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備孕>正文

說說子宮後位那回事!

子宮後位元”是什麼情況?現代醫學能清楚地檢測到子宮的形態和位置, 正常情況下, 子宮在盆腔裡, 前面是膀胱, 後面是直腸,

Advertisiment
它稍微向前傾斜, 在膀胱上方, 這是它的正位。 後位就是整個子宮往後傾倒。 有統計顯示, 子宮後位元的女性更容易遇到痛經、不孕和難產等問題, 現代醫學解釋說是子宮後位時, 子宮頸就往上翹, 沒浸泡在精液池中, 可能會影響受孕;子宮後位嚴重時, 宮體後屆後折, 影響血液迴圈, 就會導致痛經。

在中醫看來, 子宮後位就是子宮洩氣了、往後倒下了, 這是腎氣不足的表現, 氣虛無力, 子宮站不住了l這和現代醫學對子宮後位成因的其中一個解釋有相似處:子富韌帶鬆弛, 使子宮底部向後方或向左右兩側傾倒。 就是沒力氣了, 繃不住了, 拽不住了, 子宮就發懶了, 躺倒了。 用中醫的話來說, 就是氣虛了。 而且, 子宮後位的女孩子每到經期就有輕微的拉肚子,

Advertisiment
大便多.不太成形, 以往有便秘的話, 到經期就緩解了, 我們管這叫“經行使溏”。 大便的變化根源就在氣虛上, 中氣不足, 脾胃消化東西的熱力、動力不夠, 加工不到位, 吸收也不到位, 大便控制不住, 上廁所的次數就會增加, 腎氣也不足, 沒法瀝幹大便裡邊妁水從小便中排出, 就會便溏。 現代醫學則歸於“直腸刺激症”, 是因為子宮在經期充血腫脹, 壓迫直腸, 刺激了直腸, 所以才便多、便溏。 中西醫解釋的角度不同, 但關鍵在於如何治療, 現代醫學建議女性採取俯臥的睡姿, 加強體育鍛煉, 幫助子宮恢復前傾的正位, 別無他法;中醫裡邊, 依據補脾益氣、補腎強帶脈的大法, 可以改善全身的氣虛證, 提高子宮本身的活力,
Advertisiment
讓它重新“站”起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