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無不希望孩子成才, 以孩子的成功實現家長的夢想。 在這一心態的支配下, 孩子成長往往被賦予了過高的期望, 拔高了對孩子的要求。 那麼……
各抒己見
幫助孩子成才
有一句話說得好:“父母只有好好學習, 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父母要學習教育孩子的方法, 掌握教育的規律、成功的原理。 只有這樣, 才能引導孩子成才。
不能揠苗助長
人有差異也各有所長, 但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狀元。 人的差異性決定了世界的多樣性。 我們教育孩子要揚其所長, 避其所短。
家長不能剝奪孩子的自由, 如果孩子只有學好基礎課的能力,
Advertisiment
家長不要越位元
人生的終極目標是生活的幸福, 無論做工程師還是工人, 只要適合自己, 人生都會是成功的、幸福的。 因此, 給孩子一片自由飛翔的天空, 按照他(她)的稟賦特點個性化發展, 每一個孩子都會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成功的未來。 家長要做的, 只是在孩子背後默默地支持, 而不是逼著孩子走本來不屬於他(她)的人生道路。
順勢好成才
家長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充分瞭解孩子的知識水準、興趣愛好、學習能力和優勢, 然後根據孩子的學習情況、家庭的人力資源和經濟狀況因勢利導、順勢成才。
家長可根據孩子每階段的學習水準和學習潛力, 提出階梯式跳一跳夠得著的目標,
Advertisiment
保持平常心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 家長保持平常心尤為重用。 學習拔尖的孩子不一定樣樣都行, 成績一般的孩子也不是一無是處。 成績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標準。 孩子的學習好, 當然是件好事, 但是沒有必要為此讓孩子的神經高度緊張, 因為孩子畢竟還是個孩子。
教子故事要求不必太高
女兒剛會走路時就表現出對舞蹈的熱愛。 孩子4歲時, 我把她送進了舞蹈班。 我認為孩子天資聰明、形體又特具舞蹈條件, 她跳舞應該是很棒的。 可每次課後都不如別的孩子掌握得好, 於是, 課後我督促她練習, 我認為女兒應該和其他人跳得一樣好, 甚至超過別人。
Advertisiment
漸漸地, 我發現她對舞蹈失去了興趣, 每次上課都無精打采的, 課後也不練習, 還表現得很煩。 我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有一天, 就跳舞這件事我決定和孩子好好談談。
當我拉著她的手坐下來說這件事時, 她的眼睛躲閃著不敢看我, 也不說話。 我開始意識到家庭教育出錯了。 我儘量使自己平靜地說:“寶貝兒, 我想知道你對跳舞這件事的想法, 一定要說心裡話。 ”孩子怯怯地說:“說真話你別吵我!”我的心一下涼了。 我故作平靜面帶微笑地說:“不會的, 只要是心裡話。 ”她抬起頭怯怯地看著我說:“我不想再跳了, 我累!”我輕輕地拍拍她說:“我尊重你的選擇, 但你一定要自己想好,
Advertisiment
老公堅持給孩子報了奧數班, 說要想上好的中學必須學好奧數, 可女兒根本就不感興趣。 試運行了兩個月, 陪讀的聽得津津有味, 而她就是提不起勁, 我徵求孩子的意見後果斷給她停課。 朋友也告誡我這樣不嚴格要求孩子, 哪個都不堅持, 這種習慣不好, 將來她能上什麼中學?我也思考過, 可為什麼孩子必須學奧數才能上好中學?女兒在學校成績中上等, 熱愛閱讀、畫畫, 古箏也彈得不錯, 知道怎麼友好地和同學相處, 心理健康, 對生活充滿熱情, 樂觀積極。 孩子如此快樂, 為什麼非要她去做她不喜歡的事呢?
對於未來, 我的職責是引導她去做她最想做的事,
Advertisiment
我是孩子的鏡子
兒子在幼稚園讀中班, 晚上去接他時, 總隔三差五碰上他小班的老師, 按說跟老師朝夕相處了一年, 親近如家人, 見面問好還不就是嘴邊的事!可這麼簡單的事到了兒子這裡咋就這麼難?況且每次都是老師先親熱地跟他打招呼。 兒子倒好, 每次都是耷拉著腦袋一聲不吭。 弄得我這個媽媽真是既沒面子又尷尬。 為這我很是鬱悶了一陣子!這樣的情況陸續發生了幾次, 回家跟老公發牢騷, 老公不假思索就丟給我一句話:你養的兒子還不是像你!是呀, 回頭想想,兒子性格中每一個被我視為缺陷的部分豈不都打上了我性格的烙印!由於視力不好,怕認錯人,我平時見人打招呼也是能省則省。
正人必先正己,要求兒子還是先檢點檢點自己吧!
快樂成長更重要
女兒上幼稚園的時候,我把女兒的課餘時間安排得滿滿的,以為這就是對女兒的愛,對她一生的負責。照我的安排,似乎面前已經有光輝燦爛的前程在等著她。
直到有一天,從琴校回來,女兒心中的不滿終於爆發,和我大吵一架。過後,我找她談心,瞭解了她的真實想法。深思之後,我幫她退掉了那些並不是她真心喜歡的才藝班,而只保留了她喜愛的舞蹈班。如今,看著一天天快樂成長的女兒,我暗自慶倖當初的決定。
低期望慢節奏
心理學上有這樣一個規律――期望值越高,失望值越大;反之,期望值適宜,才會令人產生很強的滿足感。這個規律用在家庭教育方面也同樣合適。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很高,那麼即使孩子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父母往往也看不到,而且永遠都不會對孩子所取得的成績產生滿足感,並且很容易就會對孩子失望。
對此,如果父母能夠把期望值放低點,那麼他們不僅自己心裡會舒服很多,更會驚喜地發現,自己的孩子竟然這樣優秀。當父母把更多的鼓勵和表揚以及信任傳達給孩子時,孩子才能向著更優秀的方向努力和發展。
成績是一點點提高的,優秀是一點點培育出來的。沒有誰能一口吃個胖子。所以,在給予孩子期望時,父母都應該遵循這樣的原則:期望值低點,節奏慢點。不能急於求成,而是要一步步來,每次只要求孩子進步一點點,這樣孩子就不會感覺到有壓力。在父母這種慢節奏的期望下,孩子總有一天會取得一個令他自己滿意的成績。 避開誤區客觀評價孩子
家長望子成龍,就很難讓自己的教育不帶有強迫性。教育的目的不是只讓孩子學習好,而是培養孩子正確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的形成,教會孩子做人。所以,作為家長應對孩子綜合、客觀地評價,而不可以成績論優劣,讓孩子多方面均衡發展,也許更利於孩子將來的成功。
不能只看“一半”
家長在跟孩子交流時,總愛指出孩子的種種缺點:學習不認真,沒有耐心,太粗心,做題馬虎,成績總上不去,不肯聽父母的話……總之,在他的眼裡,孩子一無是處。正在成長過程中的孩子,就像一杯沒有倒滿的水,我們不能總看到“一半是空的”,重要的是要看到已有一半的水,不能因為孩子一兩次考試成績上不去就全盤否定孩子。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掌聲受到表揚,尤其是孩子。事實上,我們要對有缺點的孩子多一些寬容與賞識,多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他們,幫助孩子分析落後的原因,提出應對的策略,你一定會發現“那只杯子裡的水越來越多”。
不能盛氣淩人
大多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家長有條件給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對孩子的要求也一味求高,有的甚至揠苗助長。
在輔導功課時,家長見不得孩子出錯;一看到孩子玩,就心裡不痛快,斥責孩子貪玩;總愛拿別的孩子的優點跟自己孩子的缺點比,這對孩子不公平,也使孩子不堪其苦,慢慢形成抵觸情緒,加重逆反心理。
這時,家長應該放下盛氣淩人的架子和氣勢,學會做孩子的朋友。
家長不可盲目地拿別人家的孩子比,不要把自己的愛好強加給孩子。
對孩子作業出現的錯誤,家長應心平氣和,幫他分析出錯原因:是難度超大,還是做作業不細心。這樣,孩子的印象才深刻,以後就會避免。
回頭想想,兒子性格中每一個被我視為缺陷的部分豈不都打上了我性格的烙印!由於視力不好,怕認錯人,我平時見人打招呼也是能省則省。正人必先正己,要求兒子還是先檢點檢點自己吧!
快樂成長更重要
女兒上幼稚園的時候,我把女兒的課餘時間安排得滿滿的,以為這就是對女兒的愛,對她一生的負責。照我的安排,似乎面前已經有光輝燦爛的前程在等著她。
直到有一天,從琴校回來,女兒心中的不滿終於爆發,和我大吵一架。過後,我找她談心,瞭解了她的真實想法。深思之後,我幫她退掉了那些並不是她真心喜歡的才藝班,而只保留了她喜愛的舞蹈班。如今,看著一天天快樂成長的女兒,我暗自慶倖當初的決定。
低期望慢節奏
心理學上有這樣一個規律――期望值越高,失望值越大;反之,期望值適宜,才會令人產生很強的滿足感。這個規律用在家庭教育方面也同樣合適。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很高,那麼即使孩子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父母往往也看不到,而且永遠都不會對孩子所取得的成績產生滿足感,並且很容易就會對孩子失望。
對此,如果父母能夠把期望值放低點,那麼他們不僅自己心裡會舒服很多,更會驚喜地發現,自己的孩子竟然這樣優秀。當父母把更多的鼓勵和表揚以及信任傳達給孩子時,孩子才能向著更優秀的方向努力和發展。
成績是一點點提高的,優秀是一點點培育出來的。沒有誰能一口吃個胖子。所以,在給予孩子期望時,父母都應該遵循這樣的原則:期望值低點,節奏慢點。不能急於求成,而是要一步步來,每次只要求孩子進步一點點,這樣孩子就不會感覺到有壓力。在父母這種慢節奏的期望下,孩子總有一天會取得一個令他自己滿意的成績。 避開誤區客觀評價孩子
家長望子成龍,就很難讓自己的教育不帶有強迫性。教育的目的不是只讓孩子學習好,而是培養孩子正確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的形成,教會孩子做人。所以,作為家長應對孩子綜合、客觀地評價,而不可以成績論優劣,讓孩子多方面均衡發展,也許更利於孩子將來的成功。
不能只看“一半”
家長在跟孩子交流時,總愛指出孩子的種種缺點:學習不認真,沒有耐心,太粗心,做題馬虎,成績總上不去,不肯聽父母的話……總之,在他的眼裡,孩子一無是處。正在成長過程中的孩子,就像一杯沒有倒滿的水,我們不能總看到“一半是空的”,重要的是要看到已有一半的水,不能因為孩子一兩次考試成績上不去就全盤否定孩子。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掌聲受到表揚,尤其是孩子。事實上,我們要對有缺點的孩子多一些寬容與賞識,多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他們,幫助孩子分析落後的原因,提出應對的策略,你一定會發現“那只杯子裡的水越來越多”。
不能盛氣淩人
大多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家長有條件給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對孩子的要求也一味求高,有的甚至揠苗助長。
在輔導功課時,家長見不得孩子出錯;一看到孩子玩,就心裡不痛快,斥責孩子貪玩;總愛拿別的孩子的優點跟自己孩子的缺點比,這對孩子不公平,也使孩子不堪其苦,慢慢形成抵觸情緒,加重逆反心理。
這時,家長應該放下盛氣淩人的架子和氣勢,學會做孩子的朋友。
家長不可盲目地拿別人家的孩子比,不要把自己的愛好強加給孩子。
對孩子作業出現的錯誤,家長應心平氣和,幫他分析出錯原因:是難度超大,還是做作業不細心。這樣,孩子的印象才深刻,以後就會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