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的峰鋒長得眉清目秀, 樣子看起來很聰明, 智商測定也正常。 但無論在家或在幼稚園, 對家長或老師提問, 他總回答說:“不知道”。 孩子是真的不知道, 還是假的不知道?回答“不知道”是否意味著腦子笨?……一連串的疑問在家長和老師腦海裡盤旋。
其實, 在日常生活中, 像峰鋒這樣的孩子並不少見。 這是一個複雜問題, 須要仔細分析。 孩子不愛動腦筋, 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日常生活, 二是學習活動。 二者均與家庭教育有著密切關係。
首先, 與家庭過分溺愛和庇護孩子有關。 父母一切都替孩子包辦, “衣來伸手,
Advertisiment
其次, 與家庭與老師教育方法不當有關。 有些父母或老師, 不適當地要孩子回答一些他們不感興趣或不擅長的問題。 這些問題要麼孩子缺乏心理需求, 要麼確實超出了孩子的知識範圍和認識程度, 孩子只能說“不知道”或“不會”。 他們卻因此指責訓斥孩子:“怎麼連這麼簡單的問題也回答不出”、“又說錯了”、“你可真笨”……使孩子倍受壓抑, 以後對能夠回答出的問題, 也說不出來。
再則, 與孩子不擅于人際交往有關。 有些孩子性格憂鬱內向, 或在成長過程中缺少與人交往的環境,
Advertisiment
第四, 與孩子言語障礙有關。 有些孩子由於先天或後無原因, 在言語方面存在某些困難, 如口吃、某些音發不准等。 孩子因為害怕別人嘲笑, 往往不願意在他人面前說話, 所以對別人的提問往往回答“不知道”。
當然, 也有少數孩子外表看起來不傻, 其智力確實有問題, 心理學界稱之為邊緣狀態。 這一類孩子, 對別人提出的一些問題, 回答時力不從心, 說“不知道”是很自然的。
因此, 當父母和老師發現孩子對提出的問題總是回答“不知道”時, 可仔細分析原因, 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改善。
第一, 注意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創造性,
Advertisiment
第二, 父母和老師要注意採取積極、平等、鼓勵性的交往方式與孩子溝通。 例如孩子從幼稚園回家後,
Advertisiment
第三, 降低問題難度, 引導孩子積極思考。 當一些難度較大的問題孩子回答不上來時, 父母和老師應及時調整所提問題深度, 由簡單到複雜。 比如向孩子, 一年有幾個季節?每個季節都有什麼花?如果孩子回答不出, 就可以有意識地帶孩子到戶外去觀察當時的花、草、樹、木的特點, 讓孩子去記住現在是什麼季節, 有哪些漂亮芳香的花卉。
第四, 教會孩子一些交往技巧。 對不擅長表達自己想法的孩子, 父母和老師可教給孩子一些交往技巧,
Advertisiment
第五, 及時鑒別孩子是否有語言障礙, 如發音不准、口吃等。 語言障礙不但影響孩子與他人溝通, 也會在心理上形成較大壓力和消極影響。 父母應及時發現及時糾正, 並避免周圍的人譏笑或模仿。
對於邊緣狀態的孩子可因人施教。 只要教育方法得當, 充分發揮其非智力因素, 還是可以跟上正常同齡兒童的, 否則很可能進入學習困難、有心理障礙兒童的行列。
少數有思維能力障礙或精神病態的孩子, 生活懶散、精神不振,遇事不動腦筋,多有較長病程,伴有怪異想法和行為,有時甚至荒謬離奇。對此要儘早請心理醫生檢查其智力及社會適應能力,及時診治。
生活懶散、精神不振,遇事不動腦筋,多有較長病程,伴有怪異想法和行為,有時甚至荒謬離奇。對此要儘早請心理醫生檢查其智力及社會適應能力,及時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