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詳解寶寶生長發育曲線

解讀生長發育曲線4項指標

1.體重

體重是反映寶寶生長發育最重要、最靈敏的指標。 它可以反映出寶寶近期的營養狀況。 當然, 除了營養因素, 體重還會受到疾病等因素的影響。

2.身高(或身長)

身高也是寶寶生長發育的重要指標, 但它主要反映的是長期的營養狀況。 短期內影響生長發育的因素, 比如營養、疾病等, 對身高的影響不是很明顯。 它主要受遺傳、種族和環境的影響比較明顯。

3.頭圍

頭圍是反映寶寶腦發育的一個重要指標, 在出生後第一年增長最快。 出生時, 頭圍平均為34釐米;1歲時平均為45釐米左右。

Advertisiment

第二年增加2釐米;第三年增加1~2釐米。 到寶寶3歲時, 他的頭圍與成人相差得不是很多了。

4.身體品質指數(BMI)

身體品質指數(B M I)=體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 單位是kg/m2。 它為評估寶寶體重與身高的比例提供了工具, 可以幫助我們監控寶寶的體形是否適中。

生長發育曲線解讀4誤區

誤區1.寶寶的身高、體重是否達標, 對照身高、體重表看一下就可以了。

暫態的身高、體重的絕對值意義並不大, 重要的是對寶寶的生長發育狀況進行線性的、長期而有效的管理。 定時查看身高、體重表雖然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對寶寶的成長情況有所判定, 但我們很難對寶寶的生長狀況做一個綜合評價, 而且也觀察不到這種曲線的“異常”變化。

誤區2.“標準寶寶”最正常。

Advertisiment

如果你的寶寶不是“標準”寶寶, 不必擔心!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新指標僅僅是描繪了不同國家嬰幼兒生長發育的“平均”狀態。 同時, 標準體重和身高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也會各有不同。 即使在本地的標準也需要不斷調整。

另外, 每個寶寶之間都存在著一定的個體差異, 並受到營養狀況、飲食習慣、遺傳、疾病、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只要寶寶的生長發育曲線一直在正常範圍內, 而且勻速順時增長就是正常的。

誤區3.頭大的寶寶聰明。

寶寶聰明與否與他頭圍的大小並不成正比, 寶寶的頭圍只要在正常範圍內就可以了。 如果寶寶的頭圍過大, 已經超出了正常範圍, 反而應該引起父母的警惕, 最好帶寶寶到醫院請醫生幫忙查明原因。

Advertisiment

誤區4.只要身高和體重都在正常範圍就可以了。 除了要分別監測寶寶的身高、體重, 我們還需要照顧到寶寶的體形。 我們還要同時監測一下寶寶的身體品質指數(BMI)。 這樣, 我們不僅可以保證寶寶的營養狀況, 還可以讓小寶寶變得“有型有款”。

如何繪製生長發育曲線?

做順時記錄

每個月為寶寶量一次身高、體重和頭圍, 把測量的結果記錄在生長發育曲線表上。

連線觀察

把每個月描出的點連成一條曲線, 觀察寶寶的生長發育曲線是否一直在正常範圍內, 並且是勻速順時增長。

做橫向比較

每2~3個月, 需要對生長發育曲線增長速度進行一次勻速比較, 如果出現突然增減, 需要引起注意, 必要時, 帶寶寶到醫院進行檢查。

Advertisiment

計算BMI值

計算出寶寶的BMI值, 將它描繪在BMI曲線上, 如果曲線為勻速順時增長為正常。

實際上, 無論是營養測評還是生長監測, 都不過是我們育兒過程中的工具而已。 通過它們, 可以把我們的育兒變得相對科學, 但並不是要(也不可能)將我們的育兒過程變得很精確。 簡單生活、簡單愛!如果生長發育曲線表能給你的育兒生活帶來些許便利也就足夠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