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期”一詞, 系荷蘭生物學家佛裡(Hugo de Vries)首度提出。 他觀察到有一種蝴蝶把卵下在樹皮或樹枝上, 之後孵出來的毛毛蟲即具有一種對光的敏感性, 使這些毛毛蟲能朝有光的方向移動, 爬到樹枝的最頂端, 吃樹梢長出來的嫩芽。 這是因為剛出生的毛毛蟲消化系統還很脆弱, 有了對光的敏感性, 能幫助它們找到嫩葉, 得以飽餐一頓。 但這種敏感性只持續一段短暫的時間, 隨著毛毛蟲漸漸粗壯長大, 對光的敏感性就消失了。
“狼孩”的故事也深刻地說明了敏感期的作用。 一個在10歲左右被發現的狼孩, 其生活習慣。
Advertisiment
美國兒童教育家蒙台梭利最早將敏感期的概念引入兒童發展並運用于兒童教育中。 在蒙台梭利看來, 敏感期是一種與成長密切相關並和一定年齡相適應的現象, 它只持續一個短暫的時期就會消失, 而且只要消失就不會再現。
她認為, 某種學習的難易程度應該以它和兒童該種能力發展的敏感期關係來判斷。 同時認為, 把兒童知識的增加看做是隨著年齡增長而以一定速度逐漸增加的, 也是不正確的。 實際上, 兒童的知識經驗並非隨年月日成正比地逐漸增加, 它有時呈突然爆發狀態急劇增加,
Advertisiment
在兒童發展心理學中, 敏感期指最易學會和掌握某種知識技能、行為動作的特定年齡時期。 各個時期大腦發育的側重點不同, 因此各項智慧發展都有不同的關鍵期。 在關鍵期對孩子進行及時的教育, 孩子學起來容易, 學得快, 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如果錯過關鍵期再去學, 就要花費很多的精力和時間, 事倍功半。
敏感是兒童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種潛能的進發, 是在一種衝動的驅使下出現的積極的活動力量。
幼兒在特定的敏感期裡都有一種特殊的感受和吸收外界的某一事物、現象和資訊的能力,
Advertisiment
心理敏感期是有時間性的。 會轉移的, 不是永久不變的, 不同年齡的幼兒對某個方面習得的敏感期的時段長短不一樣, 從幾個月到幾年不等, 並且稍縱即逝。 不會出現週期性變化。
對於同一年齡的兒童來說, 敏感期出現的早晚、持續時間的長短和敏感程度、表現都存在個體差異。
兒童成長敏感期知識告訴我們, 人的智力的各個方面、在各個時期的發展是不平衡的, 若父母只是想當然地注意某一方面的發展, 則不利於兒童智力的全面提高。 正確運用敏感期知識, 就是利用敏感期做適當的指導,
Advertisiment
為寶寶提供教育環境, 並非是他年齡越大, 提供的環境就要越豐富越複雜, 而應根據寶寶心理發展的階段和需要供給, 同時遵循適時、適度、適量的原則。
適時, 即感知活動內容要適合寶寶發展水準和年齡特點, 不宜跟其他寶寶比較而過分提前或滯後。
適度, 即難度要適當, 使寶寶能從中獲得成就感、自豪感, 更樂意學習。
適量, 即同類刺激不宜過分集中, 防止單調、枯燥的重複, 要動靜搭配。
最後, 要說明的是, 敏感期內的兒童更容易學習一定的技能, 但錯過這個時期, 並非完全不能再進行相關的學習, 只是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 當孩子的語言在敏感期發展不良時, 父母決不應該輕易給孩子的語言發展“判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