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解讀新生兒奶癬

奶癬是指以哺乳期嬰兒面部出現的濕性或幹性皮疹, 破後出現點狀糜爛、滲液、結痂並伴劇烈瘙癢為主要表現的皮膚病。 其病因比較複雜, 有先天的體質因素, 也有後天營養失調。

奶癬病因比較複雜, 有先天的體質因素, 也有後天營養失調。

中醫認為, 奶癬多因懷孕時母親多食辛辣炙博、魚腥海味等發物或情志內傷, 肝火內動, 遺熱于兒所致或為生後喂乳失當, 飲食不節, 脾胃薄弱;過食肥甘脾失健運, 濕熱內生而發生用凝脂類霜劑。

另外營養過多、消化不良、衣著不當外部刺激等都是奶癬的好發因素。

Advertisiment
而患者通常是先天性過敏體質, 約有3/4的患者父母雙方或單方有過敏性疾病病史。

奶癬形態多樣, 分佈大多對稱, 時輕時重。 在面部者, 初為簇集的活散在的紅斑、丘疹;在頭皮或眉部者, 多有油膩性鱗屑和黃色發亮的結痂。

患上奶癬的新生兒會皮損好發於顏面, 多自兩頰開始, 漸侵至額部、眉間、頭皮, 反復發作。 嚴重者可親延頸部、肩胛部、甚至遍及全身。

輕者, 僅有淺紅的斑片, 伴有少量脫屑;重者, 為紅斑、水皰、糜爛、浸淫成片, 不斷蔓延擴大, 若過分搔抓、摩擦、洗燙, 則糜爛加重, 滲出增多, 常因皮膚破損而繼發感染, 引起附近淋巴結腫大, 並伴有發熱, 食欲減退, 便幹溲赤等全身症狀。

自覺陣發性劇癢, 遇暖尤甚, 以致患兒常將頭面部在枕上或母親衣襟上摩擦,

Advertisiment
或用手搔抓, 煩躁, 哭鬧不安, 常影響健康和睡眠。

奶癬多發於出生後1-3個月, 多在1-2歲減輕、痊癒。 少數可演變成小兒濕瘡。

小編總結:媽媽一旦發現寶寶出現奶癬的現象, 應立即就醫, 趁早診治, 避免演變成小兒濕瘡。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