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的胎記發生率約為10%, 可以說是非常普遍, 這些形形色色胎記是怎麼來的呢?下麵就聽小編一一道來。
新生兒降生時會帶有各種各樣的胎記, 有些很小, 有些很大, 有些是平的, 有些是凸出來的, 有些顏色鮮豔, 有些顏色暗淡。 有些胎記會慢慢消失, 有些會縮小, 有些終身都不會消退。
鮭魚色斑(痣)
40%~45%的新生兒會出現這種斑(也做“毛細血管擴張斑”), 通常是淡粉色或紅色, 界限不明顯。
這種斑有時會長在眼瞼、前額上, 一年多以後會逐漸消失;有時會長在脖頸上, 這樣的可能就不會褪色了, 但是最後會被頭髮遮住。
Advertisiment
鮮紅斑痣
大約每200個孩子中, 就有一個孩子有這種少見的胎記, 顏色由粉到紫深淺不等, 如果寶寶膚色較深, 這種斑看起來就是黑的。
它們可以出現在身上的任何地方, 通常是平的(偶爾會凹凸不平), 而且邊緣很明顯。 這種胎記很少會和其他東西連在一起, 葡萄酒色斑會稍微改變顏色, 但是基本上不會褪色。
草莓痣(血管瘤)
滿一歲時, 8%~10%的寶寶會長出這種鮮紅、邊界鮮明、凹凸不平的胎記, 它們就像是草莓, 直徑大小在5~7.5釐米之間。
在幼兒時期, 由於毛細血管擴大, 皮膚表層會出現一些小色塊, 並會逐漸開始褪色, 然後變成淺灰的。
草莓痣不用治療, 除非它生長的位置會產生問題(例如眼瞼,
Advertisiment
這種胎記很少需要外科手術、注射類固醇、施加壓力、氬鐳射處理、冷凍療法和放射線等治療。
海綿狀血管瘤
這種胎記由很多血管構成, 比草莓痣的血管要多。 顏色泛藍, 與其他痣相比, 邊界較不明顯。
這種胎記並不常見(每100個孩子中只有一兩個人有這種胎記), 並且消退得很慢——多數要到十幾歲時才會消退, 偶爾也會留下疤痕。
蒙古斑
這些藍黑色的斑點看起來很像是瘀傷, 通常出現在背部或臀部(胳膊和腿上較少見), 常見於黑人(98.8%)、亞洲人(81%)和西班牙人(70%)。
多數蒙古斑會在寶寶滿一歲時消退,
Advertisiment
咖啡牛奶斑
這種斑是平的, 顏色從很淺的咖啡色(加了很多牛奶的咖啡的顏色)到深棕色(只加了一點牛奶的咖啡的顏色)均有, 通常不會自行消失。
先天性色素痣
小的先天性色素痣的顏色從淺棕色到黑色均有, 並會隨著寶寶的成長而擴大。 這種胎記很常見, 每100個孩子中就有1個孩子有這種胎記。
雖然它們不會消失, 但是也沒有什麼危害, 除非長得過快, 或形狀、顏色發生了改變。 大的先天性色素痣中, 平的和凸起的都有, 大小也從硬幣大到蘋果大不等, 有時上面還帶有毛髮。
後天性痣
許多膚色較淺的人身上都會有很多小的後天性痣, 而且終生不會消失,
Advertisiment
如果寶寶的皮膚上突然出現新的胎記, 而且比鉛筆上帶的橡皮還要大, 邊界不規則, 顏色分佈不均勻, 那就應該去看看醫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