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解析童心創傷的五大誤區

因為種種原因, 孩子的心靈可能受到了不應有的傷害, 如果這些傷害不去修復、彌補, 對孩子的將來都會產生很大的不良影響。

解析童心創傷的五大誤區 誤區1:孩子身體沒有受到直接傷害, 是不是就沒事?
當孩子的身體受到直接的傷害時, 我們往往能夠認識到孩子的身心受到了創傷。 但是當孩子的身體沒有直接受傷, 是不是就沒有問題了呢?目擊到傷害場面會不會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
專家解惑:目擊者也會受創傷
兒童受到心理創傷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孩子自己直接受到傷害;另一種情況是目擊傷害事件,
Advertisiment
受傷害的人和兒童越親近, 兒童受心靈創傷的程度也會越重。
誤區2:天哪!孩子這樣子是很嚴重嗎?
我們太多的時間是在“正常”狀態下度過的, 因此一旦發生意外傷害, 我們往往會失去評判的標準, 不知道孩子的狀況是不是非常嚴重。 當孩子產生不良反應的時候, 我們會覺得仿佛天都要塌下來了, 甚至希望自己能夠替孩子承受傷害。 其實, 孩子在遇到傷害事件之後, 身心各方面都會出現一些反應, 在短期之內, 這種狀況是正常的。
專家解惑:什麼是孩子遇到創傷事件後常見的反應
當孩子遇到創傷性事件之後, 在生理、情緒、認知和行為4個方面, 都會產生一些不良的反應。
1. 生理反應。
在創傷時間後, 孩子會出現各種身體不適的反應。
Advertisiment
孩子的吃飯、睡眠都可能會出現問題, 比如吃不下飯, 噁心, 嘔吐, 腹瀉, 體重減輕, 睡不好覺, 做惡夢。 可能會出現肌肉發顫、出汗的現象, 容易哭鬧。 有的孩子會頭疼, 肚子疼, 或抱怨總是很疲乏。 有的皮膚會出現反應, 如起皮疹。 如果孩子曾經受到來自背後的攻擊, 身後一有動靜可能就會有驚跳的反應。
2. 情緒反應。
遇到傷害性的事件, 孩子一般都會產生恐懼情緒。 像電影閃回一樣的“插入式回憶”也很常見, 傷害的場面會克制不住地突然出現在腦海中, 並引發負面情緒。 有的孩子會易激惹, 容易發脾氣, 情緒憤怒。 有的孩子情緒會很低落, 表現就是“發蔫”, 甚至躲藏起來。 也有的孩子會很孤獨, 不哭不鬧, 處於麻木狀態,
Advertisiment
這是一種“情緒休克”, 是遇到過度強烈刺激後的一種自我保護的反應。 而年齡大一些的孩子, 還可能會產生內疚情緒, 覺得自己應該阻止事情發生但卻沒有。
3. 認知方面的反應。
孩子可能會出現記憶力下降, 容易忘事。 有的會出現定向力下降, 對時間、空間的感知變差。 高級的認知能力, 如思考和決策的能力也可能變差, 不能像往常一樣思考問題以及做決定。 孩子可能會一時失去目標, 沒有了願望。
4. 行為反應。
受到創傷的孩子會對親人極度依戀, 寸步不離, 如果不在親人身邊就坐立不安。 很多孩子會出現交流的困難, 對人不信任。 有的孩子是對所有人不信任;有的則是對一些人, 比如如果傷害他的人是老人, 他就對所有老人都不信任。
Advertisiment
一些孩子到陌生環境會高度警覺, 比如遭遇了火災的孩子, 到了封閉空間就會很緊張, 會首先找出口。 還可能會暫時出現社會功能退縮, 比如不能和小朋友一起玩, 不能上幼稚園、上學。 也有不少孩子會出現“退化”的行為, 即退回到自己更小時候的表現, 如吃手指, 尿床。
溫馨提示:
進入學齡期的大一些的孩子, 在受到創傷後, 除了擔心自己會受到傷害以外, 還可能會害怕父母出事情, 受到傷害, 甚至擔心自己變成孤兒。 這些都是常見反應。
對他們可以採用認知療法, 通過分析實際情況, 讓他意識到自己的擔心是不合理的, 通過合理的觀念產生安全感。
還可以教給他一些實用知識。 比如當家長外出時,
Advertisiment
可以約定好給他打電話, 保持聯繫。 也可以給家長打電話。 這樣幫助他明白, 一味哭鬧和擔心不解決問題, 他可以通過學習用知識解決突發事件。
(兼職編輯:郭清芬)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