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鬧, 此刻, 我們惱怒、大吼、威脅的舉措讓我們看不見孩子內心的無助和失望。 為什麼我們總是單純的看待孩子“不恰當”的行為而忽視他真實的心理呢?為什麼我們遇到這樣問題常常關心孩子的“故事”而沒有理解孩子本身呢?
接下來, 我們一起來探究孩子五種行為的密碼吧!
行為一:打人、咬人
原因1:可能孩子對小朋友的安全感建立得不好。 所以一有小朋友到身邊去, 他就會覺得受到威脅, 然後主動進攻。
辦法:媽媽應多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多幫孩子交些好朋友。 如做霜淇淋、煮了毛豆、花生,
Advertisiment
原因2:打是排除的意思。
有時他想按自己的想法做事, 可小朋友們總是做些他不喜歡的事情, 他想把這個事實排除掉。 如:他拿個小碗, 用土來做飯。 小朋友過來就往他的碗裡放土, 但他不想這樣, 因為破壞了他原有的計畫和目標。 他對小朋友嚷, 但人家不聽, 他嚷了幾次, 發現不管用, 就會動手打人了。 他的想法本沒有錯誤, 只是不想被打擾。 但他的舉動是不好的。 所以我覺得更多時候, 孩子打人是排除的意思。
辦法:加強用語言來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他用語言來和別人表達思想。 如人家往他碗裡放土打人這件事,
Advertisiment
原因3:家人可能有打人(或以輕打屁股來逗著孩子玩)的行為。 孩子會把所以的待遇反加到別人身上。
辦法:家長要反思自己是否有這種形為, 如有應即時改正。
感想:當孩子打了人後, 要及時根據當時的情況來分析原因, 然後告訴他如何用語言來解決。 再告訴他打人是野蠻的行為。 然後告訴他媽媽愛他(以免他有種做錯事不被愛的擔憂)。
Advertisiment
行為二:撒謊
“你聽我說, 我們家有三個電視機。 ”“哎呀, 太棒了!”“一個是爸爸的, 一個是哥哥的, 還有一個是我的。 ”“那你每天晚上都可以看動畫片啦。 ”“當然啦。 一吃完飯, 就可以一直看到上床。 ”“你多美呀!”
當這個孩子的謊話被揭穿時, 他受到了母親的斥責。 媽媽責備他“撒謊就是當小偷兒的開始。 ”
兒童的心理分析:
“有三個電視機”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話不能單從表面意思去理解,
Advertisiment
講這句話的孩子當時的心情就是希望“如果我家能有三個電視機該有多好呀!”“如果有了三個電視機, 爸爸就不會因為要看夜間棒球比賽而霸佔電視機了;哥哥也不會因喜歡足球賽節目而獨佔電視機了;當然我也就可以獨自看我所喜歡看的動畫片了!”
媽媽的高招:
兒童“說謊話”的種類繁多, 想像謊話、願望謊話、無知謊話、遊戲謊話、辯解謊話、方便謊話、友情謊話、吸引注意力謊話、復仇謊話、以及欺騙謊話, 等等。
幼兒的大部分謊言來自想像、願望、遊戲和無知, 偶爾有出自辯解或引人注目的目的。 無論哪一種都不屬於真正的謊言, 更不至於發展成性質惡劣的小偷行為。
Advertisiment
如果不能充分理解這一點, 就談不上正確的處理辦法。 我們應該認清隱藏在謊話背後的兒童心理, 採取與其心理狀態相符的辦法解決。
例如, 當你聽到孩子說“我家裡有三個電視機”的時候, 你就應該接著說:“哦, 是嗎!那太棒啦!”表示理解孩子的願望和心情, 然後再說:“真的, 如果能有三個電視機, 那該有多好啊!”
行為三:嫉妒
孩子的嫉妒, 是對小夥伴中在智慧、名譽、地位、成就及其他條件比自己強或比自己優越的孩子懷有的一種不安、痛苦或怨恨的情感。 孩子嫉妒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 主要有以下幾種:
1、不許爸爸媽媽親近或愛別的孩子。
2、別的孩子取得了成功, 學習上有了進步, 或受到教師的表揚時, 認為自己不比他差, 不服氣,對別的孩子中傷、諷刺、排斥等。
3、別的孩子比自己穿得好,或玩具啵或小夥伴多,就打擊、嘲弄、疏遠,甚至怨恨?
4、別的孩子沒有滿足自己的欲望,就產生對立情緒,或怨恨,或採用另外的形式補償和替代,如別的孩子不借水彩筆給他,他就向別的孩子炫耀自己的玩具,且不借給那個孩子玩,以借此壓倒對方。
一般來說,對孩子的嫉妒只要很好地教育引導,便可以變壓力為動力,激發孩子發奮上進,養成健康的性格和良好的品德。相反,如果不能很好地引導,就會影響健康成長。
對於好嫉妒的孩子,家長應採取心理疏通並輔之以思想教育來消除。
1、對孩子嚴格要求。鼓勵孩子勤奮踏實、積極進取、樂於助人;對於浮躁、損人利己的不足的行為要予以處罰、教育。
2、對孩子的贊許、表揚要恰當。既要實事求是,又要使孩子承認自己的成功之中,有周圍夥伴的貢獻和幫助,而不可趾高氣揚,藐視別的孩子。
3、激發孩子把嫉妒轉化為競爭意識。使孩子在趕、超先進中調整自己的行為,增強適應社會環境的能力,從而使壓力轉變為動力,超越嫉妒。
4、教育孩子誠實待人。要教育孩子心胸豁達,不斤斤計較;學會設身處地,將心比心,理解小夥伴,交流和溝通感情,增強與小夥伴團結共進的氣氛。
行為四:哭
“哇……哇……”“好啦,好啦,別哭了。”“哇……哇……”“叫你別哭了,有什麼可哭的,你說呀!虧你還是個男孩子呢。”“哇……哇……”
母親拚命想辦法不讓孩子哭,可是孩子卻越哭越起勁。母親認為,首先應該使孩子停止哭,一切問題要等停止了哭以後再說。可越這樣孩子越委屈,哭哭啼啼就是停止不了。
兒童心理分析:
哭的行為是一種結果,是某些問題表面化的結果。既然有哭的行為表現出來,內心裡一定有某種“感情”在活動。
把著眼點放在這一方面,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比如,有時是悲傷的感情在起作用,有時因為寂寞的心情,或者感覺到痛或熱而哭泣。特別是愛哭的孩子,哭,基本上是由於想讓父母安慰自己、同情自己等依賴心理所致。
此外,愛哭的孩子都是膽怯的孩子,當受到小朋友的欺負,不和他玩,不適應朋友關係或集體生活時,就會哭起來。
總之,不管在什麼情況下,不要忘記愛哭的孩子,多半是為了希望父母理解自己的心情才哭的。因此,僅僅勸他停止哭泣的行為,而不解決他內心的感情問題,是止不住哭的。
媽媽的高招:
當孩子哭的時候,不要只說:“別哭了。”而首先應該關心的是瞭解他為什麼哭,哭的原因和心情。
然後,對孩子的悲傷心情或氣憤心情,總之是對孩子當時的感情,表示同情、理解,並把這個資訊傳達給孩子,也就是說,把孩子的感情回饋過去。
切記莫用大道理去批評,而無視孩子的感情。你接受了孩子的感情,孩子的心情感到舒暢了,其結果,不僅停止了哭泣,而且愛哭的毛病也會逐漸得到克服。
行為五:撒嬌
我女兒特別愛撒嬌,家中的老人說:孩子哪有不撒嬌的?大了就好了;但我姐又不時地告誡我:撒嬌過度就是任性,一定要糾正。我該聽誰的?
兒童心理分析:
兩種說法都有道理,具體情況應區別對待。做父母的首先是要學會區分孩子的撒嬌哪些是合乎情理的。例如,孩子生病、身體不舒服時,容易撒嬌;嬰幼兒每天午飯後和晚上要睡覺時會撒嬌;外界擾亂了孩子的生活習慣可能導致孩子吵鬧、撒嬌;孩子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因為不熟悉環境而產生心理不愉快也會撒嬌。
另外,專家認為孩子也有生理節律的週期性變化,當孩子情緒低落、心情不舒暢時也容易撒嬌。這些撒嬌是難免的,也是正常的,是親子情感交流的一種形式,父母都應予以理解,並給予安撫。
但是對那些因不順心、不講道理而故意發脾氣撒嬌的孩子,父母就不能聽之任之、百般遷就、百依百順了,否則會養成孩子任性、霸道的性格。
不服氣,對別的孩子中傷、諷刺、排斥等。3、別的孩子比自己穿得好,或玩具啵或小夥伴多,就打擊、嘲弄、疏遠,甚至怨恨?
4、別的孩子沒有滿足自己的欲望,就產生對立情緒,或怨恨,或採用另外的形式補償和替代,如別的孩子不借水彩筆給他,他就向別的孩子炫耀自己的玩具,且不借給那個孩子玩,以借此壓倒對方。
一般來說,對孩子的嫉妒只要很好地教育引導,便可以變壓力為動力,激發孩子發奮上進,養成健康的性格和良好的品德。相反,如果不能很好地引導,就會影響健康成長。
對於好嫉妒的孩子,家長應採取心理疏通並輔之以思想教育來消除。
1、對孩子嚴格要求。鼓勵孩子勤奮踏實、積極進取、樂於助人;對於浮躁、損人利己的不足的行為要予以處罰、教育。
2、對孩子的贊許、表揚要恰當。既要實事求是,又要使孩子承認自己的成功之中,有周圍夥伴的貢獻和幫助,而不可趾高氣揚,藐視別的孩子。
3、激發孩子把嫉妒轉化為競爭意識。使孩子在趕、超先進中調整自己的行為,增強適應社會環境的能力,從而使壓力轉變為動力,超越嫉妒。
4、教育孩子誠實待人。要教育孩子心胸豁達,不斤斤計較;學會設身處地,將心比心,理解小夥伴,交流和溝通感情,增強與小夥伴團結共進的氣氛。
行為四:哭
“哇……哇……”“好啦,好啦,別哭了。”“哇……哇……”“叫你別哭了,有什麼可哭的,你說呀!虧你還是個男孩子呢。”“哇……哇……”
母親拚命想辦法不讓孩子哭,可是孩子卻越哭越起勁。母親認為,首先應該使孩子停止哭,一切問題要等停止了哭以後再說。可越這樣孩子越委屈,哭哭啼啼就是停止不了。
兒童心理分析:
哭的行為是一種結果,是某些問題表面化的結果。既然有哭的行為表現出來,內心裡一定有某種“感情”在活動。
把著眼點放在這一方面,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比如,有時是悲傷的感情在起作用,有時因為寂寞的心情,或者感覺到痛或熱而哭泣。特別是愛哭的孩子,哭,基本上是由於想讓父母安慰自己、同情自己等依賴心理所致。
此外,愛哭的孩子都是膽怯的孩子,當受到小朋友的欺負,不和他玩,不適應朋友關係或集體生活時,就會哭起來。
總之,不管在什麼情況下,不要忘記愛哭的孩子,多半是為了希望父母理解自己的心情才哭的。因此,僅僅勸他停止哭泣的行為,而不解決他內心的感情問題,是止不住哭的。
媽媽的高招:
當孩子哭的時候,不要只說:“別哭了。”而首先應該關心的是瞭解他為什麼哭,哭的原因和心情。
然後,對孩子的悲傷心情或氣憤心情,總之是對孩子當時的感情,表示同情、理解,並把這個資訊傳達給孩子,也就是說,把孩子的感情回饋過去。
切記莫用大道理去批評,而無視孩子的感情。你接受了孩子的感情,孩子的心情感到舒暢了,其結果,不僅停止了哭泣,而且愛哭的毛病也會逐漸得到克服。
行為五:撒嬌
我女兒特別愛撒嬌,家中的老人說:孩子哪有不撒嬌的?大了就好了;但我姐又不時地告誡我:撒嬌過度就是任性,一定要糾正。我該聽誰的?
兒童心理分析:
兩種說法都有道理,具體情況應區別對待。做父母的首先是要學會區分孩子的撒嬌哪些是合乎情理的。例如,孩子生病、身體不舒服時,容易撒嬌;嬰幼兒每天午飯後和晚上要睡覺時會撒嬌;外界擾亂了孩子的生活習慣可能導致孩子吵鬧、撒嬌;孩子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因為不熟悉環境而產生心理不愉快也會撒嬌。
另外,專家認為孩子也有生理節律的週期性變化,當孩子情緒低落、心情不舒暢時也容易撒嬌。這些撒嬌是難免的,也是正常的,是親子情感交流的一種形式,父母都應予以理解,並給予安撫。
但是對那些因不順心、不講道理而故意發脾氣撒嬌的孩子,父母就不能聽之任之、百般遷就、百依百順了,否則會養成孩子任性、霸道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