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角色扮演遊戲,育兒So easy

小寶寶們總愛扮演各種各樣的角色:女寶寶愛扮媽媽、扮公主, 男寶寶愛扮爸爸、扮超人……殊不知, 角色扮演對寶寶的成長具有很大的指導作用呢!

每個寶寶出生的同時, 都獲得了先賦角色, 是爸爸媽媽的好兒子(好女兒), 是祖輩們的乖孫兒。 大多數寶寶還具備著角色扮演的天分, 他們熱衷於角色扮演遊戲, 會自發地模仿他們熟悉的、喜愛的角色。 並且, 寶寶們往往在一個階段內鍾情於一個角色, 樂此不疲, 自娛自樂。 有的爸媽不理解寶寶沉醉在其中的妙趣, 只是覺得:寶寶的世界好單純、好可愛啊!

其實,

Advertisiment
角色扮演是教育寶寶的有效途徑之一, 可以事半功倍地解決育兒中的一些疑難雜症:可以説明寶寶形成自我意識、認識自我;可以培養寶寶良好的社交能力;可以提高寶寶的財商、情商……讓爸媽體會到, 原來育兒可以成為一件輕鬆、充滿樂趣的事。

下面, 推薦幾款角色扮演方面的遊戲供爸媽們參考, 算是抛磚引玉吧!

養育篇(1.5歲~2.5歲)

遊戲1:比吃飯

目的:

幫助寶寶養成健康良好的飲食習慣。

參與者:二人或三人(三人時, 一人做裁判, 另兩人為參賽者)

場景故事:

歡歡吃飯的習慣是邊吃邊玩, 半碗飯能吃上一個小時, 如果不幫忙、不催促, 吃上個兩小時也是可能的。 讓父母苦惱的是, 每次飯都涼得透透的。

解決問題的遊戲步驟:

1. 一人做裁判,

Advertisiment
另一人扮演和寶寶一起參與“吃飯比賽”的小夥伴。

2. 在餐桌上, 講清楚遊戲規則。 挑食扣1分;說笑、玩鬧、做與吃飯無關的事情扣1分。 加分條件:細嚼慢嚥加1分;不用爸媽喂, 主動進食加1分, 等等。

3. 扮演寶寶的成人可以故意犯寶寶平時易犯的錯誤, 然後被扣分。 這會讓寶寶快樂地改掉毛病。

4. 裁判給得分多者頒發獎品。

提示:

如果寶寶的其他生活習慣有待糾正, 也可以採用這種遊戲方法。 例如:整理玩具很慢的寶寶可以玩“整理玩具比賽”, 不愛洗漱或者洗不乾淨的寶寶可以玩“刷牙洗臉比賽”等等。 通過比賽這種形式, 讓寶寶更加明確每件事情該有的細節和標準。 寶寶每一次獲得勝利, 都是對好習慣的一種積極強化, 長此以往,

Advertisiment
寶寶的生活習慣會越來越好。

遊戲2:小爸媽

目的:

將勞累了一天的爸媽從哄寶寶睡覺的折磨中解脫出來, 更是為了養成寶寶良好的睡眠習慣。

參與者:二人

場景故事:

精力充沛的男寶小博, 聽了一個又一個晚安故事, 還是不肯睡。 在職場上打拼了一天的媽媽一邊拍他睡覺, 一邊困得眼睛睜不開, 困極時便在故事裡插上一些“胡言亂語”, 小博瞪著純真的大眼睛提出困惑。 睡意朦朧的媽媽趕緊圓自己講的故事, 繼續拍……

解決問題的遊戲步驟:

1. 媽媽邀請寶寶和她輪流做爸媽。

2. 媽媽先講睡前故事, 然後由寶寶講。

3. 寶寶講故事時, 媽媽不妨蜷起身體做小寶寶狀, 讓寶寶講故事的同時, 做拍自己小寶寶的動作。

4. 安靜的環境、重複拍的動作,

Advertisiment
會幫助寶寶很快地有睡意。 寶寶的眼睛睜得越來越小, 小手越拍越慢, 聲音越來越弱……

提示:

此遊戲可推廣為解決寶寶洗頭、打針、吃藥、穿衣服等餵養方面的育兒難題。 遊戲秘訣在於:讓爸媽變小, 讓寶寶變大, 有了平等感和責任感的寶寶樂意將自己的行為變得規範, 聽從爸媽安排。

安全篇(2.5歲~3.5歲)

遊戲1:過馬路

目的:

幫助寶寶建立“危險”概念。

參與者:二人

場景故事:

飛飛是個讓爸媽擔心的寶寶, 用飛飛奶奶的話來講, 就是“這孩子不知道深淺”。 爸爸送飛飛上幼稚園, 飛飛從車裡出來, 撒腿就跑, 橫穿馬路要去對面的幼稚園。 爸爸總是著急地喊他回來, 但飛飛多次置爸爸的喊叫于不顧, 甚至挨過幾次巴掌, 哭過後依然我行我素。

Advertisiment

解決問題的遊戲步驟:

1. 與寶寶協商玩“過馬路”的遊戲。

2. 塊頭大、力量大的爸爸扮演大卡車, 寶寶扮演不守交通規則的小寶寶。 大卡車“駛向”橫穿馬路的寶寶, 有意撞痛或撞倒寶寶。

3. 詢問寶寶身體疼痛的感覺, 進一步強調, 機動車的力量與速度強于爸爸若干倍, 爸爸只會撞疼寶寶, 而車輛會撞傷寶寶, 會出血、會骨折, 後果很嚴重。 必要時, 可以找來一些圖片或短片觀看, 但要避免血腥與恐怖的畫面。

提示:

有的寶寶平時喜歡玩尖銳、鋒利的東西(如小刀、剪子、針等), 爸媽也可以用這種方法來糾正寶寶的習慣或者幫寶寶明確這些物品該如何使用。

遊戲2:不隨便開門

目的:

加強寶寶的安全意識。

參與者:二人

場景故事:

咚咚在家一聽到敲門聲, 就會趕緊跑過去開門,把父母平時對他的叮囑“問清楚是誰,當心把壞人放進來”拋到腦後。近來情況愈發嚴重,聽到敲對門的門,咚咚也好奇地開門探出小腦袋去看……

解決問題的遊戲步驟:

1. 家人扮壞人,去門外敲門。如果寶寶不問清楚就開門,“壞人”就闖進來,用惡狠狠的表情、動作去對待熱心開門的寶寶。但是要注意掌握尺度,起到警戒作用即可,避免嚇到寶寶。

2. 對待膽子大的寶寶,“壞人”可以直接沖進屋子,搶家裡的東西、寶寶心愛的玩具等等,最後做擄走寶寶狀。

3. 必要時,可作進一步講解,例如“壞人會拿刀子、大棒子傷害爸爸媽媽”。

4. 當寶寶記住開門前要問“是誰”之後,重新排演。

回答1:我是你爸爸(媽媽)的朋友。解決辦法:寶寶喊來爸爸(媽媽)來確認。

回答2:我是爸爸。解決辦法:也要通過確認(聲音辨別、門鏡觀看等)再開門。

5. 當寶寶一個人在家時,寶寶不去問話,不讓“壞人”知道家裡只有寶寶一人。

提示:

此篇章的遊戲適用於:寶寶開窗向外看、去玩旋轉中的物體、跟陌生人走、吃陌生人的東西、獨自出行等危險的行為。爸媽在遊戲過程中要注意兩點:1.根據寶寶的性格來調整遊戲尺度,需有警示作用,但不要嚇到寶寶;2.不僅要設計“寶寶不該有的行為”,還要設計“寶寶該有的正確行為”,以免寶寶不知道到底怎麼做才是正確的,反而單方面加深了錯誤行為給寶寶的印象,起到反作用。

自我篇(3.5歲~4.5歲)

遊戲1:幸福一家人

目的:

説明寶寶正確認識自我、欣賞自我,增強自信心。

參與者:二人以上

場景故事:

佳茵是個聰明可愛的小女孩,可是有些害羞、膽小,說話的聲音小小的,做事情總得在得到大人的肯定後才敢繼續;還要不時地到大人的目光裡去尋求答案,跟大人對視後,很快就閃開了。

解決問題的遊戲步驟:

1. 根據家庭成員個性編排劇情。

2. 先做自我介紹:叫什麼、年齡多大、屬相等等。然後再進一步介紹自己的愛好、優點什麼的。

3. 一連串的介紹會給寶寶增加難度,因此家庭成員要輪流每人說一句話,給寶寶一些提示。

例如佳茵一家:

爸爸:我叫唐令。(聲音宏亮)

媽媽:我是唐令的妻子朱美靈。(聲音清脆)

佳茵:我的名字叫唐佳茵。(如果聲音小,爸媽趕緊挑出優點,說寶寶的聲音很甜美,再放大些爸爸和媽媽都更愛聽)

(往下繼續)

佳茵:我的聲音很甜美。(在父母的鼓勵下,聲音明顯大了些)

我的眼睛很明亮。(爸媽特意與寶寶對視,目光裡充滿了鼓勵和支持)

我喜歡做的事情是彈琴。(爸媽做邀請彈琴狀)

合:我們是快樂的一家人!我們是幸福的一家人!(全家人把手,一起謝幕)

4. 隨著寶寶介紹的優點不斷增多,可增加劇情,讓寶寶更自信、更喜歡自己。

提示:

等寶寶有明顯進步之後,可以請寶寶的小夥伴一起來玩類似的遊戲,例如組織一個“文藝晚會”“朗誦比賽”等等。有了其他小朋友的陪伴和比較,寶寶會更有鍛煉自己、提升自己的興趣和動力。

遊戲2:分享快樂

目的:

幫助寶寶建立分享意識,在分享中體驗到自我價值。

參與者:二人

場景故事:

效效對自己的物品看管得很好,不許別人摸、不許別人碰,別人的東西他也不要。一次,效效的小食品被分給了小朋友一塊,他就哭鬧了很長時間,讓對方的媽媽和效效媽都很難堪。

解決問題的遊戲步驟:

1. 爸爸/媽媽扮寶寶,將一套玩具分成兩份,各自擁有一份。玩具可以獨立拼插,有的造型卻需要向對方借用。

2. 雙方各自玩,爸爸/媽媽見寶寶需要的配件在自己手裡,主動提出借給寶寶,並對寶寶說“用過之後,記得還給我哦”。

3. 爸媽需要配件時向寶寶索借,主動說“一會兒還給你”。

4. 搭成後,爸媽向寶寶表示感謝,並讚美寶寶是懂得分享的寶寶,正因為有寶寶的幫助,才會有如此完美的作品。

5. 互換角色,讓寶寶主動提出將自己的東西借給別人用。寶寶會在讚美中體驗到自身價值,從而願意將體驗帶到現實生活中去。

提示:

此篇章的遊戲可適用於:低自尊、膽小、愛哭、依賴性強、緊張型的寶寶。

溫馨提醒:寶寶在三歲前,不喜歡分享純屬正常,因為他在發展物權意識。爸媽只需偶爾讓寶寶體驗分享即可,不必對寶寶太過苛責。待寶寶大一些之後,再逐漸加強對分享的培養。

社交篇(4.5歲~5.5歲)

遊戲1:去交友

目的:

掌握日常用語及其適用場合,提高寶寶的社交實力,增強寶寶的社會交往能力,增加自信心。

參與者:二人或多人

場景故事:

淘淘在家裡是個活潑好動的小男孩,到了外面卻跟換了個人似的:喜歡躲在媽媽的身後偷偷地看熱鬧;媽媽越是哄他參與到小夥伴中去,淘淘越是將自己藏得嚴嚴實實的。

解決問題的遊戲步驟:

1. 在寶寶情緒愉快的時候,爸媽和寶寶一起想一些打招呼時的常用詞語,例如“阿姨好”“早上好”“再見”等等。再想想這些詞語的適用人群和場合,根據人群和場合設計一個“模仿”的遊戲。

2. 帶寶寶去觀摩要模仿人的特點,例如老人有什麼特點、長輩的特點、小朋友的特點,以及個人身上獨特的特點(如某處有顆痣),增加遊戲趣味性。

3. 爸媽和寶寶根據常用詞語設計相應的環境,分別扮演相應的角色。例如,用禮貌用語去跟熟悉的小朋友招呼:“某某,咱們一起玩好嗎?”或去結識陌生的小朋友:“你好!我叫淘淘,能告訴我你的名字嗎?”

4. 爸媽與寶寶互換角色,由寶寶扮演主動交友者,爸媽扮演被邀請者。寶寶做到後,誇獎寶寶落落大方。

提示:

社會化發展是寶寶成長的重要內容。現在許多寶寶的社交能力明顯不足,爸媽應該給寶寶創造社交的機會。社會交往除了能鍛煉寶寶的社交能力之外,還能夠給寶寶正在發育的大腦提供充分的“刺激資訊”,使寶寶的神經系統得到發展。由於寶寶的神經系統會在6歲之前完成大部分發育,所以爸爸媽媽們一定要抓緊時間哦!

遊戲2:處理衝突

目的:

加強寶寶與人溝通的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避免矛盾升級。

參與者:二人

場景故事:

小釗在公園裡和幾個小朋友輪流玩滑梯。小釗動作敏捷、靈活,嫌其他小朋友的動作慢,耽誤他玩的時間。於是小釗滑到底部後,匆匆地往回跑,搶先的過程中碰撞到一位小朋友。被撞疼的寶寶不甘示弱,抬起巴掌照小釗的臉上來了一下,小釗也動作迅速地還了一拳……

解決問題的遊戲步驟:

1. 給兩個寶寶分配角色。(或者爸媽扮演寶寶也可以)

2. 一方為撞人者,對被撞者說“對不起”。被撞寶寶不接受道歉,哇哇大哭。撞人寶寶繼續道歉:“我替你揉一揉,別哭了。”

3. 哭的寶寶聲音變小,被扶起。二人繼續玩。

4. 改變情節,被撞寶寶第一次就接受道歉,原諒了對方:“沒關係,以後你要小心。”

5. 引導寶寶分析:幾種不同的處理問題的方法,哪種可以繼續快樂地玩?哪種會不歡而散?

提示:

此篇章的遊戲適合於小朋友間爭搶一個玩具、為不同的觀點爭執,或者寶寶以耍賴的形式威脅爸媽等等。

總結篇:

1. 以上多款遊戲雖然按寶寶的年齡段進行了大致劃分,爸媽還是要根據寶寶自身的理解水準來設計相應的遊戲主題。所有角色扮演遊戲的目的重在讓寶寶有所體驗,將角色體驗遷移到現實生活裡去。

2. 對於五周歲以上或者理解能力強的寶寶,爸媽可以嘗試“換位體驗”的角色扮演遊戲,它的適用範圍非常廣。例如:

可以通過讓寶寶扮演弱勢群體中的一員,體驗活動的受限,來懂得關愛、培養愛心,更加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

通過做一天的爸媽,去除寶寶的“自我中心”意識,懂得尊重老人、幫助長輩、關愛小夥伴,獲得更多的快樂;

當半天的清潔工,學會主動保護環境;

被樓上掉在地板上的東西吵到,以後會記得不再在樓上無節制地玩鬧……

3. 如果寶寶喜歡上了角色扮演的遊戲,爸媽可以找來現成的、主題積極向上的童話劇本增加表演難度。還可以提前排練,待時機成熟時,邀請嘉賓前來觀看。不僅可以鍛煉寶寶的記憶能力、增加詞彙量,更會潛移默化地薰陶寶寶的藝術氣質,讓寶寶受益終生。

也可根據寶寶的自身情況,改編部分情節。例如,想鍛煉計算能力、增強理財意識,就增加“買東西”的情節,讓寶寶體驗:要貨比三家,買物美價廉的;記得看商品的保質期;認真查數錢的金額,經管好財物。

就會趕緊跑過去開門,把父母平時對他的叮囑“問清楚是誰,當心把壞人放進來”拋到腦後。近來情況愈發嚴重,聽到敲對門的門,咚咚也好奇地開門探出小腦袋去看……

解決問題的遊戲步驟:

1. 家人扮壞人,去門外敲門。如果寶寶不問清楚就開門,“壞人”就闖進來,用惡狠狠的表情、動作去對待熱心開門的寶寶。但是要注意掌握尺度,起到警戒作用即可,避免嚇到寶寶。

2. 對待膽子大的寶寶,“壞人”可以直接沖進屋子,搶家裡的東西、寶寶心愛的玩具等等,最後做擄走寶寶狀。

3. 必要時,可作進一步講解,例如“壞人會拿刀子、大棒子傷害爸爸媽媽”。

4. 當寶寶記住開門前要問“是誰”之後,重新排演。

回答1:我是你爸爸(媽媽)的朋友。解決辦法:寶寶喊來爸爸(媽媽)來確認。

回答2:我是爸爸。解決辦法:也要通過確認(聲音辨別、門鏡觀看等)再開門。

5. 當寶寶一個人在家時,寶寶不去問話,不讓“壞人”知道家裡只有寶寶一人。

提示:

此篇章的遊戲適用於:寶寶開窗向外看、去玩旋轉中的物體、跟陌生人走、吃陌生人的東西、獨自出行等危險的行為。爸媽在遊戲過程中要注意兩點:1.根據寶寶的性格來調整遊戲尺度,需有警示作用,但不要嚇到寶寶;2.不僅要設計“寶寶不該有的行為”,還要設計“寶寶該有的正確行為”,以免寶寶不知道到底怎麼做才是正確的,反而單方面加深了錯誤行為給寶寶的印象,起到反作用。

自我篇(3.5歲~4.5歲)

遊戲1:幸福一家人

目的:

説明寶寶正確認識自我、欣賞自我,增強自信心。

參與者:二人以上

場景故事:

佳茵是個聰明可愛的小女孩,可是有些害羞、膽小,說話的聲音小小的,做事情總得在得到大人的肯定後才敢繼續;還要不時地到大人的目光裡去尋求答案,跟大人對視後,很快就閃開了。

解決問題的遊戲步驟:

1. 根據家庭成員個性編排劇情。

2. 先做自我介紹:叫什麼、年齡多大、屬相等等。然後再進一步介紹自己的愛好、優點什麼的。

3. 一連串的介紹會給寶寶增加難度,因此家庭成員要輪流每人說一句話,給寶寶一些提示。

例如佳茵一家:

爸爸:我叫唐令。(聲音宏亮)

媽媽:我是唐令的妻子朱美靈。(聲音清脆)

佳茵:我的名字叫唐佳茵。(如果聲音小,爸媽趕緊挑出優點,說寶寶的聲音很甜美,再放大些爸爸和媽媽都更愛聽)

(往下繼續)

佳茵:我的聲音很甜美。(在父母的鼓勵下,聲音明顯大了些)

我的眼睛很明亮。(爸媽特意與寶寶對視,目光裡充滿了鼓勵和支持)

我喜歡做的事情是彈琴。(爸媽做邀請彈琴狀)

合:我們是快樂的一家人!我們是幸福的一家人!(全家人把手,一起謝幕)

4. 隨著寶寶介紹的優點不斷增多,可增加劇情,讓寶寶更自信、更喜歡自己。

提示:

等寶寶有明顯進步之後,可以請寶寶的小夥伴一起來玩類似的遊戲,例如組織一個“文藝晚會”“朗誦比賽”等等。有了其他小朋友的陪伴和比較,寶寶會更有鍛煉自己、提升自己的興趣和動力。

遊戲2:分享快樂

目的:

幫助寶寶建立分享意識,在分享中體驗到自我價值。

參與者:二人

場景故事:

效效對自己的物品看管得很好,不許別人摸、不許別人碰,別人的東西他也不要。一次,效效的小食品被分給了小朋友一塊,他就哭鬧了很長時間,讓對方的媽媽和效效媽都很難堪。

解決問題的遊戲步驟:

1. 爸爸/媽媽扮寶寶,將一套玩具分成兩份,各自擁有一份。玩具可以獨立拼插,有的造型卻需要向對方借用。

2. 雙方各自玩,爸爸/媽媽見寶寶需要的配件在自己手裡,主動提出借給寶寶,並對寶寶說“用過之後,記得還給我哦”。

3. 爸媽需要配件時向寶寶索借,主動說“一會兒還給你”。

4. 搭成後,爸媽向寶寶表示感謝,並讚美寶寶是懂得分享的寶寶,正因為有寶寶的幫助,才會有如此完美的作品。

5. 互換角色,讓寶寶主動提出將自己的東西借給別人用。寶寶會在讚美中體驗到自身價值,從而願意將體驗帶到現實生活中去。

提示:

此篇章的遊戲可適用於:低自尊、膽小、愛哭、依賴性強、緊張型的寶寶。

溫馨提醒:寶寶在三歲前,不喜歡分享純屬正常,因為他在發展物權意識。爸媽只需偶爾讓寶寶體驗分享即可,不必對寶寶太過苛責。待寶寶大一些之後,再逐漸加強對分享的培養。

社交篇(4.5歲~5.5歲)

遊戲1:去交友

目的:

掌握日常用語及其適用場合,提高寶寶的社交實力,增強寶寶的社會交往能力,增加自信心。

參與者:二人或多人

場景故事:

淘淘在家裡是個活潑好動的小男孩,到了外面卻跟換了個人似的:喜歡躲在媽媽的身後偷偷地看熱鬧;媽媽越是哄他參與到小夥伴中去,淘淘越是將自己藏得嚴嚴實實的。

解決問題的遊戲步驟:

1. 在寶寶情緒愉快的時候,爸媽和寶寶一起想一些打招呼時的常用詞語,例如“阿姨好”“早上好”“再見”等等。再想想這些詞語的適用人群和場合,根據人群和場合設計一個“模仿”的遊戲。

2. 帶寶寶去觀摩要模仿人的特點,例如老人有什麼特點、長輩的特點、小朋友的特點,以及個人身上獨特的特點(如某處有顆痣),增加遊戲趣味性。

3. 爸媽和寶寶根據常用詞語設計相應的環境,分別扮演相應的角色。例如,用禮貌用語去跟熟悉的小朋友招呼:“某某,咱們一起玩好嗎?”或去結識陌生的小朋友:“你好!我叫淘淘,能告訴我你的名字嗎?”

4. 爸媽與寶寶互換角色,由寶寶扮演主動交友者,爸媽扮演被邀請者。寶寶做到後,誇獎寶寶落落大方。

提示:

社會化發展是寶寶成長的重要內容。現在許多寶寶的社交能力明顯不足,爸媽應該給寶寶創造社交的機會。社會交往除了能鍛煉寶寶的社交能力之外,還能夠給寶寶正在發育的大腦提供充分的“刺激資訊”,使寶寶的神經系統得到發展。由於寶寶的神經系統會在6歲之前完成大部分發育,所以爸爸媽媽們一定要抓緊時間哦!

遊戲2:處理衝突

目的:

加強寶寶與人溝通的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避免矛盾升級。

參與者:二人

場景故事:

小釗在公園裡和幾個小朋友輪流玩滑梯。小釗動作敏捷、靈活,嫌其他小朋友的動作慢,耽誤他玩的時間。於是小釗滑到底部後,匆匆地往回跑,搶先的過程中碰撞到一位小朋友。被撞疼的寶寶不甘示弱,抬起巴掌照小釗的臉上來了一下,小釗也動作迅速地還了一拳……

解決問題的遊戲步驟:

1. 給兩個寶寶分配角色。(或者爸媽扮演寶寶也可以)

2. 一方為撞人者,對被撞者說“對不起”。被撞寶寶不接受道歉,哇哇大哭。撞人寶寶繼續道歉:“我替你揉一揉,別哭了。”

3. 哭的寶寶聲音變小,被扶起。二人繼續玩。

4. 改變情節,被撞寶寶第一次就接受道歉,原諒了對方:“沒關係,以後你要小心。”

5. 引導寶寶分析:幾種不同的處理問題的方法,哪種可以繼續快樂地玩?哪種會不歡而散?

提示:

此篇章的遊戲適合於小朋友間爭搶一個玩具、為不同的觀點爭執,或者寶寶以耍賴的形式威脅爸媽等等。

總結篇:

1. 以上多款遊戲雖然按寶寶的年齡段進行了大致劃分,爸媽還是要根據寶寶自身的理解水準來設計相應的遊戲主題。所有角色扮演遊戲的目的重在讓寶寶有所體驗,將角色體驗遷移到現實生活裡去。

2. 對於五周歲以上或者理解能力強的寶寶,爸媽可以嘗試“換位體驗”的角色扮演遊戲,它的適用範圍非常廣。例如:

可以通過讓寶寶扮演弱勢群體中的一員,體驗活動的受限,來懂得關愛、培養愛心,更加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

通過做一天的爸媽,去除寶寶的“自我中心”意識,懂得尊重老人、幫助長輩、關愛小夥伴,獲得更多的快樂;

當半天的清潔工,學會主動保護環境;

被樓上掉在地板上的東西吵到,以後會記得不再在樓上無節制地玩鬧……

3. 如果寶寶喜歡上了角色扮演的遊戲,爸媽可以找來現成的、主題積極向上的童話劇本增加表演難度。還可以提前排練,待時機成熟時,邀請嘉賓前來觀看。不僅可以鍛煉寶寶的記憶能力、增加詞彙量,更會潛移默化地薰陶寶寶的藝術氣質,讓寶寶受益終生。

也可根據寶寶的自身情況,改編部分情節。例如,想鍛煉計算能力、增強理財意識,就增加“買東西”的情節,讓寶寶體驗:要貨比三家,買物美價廉的;記得看商品的保質期;認真查數錢的金額,經管好財物。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什麼才是角色遊戲?

    角色遊戲過程是創造性想像的過程。在角色遊戲中,創造性想像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對遊戲角色的假想(以人代人),如扮演媽媽、老師、司機、經理等幼兒生活中熟悉的人物。幼兒運用“各種材料,通過語言、表情、... [詳細答案]

  • 1回答

    要怎樣在幼稚園進行角色遊戲?有案例嗎啊?

    "小班角色遊戲案例——幼兒的角色意識【實錄】實錄一:幼兒A在歡歡家做客,歡歡家的爸爸媽媽在廚房洗水果、切水果,最後拿著兩盤水果放在桌上對幼兒A說:“請你吃草莓。”幼兒A一邊說:“謝謝!”一邊拿起盤子... [詳細答案]

  • 1回答

    請問什麼是角色遊戲?

    角色遊戲是幼兒通過扮演角色,運用想像,創造性地反映個人生活印象的一種遊戲,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題,如娃娃家、商店、醫院,等等,所以又稱為主題角色遊戲。角色遊戲是幼兒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種遊戲。 [詳細答案]

  • 1回答

    怎樣才能算得上角色遊戲?

    角色遊戲是幼兒對現實生活的一種積極主動的再現活動,遊戲主題、角色、情節、材料的使用均與幼兒的社會生活經驗有關。如在“醫院”的角色遊戲中,幼兒扮演醫生,用聽診器給人看病,往往並不能正確地使用聽診器,會... [詳細答案]

  • 1回答

    怎樣才算角色遊戲?

    角色遊戲是幼兒通過扮演角色,運用想像,創造性地反映個人生活印象的一種遊戲,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題,如娃娃家、商店、醫院,等等,所以又稱為主題角色遊戲。角色遊戲過程是創造性想像的過程。在角色遊戲中,創造性...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