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言行不一,助長寶寶賴皮習慣

珊珊在沙發上, 拿著彩筆劃畫。 媽媽走進客廳後, 覺得女兒可能會弄髒沙發。

“珊珊, 你在沙發上畫畫, 會弄髒沙發, 還是去桌子上畫吧!”
“我會小心的, 媽媽。 ”珊珊以令人信服的語氣回答。
“我知道你會小心, 可是我真的很希望你能移到桌子上去畫, 這樣什麼東西也不會弄髒。 ”
“好。 ”
……
“怎麼還在這裡不到桌子上去畫?”
“媽媽, 等我先畫完這個汽車, 好嗎?”
“好, 等畫完這輛汽車, 要到桌子那邊畫。 ”
“好的。 ”

可10分鐘過去了, 珊珊依然“按兵不動”。

“珊珊, 你不是說要到那邊畫嗎?如果弄髒了沙發, 我會不高興。 ”
“我會的, 媽媽, 我只是想先畫完這幅畫,

Advertisiment
再移到桌子那邊, 我就快畫完了。 ”
“你最好動作快一點, 我已經開始生氣了。 ”

但是珊珊還是繼續在沙發上畫畫。

“珊珊, 我的忍耐已經到了極限!”媽媽終於對她大聲吼叫……
“好吧!反正我已經畫好了。 ”珊珊收拾東西離開沙發時說。

分析

人們都有行為塑造的本能, 只是不知善加應用。 其實每位父親或母親都遇到過這樣的事:孩子表現出自己期待的行為, 例如:第一次叫出“爸爸、媽媽”, 父母表現得異常興奮, 稱讚孩子, 愛☆禁☆撫孩子, 使這一行為得到增強而有意重複。 同樣, 有些父母在管教孩子時, 發生了原則上的偏差——壞行為帶來了好結果或者壞行為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

當然, 鼓勵孩子去作惡的父母非常少, 但有時父母沒有勇氣面對現實,

Advertisiment
不敢挑出孩子的過錯, 捨不得管教孩子, 因此對孩子的不好的行為, 睜一隻眼, 閉一隻眼, 使之繼續下去, 直至忍耐的極限或者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才進行斥責。

上面的例子中, 珊珊的不被期待的行為——在沙發上畫畫, 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 只是媽媽表面上說一說, 沒有被及時糾正。

心理學家研究指出:兒童的感官經驗決定了他們對生活環境的認知。 因此, 父母在教導孩子時, 除了通過語言來傳達資訊外, 重要的是要借助于行為。 因為是行為是孩子具體可見的, 可是許多父母往往忽視了它。

珊珊的媽媽僅通過語言傳遞資訊, 就此為止, 沒有與行動配合, 使珊珊學會媽媽的言行不一致。 雖然媽媽說得如何生氣, 但實際上並沒對她怎麼樣,

Advertisiment
而珊珊覺得只要嘴上答應, 便應付過去, 因此, 珊珊賴皮的行為就這麼養成了。

建議

媽媽應該言行一致, 語言配合行動, 告訴珊珊不可以在沙發上畫畫, 不聽話時立即採取行動, 替她收起來, 或採取隔離、懲罰手段, 一定能立即產生效果。 而那種“君子動口不動手”的父母, 只能是扯破了嗓子, 培養出一個賴皮。 另外, 這裡所

說的“動手”並不是打孩子, 而是讓孩子付之于行動, 要管孩子, 就要管到底, 讓孩子知道父母的話, 不是用“好好好是是是”就能隨便能應付得了的。

上述道理其實非常簡單, 相信多數父母都非常明白, 然而許多父母不能做到, 只能說問題還是出在父母們自己身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