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節當天, 看到聯合早報“記者評時事”欄提及“最近, 接二連三有5個介於8歲到13歲的男女童先後離家出走”, 使我感觸良多。
這種現象使我深切的感受到現今社會父母子女感情的疏離。 到底兩者之間的溝通聯繫出了什麼問題, 試問家長是不是應只負責家中一切的生活開支?很多家長除了賺錢之外, 已無餘暇關心瞭解一下自己子女的真正需要與感受。 倘若他們不大清楚子女的想法, 他們將更難以揣測子女的行為。 待孩子出走後才慌忙尋找、心焦如焚, 這又有何用呢?
尋根究底我認為是當一個家庭裡孩子不能感受到愛、安全感和重視的時候,
Advertisiment
可是這麼小的孩子為何敢離家住在別人的屋簷下, 而悠悠自得?潛在的問題可能是他們覺得住在哪裡都一樣?家和其它地方沒有分別, 這就是父母要反省的地方。 倘若家不是甜蜜溫暖的地方、家不是養傷療心的地方、家不是一個人在等待你讓你放鬆身心的地方, 當家只是一個睡覺的地方時, 則住在那裡都是一樣的。
8歲至13歲的小孩, 價值觀念倘未完整, 很多事情也需要父母從旁引導指正。 一旦缺乏了教育的力量與心意, 孩子就無所適從, 遇上挫折或不如意, 立刻選擇逃避, 離家出走是其中一種最佳的途徑。
Advertisiment
收留孩子的家長亦應有責任。 他們應通知孩子的父母, 以確定情況。 可是現在政府鼓勵孩子多做課外習作, 讓他們習慣離家往同學家裡做主題作業, 孩子自由出入別人的家, 對別人的父母也有點視若無睹。 而家長們也不大關心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 每個人環節鬆懈一點, 不想發生的事情就會發生。
總括來說, 沒有一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子女, 但融洽的親子關係, 需要時間去培養;是時間, 而不是金錢。 (來源/新加坡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