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該怎麼給寶寶買鞋子 這些注意事項要瞭解

1歲前的寶寶幾乎都是“平”腳

寶寶1歲以前, “平”腳是很正常的事情, 這種情況還可能一直持續到兒童期。

這是因為, 首先, 寶寶的骨頭和關節都很有彈性, 他們站立時, 就會“平”腳。 其次, 寶寶小腳丫堆積的脂肪也會使足弓變得不明顯。

正常情況下, 孩子在6歲的時候, 足弓會發育成熟。 這時候, 每10個孩子中, 可能還有1-2個存在扁平足, 也不是嚴重的問題。 如果孩子的腳感覺僵硬或疼痛, 建議諮詢專業醫生進行治療。

矯正鞋, 不僅不能幫助孩子的足弓發育, 還有可能引起比扁平足本身更嚴重的問題。

兒童健康鞋專家丘理就說過:“目前機能鞋無技術規範,

Advertisiment
有可能對兒童足部健康造成危害。 某些品牌提出的矯正鞋、醫生鞋, 應歸納為處方鞋, 不屬於正常健康兒童穿著鞋之列。 ”

所以, 我們真的不必盲目跟風去買機能鞋, 貴的未必就是最合適的, 寶寶穿得舒服、健康才是王道!

▎“ 我聽說寶寶剛學走的時候, 光腳更好一些, 是這樣嗎?那到底什麼時候, 開始穿鞋比較好呢? ”

光腳的話, 可以刺激寶寶足底的神經發育, 更有利於鍛煉寶寶腳趾的抓地能力, 幫助建立平衡感。

剛學走的孩子, 走路還不平穩, 所以, 如果在室內比較安全的地方, 確實光腳的話, 會更好一些;如果天氣比較冷的話, 可以穿個防滑的襪子。

如果到室外的話, 可以給寶寶穿上薄底的稍軟鞋,

Advertisiment
怎麼個軟法呢, 就是用手指隔著鞋墊去摸, 能感覺到地面就行。 但也不能太軟, 否則起不到防護作用。

當寶寶走路比較平穩的時候, 就可以給他穿稍硬的鞋子了。

怎麼樣給孩子挑到一雙好鞋呢?

這還真的是有講究的呢, 5個動作, 輕鬆挑好鞋:

1、捏一捏:

挑鞋的時候, 鞋後跟和前頭都要捏一下, 這兩個地方, 要有一定硬度, 有保護腳趾頭、腳後跟關節的作用。

2、折一折:

對折一下鞋底, 看看彎的地方, 是不是在鞋頭前面三分之一處, 我們腳底彎的地方, 吻合的話, 才能有效保護足弓。

3、聞一聞:

如果有刺鼻味道的話, 絕對不要選。

4、試一試:

寶寶的腳長得快, 所以, 買鞋的時候, 一般鞋子要比腳長大0.5-1釐米比較合適。

一般來說, 寶寶試鞋時, 腳趾頂到鞋前頭,

Advertisiment
鞋後跟能伸進大人的一根食指就比較合適。 冬天要穿厚襪子, 那麼可能需要再稍大一點。

5、走一走

試鞋時, 還要讓寶寶走兩圈, 看看他穿得舒不舒服。 如果寶寶走得不自然, 那就不合適。

另外,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叫叫鞋、閃光鞋, 樂媽建議也別給孩子穿。

因為, 這些鞋子的聲音、彩光, 會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讓孩子只顧著低頭看鞋子, 忽略了走路平衡的感受, 也更容易出現走路安全問題。 而且, 劣質的聲音還可能會影響孩子的聽力。

給寶寶買鞋避免這幾個誤區

1、買大一碼

很多家長在給孩子買鞋時, 喜歡買大一碼, 這樣可以多穿一段時間, 其實這種做法不可取。

孩子穿著過大的鞋子走路, 腳部得不到固定, 勢必會影響孩子走路的姿勢,

Advertisiment
導致孩子放不開腳走路。 嚴重的, 還有可能造成腳步發育畸形。 選鞋可以寬鬆一些, 但不要讓孩子的腳在鞋裡挪動。 試鞋時, 摸摸前面腳尖部分, 如果能按下去, 那就說明鞋裡面還有一定空間, 可以減小一碼試試。 另外, 孩子的鞋也不要頂腳, 對孩子的腳部肌肉和韌帶發育不利。 建議家長以舒適為主, 一旦鞋碼不合適了, 及時更換。

2、鞋面越軟越好

有的家長喜歡給孩子買柔軟度高的鞋子, 這對於剛學步的寶寶可以, 但到了孩子會走路時, 太軟的鞋子反而不合適。 當孩子會跑跳時, 他的關節和韌帶正處於發育期, 但平衡能力不強, 如果鞋子過軟, 孩子的雙腳得不到固定支撐, 走起路來左搖右晃, 不僅容易養成不良姿勢,

Advertisiment
還有可能扭傷腳踝。 選擇略硬的鞋子可以保護孩子的腳尖, 避免硬物撞擊的傷害。

3、鞋底越易彎曲越好

很多家長在買鞋時, 喜歡先彎折一下鞋底, 一來看鞋底的品質, 二來覺得容易彎折的鞋底更有利走路和跑步, 其實不然。 鞋底最好是前三分之一部分可彎曲, 而後三分之二的部分不易彎曲。 這樣既方便活動, 又能保護孩子正在發育的足弓。 而且, 嬰幼兒期沒有足弓, 不要買足弓部高起的鞋子。

4、孩子選鞋也要潮

有些家長為孩子選購商品時, 總喜歡帶入自己的審美, 給孩子買鞋, 外觀不重要, 只要顏色童真童趣一點就好, 關鍵要避免有問題的材質。 比如, 鞋子是否有很重的氣味, 鞋子是否有一些多餘的小零件會刺傷孩子或被誤吞。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