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誤會:老師與家長,誰是誰非?

說說誤會:老師與家長, 誰是誰非?

家長代表隊——

Laura:老師與家長平時很少有交流時間, 一旦有交流, 不少老師往往都是直奔孩子的問題, 沒有過多地考慮家長的感受和接受能力。 但是, 要知道, 哪個家長真正喜歡自己的孩子“一無是處”呢?甚至有的老師自身就沒有想和家長討論一下解決的辦法, 僅僅是描述一下這件事, 讓人感覺把難題交給了家長, 或許家長自己早就頭疼這件事了呢。

王霞: 對有孩子在幼稚園的家長, 可能會有這些溝通誤區:一是, 當初次入園的寶寶尿濕了褲子而未被老師發現, 家長發現後就會有些接受不了,

Advertisiment
會覺得寶寶被老師疏忽了。 二是, 有的幼稚園會制定學分評比, 往往家長接受不了低分, 以為那是對寶寶的否定, 很容易產生誤會。 三是, 有的家長對榮譽感看得較重, 聽到老師說出寶寶的小毛病時就會有些激動。

關海容:我的女兒從小就是個乖乖女, 是個不淘氣、不出聲、慢性子的孩子, 往往這樣的孩子容易受到老師的忽視。 當然, 每班二十八名同學, 老師的精力畢竟有限。 我也能夠理解。

王琪: 老師對學生是否尊重和關愛是我們關心的。 我小學四年級的時候, 有一次, 一個女同學當天值日沒有及時擦黑板, 被老師嚴厲地斥責, 並懲罰用心愛的花棉衣袖子來擦黑板。 那件事後, 那位同學的情緒一直很低落,

Advertisiment
很少和同學交往, 總是低著頭坐在座位上。

孩子表達能力有限, 如果遇到不尊重他, 沒有盡心關愛他的老師, 我們是很擔心的。 因為我們對孩子在學校真正是什麼樣子不完全瞭解。 而與學校老師溝通時, 往往是孩子遇到了什麼問題。 那麼如果是老師教育的問題呢?當然孩子問題的背後肯定也有我們家長自身教育的問題。

誤會:老師與家長, 誰是誰非?

來自老師的說法——

陳菁:我們發現許多家長很重視幼兒知識的獲得與能力的培養, 沒有意識到品格的重要意義, 所以非常在乎孩子學會了多少字, 在班上學習排名如何。 在與家長的交流的過程中我們還發現, 每位家長都特別喜歡聽教師表揚孩子, 當提到孩子存在的問題時家長就會表現不一:有的家長反映強烈,

Advertisiment
急於馬上就要給孩子改毛病;有些家長極力否認、辯駁, 認為孩子並非老師說得那樣;有的家長卻不認為然, 認為孩子太小不懂事, 長大自然會好的。 特別是當我們發現許多幼兒的問題是源于家長在育兒方面存在的問題時, 溝通便更加困難。

尹肖豐:當和家長溝通不那麼暢快時, 這種溝通時的緊張氣氛是來自老師或者是家長, 絕對不會是孩子。 我們對孩子的計畫時常只是我們的計畫, 而非孩子自己的計畫。 當我們十分看重自己的計畫時, 勢必會導致我們要控制孩子, 使他完成我們的計畫, 而非按照他們本來的樣子、個性去幫助他們成長。 如果一個家長帶著強烈的自己的計畫和老師交流,

Advertisiment
緊張的氣氛則不言而喻了。 在這種氣氛下, 老師與家長談話時會很小心, 因為一不小心就會被戴上“不負責任”的“高”帽子。

延瑞:我經常碰到如何處理孩子之間矛盾的問題。 孩子都是活潑好動, 打打鬧鬧在所難免, 很多時候, 家長面對這樣的問題時候容易先指責對方的孩子。 其實這樣容易激怒對方的家長, 因為既然發生矛盾, 肯定雙方都有責任。

還有個比較普遍的情況, 有些家長因為工作原因將孩子託付給老人, 沒有承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 這樣做最後造成孩子的情況會形成:1、孩子特別嬌氣, 自理能力比較差。 2、孩子和父母溝通較少, 互相都不理解。 3、有的家長在孩子低年級時不重視, 高年級時再來管理就比較困難。

Advertisiment
因為孩子一旦沒有養成很好的學習習慣再改起來就很難了。 每當我們遇到這類家長時, 溝通起來就不那麼容易了。

呂玲:我愛孩子,我有力量影響和教育他們。 但我沒有力量教育和影響家長。 你聽說過“5+2=0”這個說法嗎?說的是家長若不和你配合教育,你在學校盡心教育5天.孩子回家兩天,所有的教育功效全白費了。 有一項調查表明在時間上家長要比老師更有機會影響孩子, 所以老師無法承擔家長應負的責任, 無法單方面挑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如果老師想把孩子教育好, 就必須和家長成為和作夥伴, 共同來教育影響孩子。

不過家長和老師之間確實缺乏溝通, 有時可以說是不會溝通。 有的家長認為跟老師搞好關係, 給老師送禮就是很好的溝通方式。其實老師有時候更需要家長的理解,支援和信任,這比任何禮物都貴重。這理解、支持和信任有時通過一件小小的事就可以感受到。比如家長每天堅持認真檢查孩子的作業,認真簽字,讓老師知道家長在家很重視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不是想起來就簽,想不起來就不簽。

給老師送禮就是很好的溝通方式。其實老師有時候更需要家長的理解,支援和信任,這比任何禮物都貴重。這理解、支持和信任有時通過一件小小的事就可以感受到。比如家長每天堅持認真檢查孩子的作業,認真簽字,讓老師知道家長在家很重視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不是想起來就簽,想不起來就不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