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大中城市, 特別是現代化大都市, 生活節奏快, 工作效率高, 年輕人根本沒有時間與精力照顧孩子, 其中一部分身體健康、功成身退的長輩們前來幫助兒子、女兒照顧第三代, 形成新、老小區裡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老人帶孩子與年青人自己帶孩子相比, 究竟是利大還是弊大?當然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依愚者之見, 跟著老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長大的孩子有愛心、有孝心、有同情心到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與其他能力的形成一樣, 孩子從小到大, 是否富有孝心、愛心、同情心, 既有先天因素, 也有環境因素。
Advertisiment
不管是青少年還是嬰幼兒, 他們的心理發展與道德成長當然與正確的語言引導, 即通常所謂的“說教”有關。 而為人之父為人之母者, 誰不期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成為一個有愛心有孝心有同情心的人!因此他們也會以各種方式對幼小的子女進行道德說教。
但是心理發展與道德修養更多的是依賴實踐, 依賴持之以恆的長期的實踐!好話說了一筐, 頂不上好事做過一樁。 正面引導加上長期實踐才是孩子形成優秀品質的基本途徑, 二者缺一不可。 很多兒時家庭十分困難、甚至因為天災人禍父母雙亡的孩子長大以後特別具有愛心, 就是因為他們從小的經歷決定著他們以後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Advertisiment
老人帶孩子恰恰在這方面具有年輕父母所不可能具有的“優勢”。
爺爺奶奶, 外公外婆一般年齡較大, 身體狀況遠不如年輕父母那樣精力旺盛、體力強壯, 他們在照顧孩子吃喝拉撒, 陪伴孩子遊戲、運動, 接送孩子往返于幼稚園與學校的過程中, 常常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 甚至勞心勞力病痛纏身, 於是不由自主地需要第三代“反哺”於自己。
“外婆的腿疼得很, 你能給外婆捏捏腿嗎?”
“奶奶抱不動你了, 你能自己走嗎?”
“爺爺也餓了, 你能把你的餅乾給爺爺吃一點嗎?”
“外公的背好酸, 你能給外公捶捶背嗎?”
“奶奶的眼睛花了呀, 你能幫奶奶紉針嗎?”
“爺爺累了, 拿個小板凳給我好嗎?”
“外婆的飯都涼了, 你自己的飯自己吃好嗎?”
Advertisiment
“外婆的背上長瘡了, 你幫我貼張膏藥好嗎?”
這是在老人與第三代之間聽到最多的對話與互動。 正是這樣的互動關係催化著孩子幼小的心靈, “要孝敬老人, 同情弱者, 關愛他人!”而這樣的對話與互動在年輕的父母與孩子之間是無論與何也看不到的。
育兒有方的老人總會不失時機地利用這個“有利條件”, 讓孩子在這種“純自然”的環境中不斷實踐, 反復“操練”, 同時通過講故事, 親子閱讀等活動, 讓孩子學會並理解怎樣去關愛他人、孝敬老人、同情弱者。
嬰幼兒品德的成長也離不開父母的教化, 然而“說一千, 道一萬, 不如父母作示範。 ”對於“三代同堂”的家庭而言, 爸爸媽媽孝訓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一舉一動都會深深烙在孩子的腦子裡。
Advertisiment
“等我長大了, 我也給外公外婆買東西”。 有一則家喻戶曉的公益廣告, 媽媽給外婆洗腳, 不諳世事的兒子看到了, 馬上從衛生間裡端一盆水出來要給媽媽洗腳。 這則廣告用形像的語言揭示了一個簡單的道理:“子不教, 父之過”。
據一則報導稱, 某省評選出的2005年度“十大孝星”, 其中8個都是由老人從小帶大的。 古今中外, 確有不少名人都是受到祖母或外祖母的恩澤而成就偉業的。
當然, 老人帶孩子最大的弊端是容易產生對孩子過分寵愛甚至溺愛, 特別是當孩子身上有了非常嚴重的問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