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該如何把握愛的分寸,又對孩子的成長有利?

媽媽們都是非常愛自己孩子的, 但小孩子難免有淘氣任性的時候, 對爸媽進行情感勒索, 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 於是, 家長們迷茫了, 滿足孩子吧, 擔心寵壞他;直截了當拒絕孩子, 又怕傷了他幼小心靈。 究竟該如何把握愛的愛的分寸, 婉拒了孩子, 又對孩子的成長有利呢?下麵3句話或許對你有所啟發。

媽媽很喜歡你, 但不喜歡你的做法

有的家長為了幫孩子樹立正確價值觀, 學會控制自己的欲望, 總能“狠下心來”居高臨下的拒絕不合理的要求。 可是, 你知道嗎?多少孩子終其一生努力, 僅僅為了獲得父母一句肯定,

Advertisiment
一句“孩子, 我愛你”。 所以, 在我們拒絕孩子錯誤行為的同時, 多多少少表達一下對孩子的愛吧。 而在批評孩子時, 切記要將事情本身與孩子本人分開。 這樣做, 會讓你的孩子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不好的事, 但不意味著媽媽不再愛她。

在教育孩子的同時告訴他“媽媽愛你”, 也是對我們做父母自己心理暗示, 提醒自己——批評孩子的主要目的, 是幫他分清對錯, 而不是拿孩子當出氣筒。 家長能這樣想, 也就更容易在孩子錯誤面前保持冷靜, 處理問題了。 在”拒絕““糾正”基礎上肯定對孩子的愛, 是聰明家長傳遞給孩子的態度。 可大多數的父母在孩子達不到自己的期望時, 就露出不耐煩、失望乃至恐嚇的表情。 孩子只會反感,

Advertisiment
父母在做孩子思想工作時更會難上加難。

好了, 就此打住

處於叛逆期或被“隔代親”嬌生慣養的孩子, 往往都有一個令家長感到頭痛的通病, 遇到不如意執拗而任性, 且極難板正。 其表現為提出無理要求遭拒後, 百般糾纏。 對待這類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時, 父母反而要儘量避免懷柔的處理手段, 而是採用強硬方式果斷拒絕, 事後再加以引導。

當然, “冷處理”也是對付這類孩子不錯的辦法。 當孩子大吵大鬧的時候, 你可以不去理睬他或者直截了當一句“好了, 就此打住。 ”過程中家長一定要堅持立場。 待事後雙方都冷靜下來了, 我們再抓緊時間因勢利導, 及時教育, 指出其無理要求的錯誤所在, 告訴他什麼是對的, 什麼是不對的,

Advertisiment
引導他向好的方向發展。 這樣做, 若能堅持下去, 一定會收到效果, 把“壞事”變成好事。 這樣做對孩子的自尊心也有較好的保護作用。

最後, 切記還應注意一點, 在對孩子採取“冷處理”時, 爸爸媽媽的行為務必一致, 不要互相拆臺。 孩子們是很聰明的, 一旦父母中一人動搖, 孩子們的攻勢很快便會起死會生。

來幫我解決這個問題, 好嗎

假如孩子非常無理的做了一件你本已拒絕的事, 比如小傢伙在你剛拖完的地板上玩水, 把水灑的滿地都是, 甚至灑到你的衣服上!你就可以說出這句話:來幫我解決這個問題, 好嗎?乍聽之下, 好像問題出在父母身上, 然後你想讓孩子幫你一個忙。

這是非常高明的教育手段。 因為父母用這句話拒絕孩子時,

Advertisiment
沒有站在他的對立面, 孩子感覺到自己行為是受尊重的, 同時又能切身體會到自己行為造成的後果。 就拿水灑到衣服這事來說吧, 這樣解決既顧及了孩子自尊心, 又讓孩子得到了小小的懲戒——讓孩子幫你打下手, 洗乾淨被他玩水弄髒的衣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