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認識小兒常見病-血管瘤

琦琦是一個很漂亮的小姑娘, 長長的睫毛惹人喜愛, 媽媽帶她來到我跟前時, 落落大方又奶聲奶氣地叫一聲“婆婆好”, 讓我樂開了懷。 琦琦媽媽可樂不出來, 很著急地問我一個奇怪的問題:胎記會不會長大?

原來, 琦琦出生20天左右, 媽媽就發現她後腦枕部與左前臂的皮膚上各有約一分幣大小的片狀紫紅色斑, 以為是胎記未引起注意。 隨著琦琦長大, 這兩片“胎記”也日漸擴展。 現在琦琦1歲半了, 其它胎記漸漸變淺, 這兩片“胎記”卻比原來長大了許多, 琦琦媽著急了, 心想這“胎記”按此速度生長, 將來豈不是會影響琦琦的美觀?對身體會不會有影響?於是便急忙帶琦琦來讓我給看看。

Advertisiment

經過仔細檢查, 我心中有數了。 孩子的這兩塊紅斑, 醫學上叫鮮紅斑痣, 是血管瘤的一種。 明確了診斷, 琦琦媽的問題更多了, 什麼是血管瘤?良性還是惡性?生命有沒有危險?我耐心地給她解釋:

血管瘤是小兒常見病, 多屬良性腫瘤, 先天性居大多數, 它是先天性血管畸型, 由胚胎時期殘留的胚胎血管細胞生長而成。 在臨床上一般分四種類型:

(1)鮮紅斑痣 它是因為先天性毛細血管壁薄弱, 皮膚表面的毛細血管擴張所致。 一般在出生後不久出現, 表現為一個或數個境界清楚的淡紫色、淡紫紅色或紅色的斑塊, 大小不等, 不高出皮膚, 壓之易褪色。 好發生於前額、鼻樑、頸後、後枕部頭皮和兩眉之間等部位。

Advertisiment
發生於枕部、額部、或鼻樑等處的鮮紅斑痣, 多在2歲前幾乎全部可自行消退, 不留痕跡, 不需治療。 但較大、較廣泛的常終身持續存在。

(2)毛細血管瘤 又名單純性血管瘤或草莓狀血管瘤。 一般於生後1~3個月左右出現, 它多發生在顏面, 其次在頸部、軀幹。 生後即見大小不一, 形狀不同, 略高出皮膚, 鮮紅色或紫紅色的柔軟腫物, 壓之不退色也不縮小。 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增大, 1~2歲內長到最大而逐漸緩慢消退。 消退開始時顏色變暗, 中央出現大小不等色素減退和淡灰色斑點, 逐漸擴大, 損害逐漸變薄, 變平, 最終完全或大部分變成萎縮疤痕。

(3)海綿狀血管瘤, 生後或生後不久發生, 也有1歲後才發病的,

Advertisiment
它生長緩慢, 但損害大。 好發於頭皮和面部, 常常累及口腔、咽頰粘膜。 還可以發生在內臟, 如肝臟海綿狀血管瘤。 也可發生於肌肉間、骨間, 為肌間海綿狀血管瘤。 巨大的海綿狀血管瘤還可合併血小板減少症及紫癜。 此型血管瘤以嬰幼兒常見。 年齡越小, 出血越頻繁, 血小板越低, 越容易出血。 尤其是腦出血能危及生命。

(4)混合型血管瘤。 即兩種或兩種以上血管瘤同時存在, 以其中一種類型表現為主的血管瘤。

總之, 琦琦患的血管瘤是比較輕的一種, 大部分可自愈, 對身體沒有大的危害, 也不會惡變。

琦琦媽媽聽後松了一口氣, 可是, 有沒有必要治療呢?其實, 小兒血管瘤的治療, 可根據年齡、部位、類型等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Advertisiment
除少數發展迅速或特殊部位而需積極治療外, 大部分血管瘤的早期如鮮紅斑痣、毛細血管瘤及海綿狀血管瘤均可動態觀察, 等待自行消退。 每隔3~6個月到醫院由專科醫生進行隨診, 觀察其大小、顏色、厚度的變化, 以決定是否可等待自行消退。 如無消退跡象再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常用的治療方法有放射性同位素90鍶敷貼、P32注射、冷凍法、硬化劑注射、鐳射等;對於生長快, 有毀容之虞或較大的血管瘤還可以用電化療法、平陽黴素注射法及早期選擇用手術切除治療。 琦琦的血管瘤屬鮮紅斑痣型, 暫不需要治療, 可以繼續觀察能否自行消退, 半年內如無消退或有增大再隨診。

琦琦媽媽將我的話牢牢記著,

Advertisiment
每隔3個月就帶著琦琦來看。 琦琦的血管瘤2歲開始消退, 5歲再見她時血管瘤已無影無蹤。

相關用戶問答
  • 3回答

    臍疝是小兒常見病嗎?怎麼治療

    您好;臍疝是小兒常見病,特別是早產兒因腹肌薄弱,發病率更高;臍部瘢痕是一先天性薄弱處,且在嬰兒時期兩側腹直肌前後鞘在臍部未合攏,留有缺損,形成臍疝發生的條件。各種使腹腔內壓力增高的原因,如咳嗽、腹瀉... [詳細答案]

  • 3回答

    臍疝是小兒常見病嗎?如何治療?

    您好;臍疝是小兒常見病,特別是早產兒因腹肌薄弱,發病率更高;臍部瘢痕是一先天性薄弱處,且在嬰兒時期兩側腹直肌前後鞘在臍部未合攏,留有缺損,形成臍疝發生的條件。各種使腹腔內壓力增高的原因,如咳嗽、腹瀉... [詳細答案]

  • 3回答

    臍疝是小兒常見病嗎?怎麼治療?

    “肚臍眼”突出,醫學上稱為“臍疝”,是一種較常見的先天性發育缺陷。嬰兒出生後,臍部是一個先天性薄弱點,凡是腹腔內壓力增高的原因都能使臍疝外突,例如咳嗽、打噴嚏、哭鬧等。小兒安靜或平臥時,突出的腸子返... [詳細答案]

  • 3回答

    臍疝是小兒常見病嗎?有什麼症狀?如何治療?

    “肚臍眼”突出,醫學上稱為“臍疝”,是一種較常見的先天性發育缺陷。嬰兒出生後,臍部是一個先天性薄弱點,凡是腹腔內壓力增高的原因都能使臍疝外突,例如咳嗽、打噴嚏、哭鬧等。小兒安靜或平臥時,突出的腸子返... [詳細答案]

  • 4回答

    請問臍疝是小兒常見病吧?

    您好;臍疝是小兒常見病,特別是早產兒因腹肌薄弱,發病率更高;臍部瘢痕是一先天性薄弱處,且在嬰兒時期兩側腹直肌前後鞘在臍部未合攏,留有缺損,形成臍疝發生的條件。各種使腹腔內壓力增高的原因,如咳嗽、腹瀉...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