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解讀腸炎的致病原因及預防措施等

腸炎是腸黏膜的急性或慢性炎症, 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腹脹, 少數孩子還會出現嘔吐和腸道出血。 腸炎發生時經常是“來勢洶洶”, 令人又著急又不知如何應對。 現在, 對它來個全程解析吧。

病毒、細菌——最主要致病原因

大多數腸炎是感染細菌或病毒等病菌後引起的, 導致腸炎的病菌種類繁多, 其中以病毒最為多見, 如輪狀病毒、腺病毒、柯薩奇病毒等, 不過, 病毒性腸炎的症狀一般比較輕微。 由細菌引發的腸炎則症狀較重, 其中常見細菌有空腸彎麴菌、沙門氏菌、痢疾桿菌、致病性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

Advertisiment
阿米巴等寄生蟲、黴菌、真菌等也能導致腸炎。 另外, 某些藥物也能引起腸炎, 如濫用抗生素引起的腸炎。

致病的病菌大多是通過受污染的食物、餐具或直接通過手進入人體。 由於致病的病菌種類繁多, 雖然有針對某些病毒和細菌的疫苗, 如輪狀病毒疫苗等, 但目前大多數還沒有有效的疫苗可以進行主動免疫。 因此, 減少病毒、細菌的傳播, 以及預防被這些病菌感染, 是預防腸炎發生的重要環節。

洗手——最有效的預防措施

洗手, 尤其是飯前便後洗手, 是看似簡單卻非常有效的預防措施。 通過經常洗手, 可以有效地去除手上所沾染的各種病菌, 不僅保護自己不被感染, 也切斷了病菌傳播的途徑。 另外, 把好“病從口入”這一關也很重要。

Advertisiment
食物要煮熟、煮透;生吃的瓜果蔬菜一定要充分清洗並儘量去除外皮;食物準備過程中必須做到生熟分開。

還要提醒家長的一點是, 要經常檢查冰箱溫度和冰箱中的食物, 千萬不要把冰箱當作保險箱, 以為食物放進冰箱就沒問題了。

季節、性狀——最重要的診斷依據

醫生診斷腸炎主要是根據腹痛、腹脹、腹瀉等臨床症狀以及腸炎發生的季節、腹瀉的大便性狀來大致判斷引起腸炎的原因。

出現的2歲以下孩子的流行性腹瀉, 糞便呈蛋花樣或白色水樣, 那麼患輪狀病毒腸炎的可能性大;如腸炎發生在夏季, 則由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可能性大;如果大便中含有黏液、膿血, 則有可能是細菌性痢疾、空腸彎麴菌腸炎等。

Advertisiment

當發生嚴重腸炎或局部有傳染性腸炎流行時, 需要做大便培養和病毒分離等檢查, 以明確致病微生物, 同時選擇敏感的藥物。

止瀉——不能馬上進行

看到孩子腹瀉, 家長都迫切地想馬上止瀉。 其實, 醫生一般不主張馬上使用止瀉藥物, 因為這樣做有可能延遲病菌從孩子的體內排出, 不僅起不到治療作用, 反而會加重病情。

大多數孩子的腸炎都屬於中輕度, 可以在家中護理。 但是當腸炎伴發嚴重的全身症狀, 如高熱持續不退, 嘔吐頻繁, 腹瀉嚴重並持續, 大便帶膿血, 出現口唇乾燥、小便減少等脫水症狀時, 要及時去醫院治療。 特別是6個月以下的小嬰兒發生腸炎時, 一定要注意觀察是否出現脫水的症狀, 如出現精神萎靡、前囟凹陷、連續6個小時沒有小便,

Advertisiment
必須馬上去醫院。

脫水——最容易出現的“副產品”

腸炎腹瀉時, 會丟失大量的水分, 容易出現脫水, 所以, 預防和治療脫水是腸炎治療中的一項重要措施。 要鼓勵孩子多喝水, 以補足水分。 口服補液鹽適合在家庭中應用, 可以有效預防和治療腸炎患兒脫水, 可以少量多次地讓孩子喝, 特別是在每次腹瀉或嘔吐後, 要讓孩子喝10~15毫升。

在腸炎腹瀉時和腹瀉後的短時間內, 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適量補充微量元素鋅, 可以減輕和縮短腹瀉病程, 預防再次發生感染性腸炎腹瀉, 這也是世界衛生組織等大力推廣的一種輔助治療方法。

禁食——沒有必要

在孩子腹瀉期間, 不必禁食和限制飲食,

Advertisiment
而應該基本保持原來的飲食。 母乳餵養的嬰兒應該繼續母乳餵養, 配方奶餵養的嬰兒一般也不需要換奶, 除非發生遷延性腹瀉, 也就是腹瀉持續7~10天以上, 才需要暫時改用抗腹瀉配方奶。 已經添加輔助食品的孩子, 可以繼續喂輔食, 但要適當限制高脂肪、高糖食物。

在腸炎發病初期, 孩子食欲會明顯減退, 特別是伴有嘔吐的孩子。 此時不必強迫孩子進食, 但要保證水分的供應, 鼓勵孩子少量多次地飲用口服補液鹽或者白開水。 不要喝甜飲料, 純果汁要稀釋4倍以上才可以讓孩子飲用, 否則有加重腹瀉的可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