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剛學會穿衣服時興致很高, 且常得到父母的鼓勵表揚。 但學會後孩子便失去興趣而不願再做, 父母就代替去做, 使得孩子失去了一次次練習的機會。
那麼怎樣訓練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從小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獨立能力呢?
1、 根據孩子生理發展特點, 逐步提出要求, 從易到難, 從簡到繁。
2-3歲的孩子可訓練自我服務的各項本領, 如吃飯、洗手、刷牙、包括自己上廁所2、為孩子生活自理創設必要的、合理的條件。
如:最好有自己的小床、小被子;衣服要放置在低矮的櫥裡, 便於孩子取放;洗臉盆要小而輕便,
Advertisiment
3、教會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方法和技能。
如:教孩子擦臉順序是:用毛巾擦眼睛、臉部、鼻子萬嬰育兒跟蹤、前額, 然後擦耳朵、耳背, 最後擦頸部等。
4、要持之以恆, 反復訓練。
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在實踐中不斷鞏固, 從而養成自覺愛勞動的習慣。 成人對孩子做得好的, 要及時給予表揚, 同時父母要以身作則, 做好表率作用。 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 有助於培養幼兒的責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 對幼兒今後的生活也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但現在的大部分孩子, 依賴性強, 生活自理能力差, 以至於不能很好地適應新的環境。 所以, 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至關重要, 我們要把這項能力的培養作為教育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