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許多父母都有這樣的困惑, 為孩子操碎了心, 可是孩子就是不聽家長的話。 ”專家說, 如果說父母也是一種職業的話, 那它應是世界上最難的職業。 因為它沒有崗前培訓, 沒有崗中培訓, 既不能辭職, 也不能退休。 “做媽媽的憑什麼教育孩子?憑經驗嗎?哪裡的經驗?
有一天我們的孩子得了重病放到了手術臺上, 媽媽對孩子說:‘我是世界上最愛你的人, 我會付出全身心的努力把這台手術做好, 但是我不是專業人士。 ’這多可怕!實際上很多家長每天都在做這種可怕的事情。 做父母的需要不斷地學習,
Advertisiment
親子溝通的主要障礙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呢?專家分析說, 首先是因為孩子的價值觀和自我意識在家裡得不到認可。 孩子喜歡的東西、崇拜的偶像得不到家長的認可;孩子在家裡覺得做什麼都是錯的;當孩子要求自己獨立完成某件事情時, 家長總是不允許, 要麼就是全部被家長包辦代替了。
其次, 家長沒有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使孩子沒能敞開溝通的心扉。 專家說:“和很多人一樣, 我一直認為家是最溫馨的港灣。 可是突然有一天, 一個10歲的小男孩打破了我的觀點。
Advertisiment
另外, 很多父母沒有與孩子溝通的習慣, 不能正確認識性格不同導致的溝通方式的差異, 跟不上時代的步伐等, 都會造成親子間溝通的障礙。
如何與孩子溝通才有效
有的家長問相關專家:“從孩子上小學一年級開始, 我就要求他放學回家做完作業再出去玩, 但是現在他都上小學五年級了, 好習慣還是沒養成。 為什麼孩子就是不聽家長的話呢?”專家解釋說, 這是因為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效果不好。
Advertisiment
如何才能提高溝通的效果呢?
專家認為, 家長首先不要帶著標準答案與孩子討論, 因為人都不喜歡被說服。 溝通時, 家長應該把80%的時間用於傾聽孩子的訴說, 20%的時間用於說教。 但很多家長並未意識到這一點, 與孩子溝通時總是在說教, 卻不給孩子表達的機會。
當家長發現與孩子溝通不下去了怎麼辦?專家介紹了一種名為“問號法”的良方———家長的問題不能大而化之, 問的問題越具體越好, 越小越好, 比如“今天的語文課上有什麼收穫呀?”“做數學題的時候碰到什麼困難沒有呀?”……如果孩子實在不想說話時, 寧可先暫時放棄, 這比追在孩子屁股後面問個不停要好。 家長應把溝通的話, 用敘述的語言、平和的語調, 不帶情緒地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