可能真正實現。 對於學前兒童來說, 最需要的是獲得安全感, 而這種安全感來源於父母的關愛與細心的呵護以及包容、寬鬆、溫暖的家庭氛圍, 包括各種肢體的親密的接觸, 如摟抱、牽手、親吻等等, 這個階段孩子的最大需要是“媽媽抱抱我”, “爸爸抱緊我”。 如果我們的父母不重視學前階段的這一重要心理需求, 對學前兒童缺少細心的呵護與關愛, 對孩子的各種幼稚行為缺少包容, 甚至以“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為理由, 過早地把孩子拋入到成人世界的殘酷競爭中, 這些勢必會造成溝通阻滯, 親子關係出現問題, 使兒童不能順利地獲得安全感,
Advertisiment
滿足不了兒童的安全與愛的需要, 對兒童的心理健康造成傷害。

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 特別是進入到小學以後, 孩子們獲得了越來越多的經驗, 生活與學習能力迅速發展起來, 他們希望有更多的機會獨立地去探究外部的世界, 他們有了自己的興趣、愛好, 有了自己的好夥伴。 如果我們做父母的意識不到這一點, 聽不到孩子們“媽媽, 請放開我”的呼聲, 仍然以愛的名義, 用對待幼兒的方式對待這個階段的孩子, 把孩子圈在愛的藩籬裡, 不敢放手, 不尊重兒童在這個階段渴望獨立自主的需要, 親子溝通就會無法進行, 親子衝突也會頻頻爆發, 給兒童的健康成長以及親子關係帶來傷害。

隨著青春期的來臨,

Advertisiment
孩子們進入到人生中的一個非常特殊的時期, 雖然他們的心理還很不成熟, 但是, 由於生理的發育, 使他們認為自己已經長大, 追求獨立、渴望自主的願望比任何時候都要強烈。 他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你別管我”。 在這個階段, 我們做父母的千萬不能再用對待學前兒童與小學生的方法去對待他們, 如果總是以“我為你好”為理由, 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管得太多、太細, 孩子往往極其反感, 親子之間必然會發生較激烈的衝突, 於是, 令父母傷透腦筋的“逆反少年”、“叛逆少女”就此誕生。 親子溝通完全失控, 親子雙方都受到了傷害, 甚至會出現一些危機現象。

由此可見,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的問題, 大多來源於不良的親子關係和溝通。

Advertisiment
良好的親子溝通也要分兒童理解程度的年齡段的, 理解兒童的需求, 正確的走進兒童的內心是開展親子溝通, 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前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