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培養感覺統合能力, 一點都不難, 只要運用身邊一些垂手可得的小工具, 六個月後, 就可以明顯看出成效!
1. 擺蕩遊戲:(0~1歲起)
從寶寶出生起,
就得開始訓練寶寶的感覺統合能力!只要由家裡的長輩將孩子抱在懷裡輕輕地搖晃,
就可以達到刺激前庭、改善平衡反應、增加肌肉張力的效果。
等到寶寶一歲大左右,
就可以找一條大毛巾,
並將孩子置於毛巾中間,
由爸爸、媽媽各拉住毛巾的一邊,
輕輕搖晃。
2. 丟接球:(1~3歲起)
寶寶一歲時,
可將直徑約20公分的橡皮球,
放在孩子的面前,
並鼓勵孩子主動伸手拿球;待寶寶二歲後,
Advertisiment
3.鏡子遊戲:(2歲起)
從寶寶二歲起,
就可以開始玩模仿遊戲。
藉由孩子模仿父母動作的過程中,
可藉機讓寶寶認識自己的身體,
及區辨左右方向,
這對寶寶的觀察,
與動作計畫能力有長足的進步。
不過,
一開始不要太難,
應從一隻手開始,
再進展到全身,
以免動作太複雜,
寶寶一時記不清,
而產生挫折。
4.地面探險:(1~2歲起)
僅需不同材質的拼裝地毯,
就可以提供寶寶觸覺及本體覺刺激,
Advertisiment
5.疊積木:(2~3歲起)
自寶寶二歲起,
就可以開始著手進行精細動作訓練,
工具是約5公分立方的積木,
讓寶寶嘗試用一手或兩手將積木疊高即可。
待寶寶長大些,
到了三歲,
就必須換小一些的積木,
約三公分立方來訓練,
讓寶寶試著使用積木,
進行疊高或創作遊戲,
有助於改善手眼協調,
並可順道訓練寶寶的創造力,
及注意力,
Advertisiment
6.跳格子:(3歲起)
現代都市寸土寸金,
孩子遊戲的空間大大縮減,
想玩跳格子遊戲,
似乎不是容易的一件事。
不過,
也有變通的方式,
不能在戶外玩,
換個地點在家裡也可行,
只要運用家裡的拼圖地墊,
就可以享受童年。
玩法很容易,
將每塊地墊放置於地,
並固定,
注意喔!每塊的間距需為20~30公分,
然後就可以讓寶寶用跳的方式踩地墊,
很有趣吧!這對baby的空間概念訓練,
及本體覺刺激,
都相當有幫助,
不妨多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