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說說讓寶寶入睡那些“難事”

■創造環境讓3個月嬰兒學會入睡

嬰兒常會在瞌睡時哇哇大哭, 民間叫“吵瞌睡”, 其實就是入睡困難的表現, 大多數3個月以前的小嬰兒沒有學會怎樣入睡, 需要家長創造一個符合睡眠衛生的環境:安靜、通風、溫度濕度適宜、睡具柔軟、厚度適中。 並且, 給予適度的輕拍、搖晃或搖籃曲等幫助入睡, 一般3個月後, 寶寶就會自覺順利入睡了。

睡眠覺醒頻繁使睡眠“碎片化”, 將影響體格和精神發育, 是家長較多關注的問題。 噪音、過強的光照, 暴露於吸煙環境、睡眠環境溫度過高或過低、睡眠地點頻繁改變都可造成睡眠不寧。

Advertisiment
睡眠中不合適的干擾, 如頻繁地餵食, 攝入液體過多使夜尿次數增多也是影響因素之一。 飲食及藥物也是影響因素之一。 此外, 如中耳炎、消化不良、佝僂病等也常導致入睡困難。 中樞神經系統損害和發育異常, 例如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可使嬰幼兒出現不同程度睡眠不寧。

■睡眠習慣要從嬰兒期做起

新生兒尚未形成晝夜節律, 大約從4周開始形成25小時晝夜節律, 4個月基本形成24小時晝夜節律。 需從嬰兒期開始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 例如在固定的時間、地點入睡, 就寢時間, 小睡次數、長度和時間及就寢、覺醒時刻均要基本固定。 妮妮, 5個月大了, 白天睡覺, 叫都叫不醒, 晚上清醒, 怎麼哄也不睡。 原來, 從出生開始,

Advertisiment
只要妮妮一睡覺, 全家人都躡手躡腳的做事, 雙層窗簾遮住了所有的光線。 結果, 嚴重影響了妮妮的正常晝夜節律的形成。 還有的寶寶表現為睡眠時間提前或延遲, 例如朵朵每天傍晚入睡, 半夜醒來後難以再次入睡;丁丁則是深夜才入睡, 中午才起床。 這些也屬於晝夜節律紊亂。 所以, 需要良好的環境條件和固定的生活規律, 逐漸培養和強化符合年齡特點的睡眠晝夜節律。

■睡覺搖頭一般無需治療

在門診有好多家長因寶寶睡眠時搖頭來就診, 表現為在睡眠中有規律的點頭、左右搖擺頭等, 其動作迅速, 有的孩子表現較為劇烈, 甚至以頭撞床板或牆。 這類現象多屬於正常的發育現象。 少數可能與不良睡眠環境或精神疾病有關,

Advertisiment
一般不需治療, 隨年齡的增長會自行消失, 症狀較嚴重者可在醫生指導下短期使用鎮靜劑治療。 所以, 誤認為搖頭就是缺鈣, 大量給予額外的鈣劑補充是不妥的, 對寶寶的身體會造成負面影響。

■夜驚預示維生素D缺乏

小兒夜驚也是常見的睡眠障礙, 大多數家長認為寶寶半夜突然哭喊、或者聽到大的聲音肢體抖動一下就叫夜驚, 這是不對的。 夜驚主要發生於4~12歲的兒童, 多發生於入睡後0.5~2 小時內, 特點是突然發作, 患兒在睡眠中猛然驚起, 伴一聲尖叫, 然後是哭喊、手足亂動、雙眼圓睜, 面部表情十分驚恐, 一般在幾分鐘內結束, 醒後對發作經過不能回憶。 對於嬰幼兒來說, 夜驚是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早期的症狀之一,

Advertisiment
可以隨著維生素D的補充得以緩解。 但對於頑固的夜驚, 需要到醫院做詳細的檢查, 排除神經精神及遺傳等疾病, 進行針對性的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