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討論:空氣污染導致智力下降

空氣污染不就是讓人咳嗽、打噴嚏、眼睛乾澀嘛!這麼多年了不也一直好好的?住在大城裡的人們不免有類似的想法, 但是, 空氣污染的嚴重性絕對不是因為“習慣了”就能視而不見。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 空氣污染是呼吸道感染、心臟病甚至肺癌等一系列健康問題的重要誘因。 全世界每年由於空氣污染而早逝的人約有310萬, 占因病死亡人數的3.2%[1]。 然而, 近期有項研究顯示:長期呼吸髒空氣不只損害心肺功能, 你的智力也會下降!

污染空氣讓老年小鼠“變笨”

去年,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神經科學院的博士研究生蘿拉•馮肯(LauraFonkon)與大衛斯心肺研究所(DavisHeartandLungResearchInstitute)合作進行了一項小鼠實驗。

Advertisiment
研究者讓一組小鼠呼吸被污染的空氣——模擬人類的環境污染;另一組則呼吸過濾後的清新空氣;每天6小時, 一周5天, 總共10個月, 可以說貫穿了小鼠的大部分“鼠生”。 之後, 研究者用為期5天的實驗來訓練所有老年小鼠, 讓它們在2分鐘之內從一個非常亮的場地裡找到通往暗箱的小洞(暗箱是小鼠們最喜歡呆的地方)。 結果發現, 凡是長期吸入污染空氣的小鼠, 不但需要更多時間來學習找洞, 還遺忘的特別快。

根據解剖結果, 兩組小鼠的海馬區[注1]出現了明顯不同。 受污染的小鼠海馬區神經樹突[注2]變短、樹突上的棘突(用於接收信號的結構)變少、細胞結構的複雜性不足。

Advertisiment
以前早有研究證明這些變化與學習、記憶能力的下降密切相關。

大衛斯研究所還發現, 污染空氣中的懸浮顆粒[注3]會引發全身性炎症, 促炎細胞因數在海馬區特別活躍, 而海馬區又對炎症傷害特別敏感——結果便可想而知了。 另外, 全身性炎症還容易誘發抑鬱, 這在蘿拉的另一項實驗中亦有所體現。 此實驗首次揭露了空氣污染對大腦的直接傷害作用, 結果發表在2011年7月刊的《分子精神病學》(JournalMolecularPsychiatry)上[2]。

如果小鼠實驗尚不足以說服對證據挑剔的讀者, 那我們來看看11月剛剛舉行的第65屆美國老年學會年會(GerontologicalSocietyofAmerica)。 南加州大學社會學家珍妮佛•奧什爾(JenniferAllshire)在會上報告了一項全美範圍的大調查, 結論是:空氣中懸浮的極細顆粒(PM2.5)對中老年人的智力有嚴重影響。

Advertisiment
研究物件為美國14793名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 自2004年起, 研究者每2年以1-35分量化評定參與者的智力水準, 包括單詞回憶、語言能力、方向感等。 研究物件的PM2.5濃度暴露範圍在4.1-20.7微克/立方米之間。 調查發現, PM2.5濃度每增高10微克/立方米, 智力測驗得分將降低0.36——所有參與者的正常平均情況是:每年長1歲, 認知力下降0.13分——降低0.36分意味著讓人憑空老了3歲!即使排除種族、性別、教育水準、吸煙與否、呼吸道和心血管狀況的干擾, 結論仍然一致。 研究者認為, 由於懸浮顆粒的直徑小到僅為人類頭髮的1/30, 所以被吸入體內後很可能會進入大腦, 進而引起各種腦功能改變[3]。

面對空氣污染, 我們如何保護自己

大概誰也不希望若干年後,

Advertisiment
當你聰明可愛的孫輩熱情地教你使用最新一代的高科技產品時, 你卻連開關在哪兒都弄不清楚吧。 儘管環境問題的徹底解決要依賴整個社會、國家的政策法規和先進的科技, 但眼下我們自己也要主動防禦, 儘量減少受空氣污染的危害:

1.養成查詢空氣品質的好習慣, 根據品質報告調整戶外鍛煉或散步的時機。

2.一般情況下, 一天當中溫度越高, 空氣品質越差。 所以儘量把戶外活動安排在早晚進行, 避開中午時段(當然, 也利於防曬);

3.需步行時儘量避開繁忙的街道;

4.開車時打開空氣過濾裝置。 如果可能, 使用HEPA篩檢程式(HighEfficiencyParticulateAirFilter,高效空氣篩檢程式), 有助於濾去極細懸浮顆粒;

5.定期更換空調濾網;

6.保持室內乾燥, 避免發黴——黴菌也會飄在空中,

Advertisiment
被你吸入體內;

7.少去“吞雲吐霧”的場所;

8.若是空氣實在糟糕, 你又不得不長時間走在大馬路上的話, 一定要戴上口罩!

作者:solahaloha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