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評論:兩岸三地的融合已成趨勢

導讀:貝瓦資訊, 評論:兩岸三地的融合已成趨勢, 海峽兩岸交流, 海峽兩岸, 隨著兩岸三地真實交流的增多, 細微的文化差異才會被對方感知到, 矛盾、衝突自然增多。 只願兩岸在交流中消滅偏見, 在交流中重新認識對方。

隨著兩岸三地真實交流的增多, 細微的文化差異才會被對方感知到, 矛盾、衝突自然增多。 出路不是重走封閉、隔絕的老路, 而是繼續開展更深入、更真誠的交流, 在交流中消滅偏見, 在交流中重新認識對方。

最近網路上一個景象不可忽略, 即大陸與港臺之間民間情緒的對抗與宣洩。

Advertisiment
從3月臺灣學生佔據“立法院”事件表露出他們對大陸遊客的排斥, 到4月大陸幼童在香港街頭小便引發兩地網友的大規模對罵, 再到5月臺灣歌手陳升反對陸客去台, 說大陸朋友上廁所不關門, 引大陸網友回嗆。

個別人物的個別言論當然不說明什麼, 即使陳升所言是真, 說的也只是他的個別朋友, 代表不了大陸民眾的普遍素質, 也代表不了臺灣多數民眾對大陸人的普遍看法。 但之所以一樁小事、一句言語就激起巨大波瀾, 背後還是有值得思考的深層因素。

從較遠的歷史視角來看, 雖然隔著不小的制度和地域鴻溝, 但大陸與港臺之間的民間交流從沒斷過, 民間情緒也多是“含情脈脈”。 當時的人估計很難想像會出現今天這種民間互相抵制的場面。

Advertisiment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今年網路上的對抗也非憑空出現。 “大約從五六年前開始, 融洽的情感開始出現裂痕”(學者秋風語)。 自大陸改革開放以來, 無論從經濟發展、生活方式還是市場機制建設, 大陸與港臺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 部分民眾的情感開始發生微妙變化, 彼此間的負面評價開始增多。 而這幾年正是大陸與香港、臺灣之間交流日漸深密的時間, 港澳通行證在大中城市趨於普及, 赴台自由行方興未艾。

這看起來是一個吊詭的現象:為什麼交流越多, 反而嫌隙越多、情緒越對抗?

解釋起來其實並不複雜。 正如所有的人際交流、文化交流一樣, 兩個實體如果交流有限, 那麼自己心裡對方的美好形象其實更多是想像,

Advertisiment
而隨著真實交流的增多, 細微的文化差異才會被對方感知到, 矛盾、衝突自然增多。 尤其是非正常交流狀態持續數十年之後, 原來的認知有相當一部分需要修正。 加以網路的發達令交流更便捷。 評價、反評價, 批評、反批評, 瞬間都會傳播過去。 而資訊傳播又天然喜好誇張、極端的言論。

當然, 這種情感變遷還有一個大背景——大陸的經濟崛起。 正如有評論分析的那樣:“內地人由被香港人接濟的窮親戚, 搖身一變成為周身名牌的大豪客, 產房、奶粉都被搶, 令自覺高人一等的香港人, 心理不平衡”。

要走出這種因偏見和刻板印象導致的情緒對抗, 重走封閉、隔絕的老路是絕不可能的。 出路只有一條, 繼續開展更深入、更真誠的交流,

Advertisiment
在交流中消滅偏見, 在交流中重新認識對方。

這種交流, 當然不限於網路, 也不限於民間。 兩岸三地的融合, 將是不可阻遏的趨勢。 正如國台辦發言人針對陳升言論的回應, “任何人都不能剝奪兩岸同胞相互往來和交流的權利”。 未來兩岸三地可能仍會面臨現實和心理的一些不確定, 從而加劇民間心理的敏感。 但如果大陸與港臺的所有人都保有開放、寬容的心態, 評判對方時不以偏概全, 不戴有色眼鏡、不扣帽子、不上綱上線, 而面對對方的評價, 也不動輒做出激烈反應, 這種小事引發的情緒對抗, 可能會越來越少。

相關文章推薦: •國台辦回應兩岸領導人會面場合:兩岸自己找地方 •兩岸服貿協定內容 •國台辦回應反服貿:兩岸經濟和則兩利分則兩害 •林毅夫:兩岸最好先簽自貿協議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