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對話是一門有規則的獨特藝術, 孩子的問話裡有它自己的含義, 孩子在交談時很少是無知的, 他們的資訊裡經常有需要解讀的密碼。
十歲的安迪問他的爸爸:“在哈萊姆, 有多少孩子被拋棄?”安迪的父親是一個律師, 他很高興看到兒子對社會問題感興趣, 於是他就這個問題發表了一通長長的演說, 然後又去查了資料。 但是安迪還是不滿意, 繼續問同樣的問題:“在紐約被拋棄的孩子有多少?美國呢?全世界呢?”
最後, 安迪的爸爸終於明白了, 他的兒子並不是關心社會問題, 他關心的是個人問題。
Advertisiment
於是, 爸爸仔細考慮了一下安迪的擔心, 然後回答道:“你擔心你的父母可能會像其他父母那樣將你拋棄, 我向你保證我們不會拋棄你, 如果你再為此感到煩惱, 告訴我, 這樣我才能幫你消除擔心。 ”
南茜五歲時, 第一次去幼稚園, 她的媽媽陪著她, 她看著牆上的畫, 大聲問道:“誰畫了這麼難看的畫?”南茜的媽媽感到很尷尬, 她不滿地看著女兒, 趕緊告訴她:“把這些漂亮的畫說成難看是很不友好的。 ”
一個明白南茜問題含義的老師笑著說:“在這兒, 你沒有必要一定要畫漂亮的畫, 如果你喜歡,
Advertisiment
接下來, 南茜拿起一個壞了的玩具消防車, 自以為是地問道:“誰弄壞了這輛消防車?”她的媽媽回答說:“誰弄壞了它跟你有什麼關係呢?這兒你誰都不認識。 ”
事實上, 南茜並不是真的對那個名字感興趣, 她想知道弄壞玩具的孩子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理解了這個問題之後, 老師給了一個適當的答覆:“玩具就是拿來玩的, 有時候它們會壞, 就是這樣。 ”
南茜看上去很滿意。 她面談的技巧讓她得到了必要的資訊:這個大人很好, 即使畫畫得難看, 即使玩具弄壞了, 她也不會馬上生氣, 我不需要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