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解析——臨產胎位發生變化的原因

有些產婦在門診產前檢查一直被告知胎位是正的, 而生產過程中卻被告知“胎位不正”, 感到不可理解, 產婦及家屬均難以接受。

其實這是對妊娠、分娩的生理缺乏認識, 在門診檢查時, 只要胎頭向下時, 就認為胎位是正的, 但是因胎頭(枕部)的朝向和俯屈不同仍有胎位不正的存在, 這種胎位不正只有在臨產後才能被檢查出來, 正常胎頭位置應該為枕部朝向母親左前方或右前方, 胎頭俯屈, 枕部位置最低。

如胎頭枕部朝向母親一側、朝向正前正後方、朝向後側方均是異常的胎位, 如胎頭俯屈不良,

Advertisiment
前囟、額、面部等部位處於最低位置時也是異常胎位, 這些胎位不正都要等到宮口開大4釐米後才能確定, 至少也要開大2釐米可初步診斷。

然而這些胎位不正在診斷後又不能立即得到處理, 因為有一部分是臨時的初始胎位, 在臨產一段時間後, 由於分娩產力的作用, 使胎頭髮生旋轉和俯屈, 回到其正常的位置。

另外, 還有一部分產婦胎位不正在宮口開大7-8釐米以後可以手轉動胎頭, 使其到正常位置, 得以順產, 只有少部分經處理後不能回到正常位置, 或恢復後又回到異常位置, 或產程無進展, 則需要根據胎兒大小、骨盆大小及胎頭高低等情況行產鉗助產或剖宮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