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觸感遊戲新鮮玩法 讓孩子的手腦“動”起來

無論是學生的學習活動, 還是人類的一切發明創造活動, 都離不開思維, 思維能力是學習能力的核心。

換句話說, 一個人聰明不聰明, 有沒有智慧, 主要就看他的思維能力強不強。 要使自己聰明起來, 智慧起來, 最根本的辦法就是培養思維能力

小孩若能通過雙手或身體的感覺來瞭解探索世界, 鍛煉思維能力, 那效果就更好了。 城市生活環境, 商鋪林立人潮擁擠, 孩子都失去了探索的空間了。 那麼在家裡面, 我們能給孩子設立什麼樣的動手活動, 去培養孩子的觸感呢?

活動一捏麵團

捏麵團, 在我們大人看來,

Advertisiment
這是個耳熟能詳的活動, 曾經的我們看著父母在桌上忙碌著捏麵團的時候, 充滿好奇心的我們便拿起麵團躍躍欲試。 我在冬至的時候, 就在家裡開展捏麵團活動。 那天, 我和兒子他爸早早就準備好了麵團, 然後叫兒子參與了進來。

兒子很高興, 當看到眼前這一大團白花花的東西立即湊了過來, 我在旁邊故意拿起一塊小麵團, 然後就開始用手捏了起來, 說了一聲:好軟啊。 兒子看到了也學著我, 有模有樣地捏了起來, 嘴裡也驚喜地叫著:好軟呀。

到了最後, 兒子捏得更歡了, 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捏出了各種奇形怪狀的麵團, 我看著他饒有興趣地捏著麵團, 心裡樂開了花。 因為學捏麵團本不是我的目的, 我的目的是要讓兒子感受一下什麼叫做“軟”。

Advertisiment

經驗之道

雖然兒子捏不出來很漂亮的麵團, 反倒是捏出了一堆奇形怪狀的東西, 但是只要孩子認真做事, 並願意嘗試, 喜歡嘗試, 家長就應給予表揚。 家長的積極支援與恰當引導對孩子動手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

活動二 抓泥鰍

泥鰍是一種身體特別靈活的動物, 拿來給孩子們鍛煉觸感, 促進手部的靈活是最好不過了。 在我們在家裡就經常進行抓泥鰍活動。 你可能會問, 泥鰍帶到家裡豈不是把地板弄得臭氣熏天?

我的回答是, 當然不會。 你可以不用帶孩子到真正的泥塘裡抓, 一個簡單的方法, 去集市上買好十幾條泥鰍, 把它們倒進一個膠盆裡, 這樣就省了拖地板的功夫了。

Advertisiment
那天, 兒子他爸按要求買回來泥鰍, 當我們準備好一切, 兒子就迫不及待地湊上來看了。

蹲在膠盆旁邊, 兒子低著頭目不轉睛地看著腳盆裡游來遊去的泥鰍, 我向老公使了個眼色, 老公就把手伸進了盆子裡, 順勢抓起一條活蹦亂跳的泥鰍。 兒子瞪大眼睛看著那被懸在半空的泥鰍, 我對兒子說:兒子, 你要摸一下嗎?兒子看了看我, 又看看泥鰍, 伸出的手卻始終不敢靠近泥鰍。 於是我也想要抓起一條泥鰍, 可是泥鰍太靈活了, 我折騰了好一會兒才抓到。

我遞起抓的泥鰍, 鼓勵著兒子:看這泥鰍, 多可愛呀。 兒子, 你不想要跟他做朋友嗎?兒子思忖了好一會兒, 終於把手伸進了盆子裡開始了“泥鰍大戰”。 可能是泥鰍太滑, 而且身體又靈活,

Advertisiment
兒子剛開始手顯得笨拙極了, 一條泥鰍也沒有抓到。

泥鰍一次次逃走, 兒子一次次重來, 也許是經過靈活的泥鰍訓練, 兒子的手變得靈活了, 在最後竟然一口氣抓了好幾條泥鰍, 兒子舉著泥鰍, 異常興奮地看著我。

經驗之道

剛開始接觸新事物, 孩子難免會感到可怕, 可一旦有大人告訴了他們沒有危險後, 孩子們是會放下戒備去嘗試的。 在生活中, 我們應該給孩子更多的手部活動。

因為孩子在用手把弄物體的過程中蘊含著對物體的分析與綜合性質的操作, 他們的一舉一動都要受到大腦的支配, 通過各種各樣的動作, 既使感受到了觸摸新東西的感覺, 也使它們相應的大腦細胞得到了培養和鍛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