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該如何教育你的學步期寶寶

寶寶的學步期, 是一個特殊的時期, 這個時期對寶寶的教育和培養幫助, 也是父母幫助孩子成長的關鍵一步。

對大多數父母來說, 學步期幼兒讓他們感到吃驚和關心的情緒變化就是公然對抗父母。 就多數情況而言, 孩子會在一歲半之後開始向大人說"不"。 孩子們發現, 就用這小小的一個字就可以拒絕任何建議和指示。 其實, 在幾個月之前, 孩子可能就開始用一種無聲的語言進行對抗了。 年齡較小的學步期幼兒知道通過把湯匙推開或把頭扭開來拒絕送到嘴邊的一口食物, 知道挺直身體來拒絕別人把其抱起來。

Advertisiment
然而, 用語言進行對抗的能力, 可以說為他們開創了一個新的天地。 或許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 孩子不會再想到別的什麼了, 無論你提出什麼問題和什麼要求, 其回答總是"不"。

掌握學步期寶寶的教育方法

一周歲的幼兒對抗大人時, 父母往往很難判斷其認真程度如何。 他們的意圖真的是在表示"不", 還是僅僅在於檢驗一下其新獲得的能力的效果?父母們一般認為, 對待孩子消極對抗的最佳辦法, 就是不拿它當一回事。 他們或許會對某個要求做出簡短的解釋, 或者他們會做出合理的妥協;但在多數情況下他們會對大人的話裝作沒聽見, 仍然我行我素。

學步期幼兒的對抗態度常使人感到惱火,

Advertisiment
但這也是父母獲得滿足感的源泉。 對抗是獨立的一種跡象, 它表明孩子想自己照料自己, 想自己說了算。 更準確地說, 學步期幼兒的對抗行為表明, 他們已經知道人們所做出的決定不是不可更改的。 他們開始認識到, 日常的生活規律並不是由法律或自然法則所規定的, 而是由人確定的, 他們也想成為做出決定的人。 起初, 因為學步期幼兒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 他們只看到了對抗他人決定的可能性。 他們會逐漸地跨過這一步, 找到更多其他積極的辦法來使自己加入到做出決定的人當中。

許多孩子在一到兩歲之間還會平生第一次大發雷霆。 孩子在小的時候也許發過火, 但隨著其預見能力越來越強, 其失望感也就越來越強烈。

Advertisiment
期望值越高, 其挫敗感則越強。 起初, 對大多數學步期幼兒來說, 他們的憤怒情緒多半都是由某件東西誘發的, 如卡在椅子背後的玩具, 或者拼板塞不進拼圖框裡去。 隨後, 越來越多的情況是, 有些孩子的怒氣指向了父母:媽媽不肯打開冰箱的門, 或者爸爸把法試炸土豆切成了兩半, 而艾賽亞要的是一個完整的土豆。

正如對其他的消極行為一樣, 父母對發脾氣的學步期幼兒最好採取不予理睬的態度, 這時不要試圖去安撫孩子。 孩子的怒氣轉瞬即逝, 其情緒很快就會變得好起來。 其實, 學步期幼兒發脾氣也許有一些滑稽的成分, 因為他們並不是多麼擅長於敲敲砸砸和尖聲喊叫。

任何年齡的孩子, 在大多數情況下,

Advertisiment
都是在與之親近的成年人面前發脾氣。 當意識到孩子發脾氣並非毫無來由, 而是沖著自己時, 父母往往採取各具特點的方法給予應對。 有些父母在孩子發脾氣時不予理睬, 但事後很快便對孩子加以撫慰。 他們認為, 發脾氣是合理的情緒表達方式, 孩子在生氣時大人應該幫助其冷靜下來。 另外一些父母認為對發脾氣的孩子應進行懲罰。 他們確信發脾氣是孩子難以與人相處的一個跡象, 他們要對這種行為儘早處置。 實際上, 如果大人對孩子發脾氣的問題關注較多, 無論這種關注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 都有可能產生相反的效果。 當孩子大聲尖叫時, 父母老是不拿它當一回事也許很難, 但這卻是使孩子少發脾氣的最有效的辦法。
Advertisiment

小編點評:寶寶學步期, 即使身體學習的過程, 也是一個心理學習的過程, 媽媽們要嘗試瞭解寶寶這個時期的特殊心理, 更好地陪伴寶寶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