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長大嫁人, 就要面對如何處理婆媳關係這一現實問題。 雖然現在有很多小夫妻大多自己住, 但是婆媳關係總是客觀存在的。 現今的社會婆媳關係也較以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婆婆不再發號施令, 媳婦不再低聲下氣, 不過, 總會和婆婆發生各種各樣讓人印象深刻的事, 一起來看媽媽怎麼說!
吉祥娃娃:上班族 兒子:7歲
婚後和婆婆一直相處融洽, 印象最深的是去年我住院, 婆婆一大早燒好東西送過來, 照顧我到晚上才回去, 陪我聊天, 講一些我不知道的事情, 給我解悶。 雖然有些時候我很需要休息,
Advertisiment
mahongzhi:全職媽媽 寶寶:1歲
婚後和婆婆一起住, 難免會有一些碰撞, 每次也都儘量以和為貴, 不正面衝突。 婆婆是一個很節約的人, 經常跟我說用水、用電要節約, 煮完麵條的水不可以倒掉, 這些我都能理解。 但理解不了的是, 大家都吃完飯了, 鍋裡還有點剩菜, 婆婆每次都要我把剩菜吃光, 說是不能浪費!於是吃撐了的我硬著頭皮把菜吃完, 本來104斤的我, 現在都120斤了, 胃快成垃圾箱了!
balle0612:上班族 寶寶:1歲半
從懷薯條開始到現在,
Advertisiment
624571324:職員 兒子:1歲半
婆婆過來給我帶兒子, 總莫名其妙地生氣, 我都不知道哪裡惹她了, 有事都是放在心裡也不說。 和她說話愛理不理的, 給我臉色看。 我尊敬她, 不和她爭吵, 但是這些事讓我很苦惱,
Advertisiment
梓睿麻麻:全職媽媽 女兒:一歲九個月
我家婆婆做了一輩子的家庭主婦, 什麼都做得特別好, 做飯、打掃衛生、照顧人, 而且也不是那種斤斤計較的婆婆, 每次出去都會給我們買東西, 閨女的東西好多都是她買, 偶爾也會給我買。 我們是一起生活的, 有時候也會有點小摩擦, 但是我和婆婆都是那種過去就算了的人, 所以感覺相處得很不錯。
婆媳關係, 是一種特殊的人際關係兩個女人, 本沒有血緣關係, 因一個男人走到了一起, 變成了近距離的“一家人”。 婆媳關係, 究其本質而言屬於人際關係的一種, 是特殊的人際關係。 既然屬於人際關係, 那麼婆婆、媳婦相處中就該遵守人際交往的規則,
Advertisiment
不禁要問, 問題出在哪呢?我們說, 媳婦娶進門, 在婆婆眼裡似乎就迎娶了一位照顧兒子、照顧家庭並且傳宗接代的人, 自己的一部分責任自然而然地轉嫁給媳婦;媳婦嫁入一個家庭, 內心裡把自己的終生幸福都寄託在這個家庭, 夫妻之愛自不必說, 也希望公婆能待自己視如己出, 像親閨女一樣看待自己。 事實上, 很多時候, 我們發現雙方需求能完全匹配的概率是相當低的。
Advertisiment
媳婦懷胎十月, 生下子嗣, 在這個家庭裡建立了血緣上的聯繫, 關係就更進了一步。 婆婆更加把媳婦當作家庭一員, 責任也更多;同時媳婦覺得為這個家做出了貢獻, 需要得到更多的愛, 雙方需求更加不對稱, 再加上如果雙方在育兒方面的理念和方式不一致, 矛盾就更加激烈。
有期待本沒有錯, 關鍵在於雙方都卡在期待裡, 誰都不願退一步, 眼裡都是對方的不是, 就出問題了。
婆媳相處得好, 老公即兒子這個角色很重要, 但我們今天把焦點聚集在婆婆、媳婦身上。 我們說, 婆婆既要把媳婦當女兒看, 又不能完全當女兒;媳婦要把婆婆既當媽看,又不能完全當媽。婆婆把媳婦當女兒看是說,媳婦是晚輩,生活經驗、生活能力遠沒有自己豐富,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寬容,既然對自己兒子有著無盡的愛,那麼對媳婦也可多些憐惜。婆婆又不能完全把媳婦當女兒看是說,做媽的可以對自己女兒直言不諱,但是做婆婆的卻需要顧及媳婦的感受,很多時候媳婦對婆婆的意見容易解讀成指責或不滿,引發猜忌,帶著情緒處理事件,結果越弄越糟。婆婆過多地參與年輕人的生活,把認為正確的東西強加給晚輩,既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也把關係弄僵了。要知道兒子自結婚成家那天起就表示已經獨立,脫離原生家庭,放手讓他們自己過自己的生活,反而能促進小夫妻的家庭建設。媳婦要把婆婆當媽的意思是,媳婦要像對自己母親一樣,內心接受婆婆,沒有分別心,畢竟對方是自己老公的母親,養育之恩大於天。但媳婦又不能完全把婆婆當親媽,因為雙方來自兩個完全不同的家庭,生活習慣、理念和方式都不同,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模式,說話處事多顧及婆婆的狀態,維護長輩威嚴尊重差異在先,然後處理家庭瑣事。
人一輩子大部分時間都在家庭裡度過,家經營的好壞對個人影響很大,女性往往是家庭情緒的主導,一個大家庭中的兩個女人相處得怎麼樣對這個大家庭起決定性作用。“家和萬事興”,每位家庭成員都作出努力,婆媳也可以培養出感情!
又不能完全當女兒;媳婦要把婆婆既當媽看,又不能完全當媽。婆婆把媳婦當女兒看是說,媳婦是晚輩,生活經驗、生活能力遠沒有自己豐富,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寬容,既然對自己兒子有著無盡的愛,那麼對媳婦也可多些憐惜。婆婆又不能完全把媳婦當女兒看是說,做媽的可以對自己女兒直言不諱,但是做婆婆的卻需要顧及媳婦的感受,很多時候媳婦對婆婆的意見容易解讀成指責或不滿,引發猜忌,帶著情緒處理事件,結果越弄越糟。婆婆過多地參與年輕人的生活,把認為正確的東西強加給晚輩,既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也把關係弄僵了。要知道兒子自結婚成家那天起就表示已經獨立,脫離原生家庭,放手讓他們自己過自己的生活,反而能促進小夫妻的家庭建設。媳婦要把婆婆當媽的意思是,媳婦要像對自己母親一樣,內心接受婆婆,沒有分別心,畢竟對方是自己老公的母親,養育之恩大於天。但媳婦又不能完全把婆婆當親媽,因為雙方來自兩個完全不同的家庭,生活習慣、理念和方式都不同,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模式,說話處事多顧及婆婆的狀態,維護長輩威嚴尊重差異在先,然後處理家庭瑣事。人一輩子大部分時間都在家庭裡度過,家經營的好壞對個人影響很大,女性往往是家庭情緒的主導,一個大家庭中的兩個女人相處得怎麼樣對這個大家庭起決定性作用。“家和萬事興”,每位家庭成員都作出努力,婆媳也可以培養出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