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長的你, 是不是也和我一樣經常對孩子說這句話呢?可能不只是家長,
Advertisiment
我曾遇到過一個孩子, 他總是自顧自玩耍和說話, 而對別人對他說的話不做任何反應。 他的父母百般無奈, 就開始猜疑孩子是不是有多動症, 帶他去看了醫生。 那位醫生無法檢查出什麼東西, 只是配了一點藥給他們, 讓他們保持觀察。
此後, 事情沒有好轉, 甚至變本加厲。 學校老師不建議這個孩子繼續上學, 因為他根本無法在課堂上專心上課, 總是一個人在角落搗弄不知道什麼東西。
最終, 這個才上五年級的孩子退了學, 每天待在家裡玩遊戲, 直至他到了應該上初中的年紀,
Advertisiment
那時我還未曾為人父母, 無法領略父母面對不聽話孩子時的頭痛, 我只是一直很疑惑:我曾陪他一起玩耍, 他是個非常聰明的孩子, 特別喜歡提各種問題, 或告訴我他的新奇發現!這樣的孩子, 怎麼會是一個多動症兒童?!我懷疑他只是特別容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而已。 但這個所謂“不聽話”的孩子, 卻被現行的教育體系所排斥。
所以, 在我擁有了自己的孩子後, 他也是那樣地調皮又倔強, 自己做自己的事情, 不肯聽取大人的建議, 我時常也會產生“他這麼不聽話, 以後去學校可怎麼辦”的想法。
一次偶然的情況下, 我聽到了 Ted上的一篇演講“Do School Kill Creativity學校扼殺創造力”, 很巧地是, 演講者Ken(一位兒童教育研究者)的這篇演講裡提到了一個類似的事件,
Advertisiment
Ken提到自己認識的一個8歲小女孩, 上課總是不專心, 交作業總是最晚, 還很少搭理老師和同學。 於是, 她的母親帶她去看了醫生。
醫生問了母親很多問題, 然後對小女孩說:“我和你媽媽要走開一下, 你在這裡等我們。 ”他和媽媽躲在門後觀察小女孩的動靜。
一開始小女孩東張西望不肯安靜, 但很快地, 她從媽媽的包裡拿出一個收音機放起了音樂, 並且隨著音樂歡快地搖擺起來, 這個過程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 直到醫生和媽媽重新出現。 於是, 這位醫生告訴小女孩的媽媽:“你的孩子沒有任何問題, 你應該送她去舞蹈學校, 她是個舞蹈家!”
Advertisiment
就這樣, 這個女孩被母親送去了舞蹈學校, 並且長大後成為了一名知名的舞蹈演員。
這個女孩, 就像前面提到的那個男孩一樣, 非常不適應傳統教育體系。 但是幸運的是, 她被母親送去了一個更加適合她天賦發展的教育環境裡。 相似的事件, 截然不同的結果, 其中的關鍵因素僅僅是來自醫生的一句診斷, 就決定了孩子不同的人生軌跡。
為什麼在家長的眼裡, 醫生, 或者老師, 這類專業人士的判斷會更具權威性, 甚至要比家長自己更瞭解孩子呢?Ken的演講讓我反思自己之前的兒童教育觀, 並開始思考兩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首先, 作為家長的我們, 真的瞭解我們的孩子嗎?
家長可能第一反應是, 我怎麼會不瞭解自己的孩子?我天天和孩子待在一起,
Advertisiment
成人之間的交流尚且需要言語, 更何況成人和孩子之間。 由於兒童期孩子的語言處在發展和學習階段,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並不那麼順暢。 父母更傾向于單向發佈並實施命令, 包括孩子應該做什麼, 不應該做什麼。 有多少家長能夠騰出足夠的事件, 去觀察自己的孩子的行為?我們真得知道孩子喜歡什麼, 擅長什麼, 對什麼感興趣嗎?
其實孩子多麼可悲, 他人生路上最重要的導師——也就是父母, 不見得那麼瞭解他。家長總是希望孩子聽話,希望他們長成自己所希望的那個樣子,但卻不瞭解自己的孩子真正的樣子。父母總是憑藉自己的人生經驗去告訴他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卻忘記自己的經驗也許並沒有那麼成功,這些所謂成功的方法常常只是家長自己的想像,或者只是從別人那裡聽到的故事而已。
其次,除了接受傳統基礎教育,孩子就沒有其他出路了嗎?
在孩子成長的路上,絕大多數家長更傾向于把孩子送往傳統教育和學習成長的路上,因為這條路更加安全,更加保險。
家長想像中的成功,一條安分守己的成功軌跡應該是這樣的:知名幼稚園——重點小學——重點中學——重點高中——重點大學,然後知名公司。這樣一路重點和知名下去,仿佛就獲得了最大的成功概率。
在這個過程中,無論父母還是孩子都倍感疲倦,父母需要為進入這些重點學校付出高額的金錢,孩子需要為留在這些重點學校付出過人的精力。更可怕地是,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創造力被逐漸扼殺,最後變成一個從流水線上培養出來的模糊符號。
也許在中小學階段,很多學校還開發了興趣課程,但它們更多作為升學加分項而存在。在家長的眼裡,這些興趣課程未來的發展方向很值得質疑。
學音樂,孩子可能成為音樂家嗎?學舞蹈,孩子可能成為舞蹈家嗎?學美術,孩子可能成為畫家嗎?這些似乎都是微乎極微的可能性,所以只是學著玩玩而已,如果孩子花費太多時間和精力在這些上面,就變成了“不務正業”!
但有趣地是,願意讓孩子參加奧數課程的家長卻比比皆是。雖然孩子更加不可能成為數學家,甚至孩子對此一點興趣也沒有,家長卻還是卯足勁讓他學。
在高等教育體系裡,數學佔有更大的分數比重,似乎學好奧數的孩子就比別人更加聰明。也是家長和學校一直灌輸這樣的觀念,所以在孩子的意識裡,藝術生是低分考不上的人才去學習的,優秀的學生應該努力去上重點大學,應該去熱門行業,應該去做管理、做諮詢、做金融。但是他很少問問自己,你真的喜歡嗎?
仔細思量,其實我們可以發現,現代化的基礎教育學校是為了培養工業化人才而生,就像所有追求效率的工廠一樣,逐步實現了流水線操作。統一的課程,統一的教學,統一的考試,然後用文憑給培養出的學員蓋上章印,成功出貨。
當孩子成功就業之後,父母的心才可以落地,似乎只要孩子有一份還不錯的工作,這幾年的教育就沒有白費。想來就像是一個人生悖論,家長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在千軍萬馬中廝殺十六年,以磨滅孩子興趣和個性化為代價,但最終的結果,卻往往只是為了讓孩子成為某個公司的小白領而已。
對於結果,家長常坦然面對,因為“我已盡力”。需要對結果負責的,似乎只有孩子自己。沒有人會說,基礎教育體系有責任,孩子的家長有責任,就好像這一切,只是在他長大後才發生。
只是,在孩子成長和發展的最重要的階段裡,有沒有人告訴他應該仔細想一想,你能夠做什麼,喜歡做什麼?他一路接受的教育都是,“聽大人的話,聽老師的話”,然後過關斬將一路沖到大學,面對就業的壓力了,家長才開始記得提醒他:你可以去實習了,你可以去想想你要做什麼工作了。
在他想起來問這些問題的時候,往往他已經被模式化,被抹去了興趣的痕跡,也或者歲月已經蹉跎,最好的時間在迷惘裡度過,剩下的,只是將就而已。
我在新加坡的時候,有時候打車會遇到一些很有見識的司機。有一次,我遇到一個曾經是某公司老總的司機,他說只是退休了覺得無聊,所以開車找人聊天。
他說他從來不要求他的孩子學習有多好,只要不要不及格就行,與其花那麼多時間在遲早會忘記的知識上,不如好好去發展他們的興趣愛好,這也是他的成功經驗告訴他的!
他的那些生意夥伴,沒有一個人是受過高等教育的,有人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只要他簽字大家都認得,因為必然有錯別字,但是又如何呢?成功和有沒有受過高等教育沒有必然的聯繫,但是它和這個人的性格以及明確的目的性有關係!成功的人必然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能夠做什麼,想要做什麼。
回到孩子接受教育的最初階段,三四歲的孩子,正是創造能力不斷形成的時候。他的不聽話就是他在探索的過程,他在犯錯的過程中知道了自己能做什麼,喜歡做什麼。如果孩子特別地不聽話,也許是因為孩子特別執著於自己的事情,那是他個性上的一種特質。
每個孩子有自己的特點,有的孩子善解人意,善於溝通,有的孩子固執執著,擅長研究,沒有一個孩子能夠面面俱到。即便是通用曾經的首席執行官傑克.韋爾奇,他小時候還是個小結巴。當所有的孩子嘲笑他的時候,只有他的母親告訴他:“孩子,那是因為你的腦子轉得比舌頭快,不要擔心,你會慢慢學會讓自己的舌頭跟上腦子的速度!”這句話讓他終生受益。而作為家長,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給孩子更多一點耐心。
所以,在孩子還小的時候,給他“不聽話”的機會,就是給他認識自己和試錯的機會。如果家長總是事事干涉,希望孩子“聽話,做一個循規蹈矩的好孩子”,那麼想一想,在他小時候,我們的確可以確保他一直做正確的事情,但是卻扼殺了他試錯的機會,他也許永遠沒有機會知道,自己喜歡做什麼,能夠做什麼。
我們常說的“年輕真好”,因為年輕的孩子充滿了各種未知。他們有各種發展的可能性,而機會藏在他們探索自我的過程中,藏在他們所執著地那些事情上。家長大人們已經永遠失去重來的機會,所以一定記得經常提醒自己,給孩子多一點耐心,給孩子多一些犯錯的機會,給孩子多一些“不聽話”的機會。
不見得那麼瞭解他。家長總是希望孩子聽話,希望他們長成自己所希望的那個樣子,但卻不瞭解自己的孩子真正的樣子。父母總是憑藉自己的人生經驗去告訴他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卻忘記自己的經驗也許並沒有那麼成功,這些所謂成功的方法常常只是家長自己的想像,或者只是從別人那裡聽到的故事而已。其次,除了接受傳統基礎教育,孩子就沒有其他出路了嗎?
在孩子成長的路上,絕大多數家長更傾向于把孩子送往傳統教育和學習成長的路上,因為這條路更加安全,更加保險。
家長想像中的成功,一條安分守己的成功軌跡應該是這樣的:知名幼稚園——重點小學——重點中學——重點高中——重點大學,然後知名公司。這樣一路重點和知名下去,仿佛就獲得了最大的成功概率。
在這個過程中,無論父母還是孩子都倍感疲倦,父母需要為進入這些重點學校付出高額的金錢,孩子需要為留在這些重點學校付出過人的精力。更可怕地是,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創造力被逐漸扼殺,最後變成一個從流水線上培養出來的模糊符號。
也許在中小學階段,很多學校還開發了興趣課程,但它們更多作為升學加分項而存在。在家長的眼裡,這些興趣課程未來的發展方向很值得質疑。
學音樂,孩子可能成為音樂家嗎?學舞蹈,孩子可能成為舞蹈家嗎?學美術,孩子可能成為畫家嗎?這些似乎都是微乎極微的可能性,所以只是學著玩玩而已,如果孩子花費太多時間和精力在這些上面,就變成了“不務正業”!
但有趣地是,願意讓孩子參加奧數課程的家長卻比比皆是。雖然孩子更加不可能成為數學家,甚至孩子對此一點興趣也沒有,家長卻還是卯足勁讓他學。
在高等教育體系裡,數學佔有更大的分數比重,似乎學好奧數的孩子就比別人更加聰明。也是家長和學校一直灌輸這樣的觀念,所以在孩子的意識裡,藝術生是低分考不上的人才去學習的,優秀的學生應該努力去上重點大學,應該去熱門行業,應該去做管理、做諮詢、做金融。但是他很少問問自己,你真的喜歡嗎?
仔細思量,其實我們可以發現,現代化的基礎教育學校是為了培養工業化人才而生,就像所有追求效率的工廠一樣,逐步實現了流水線操作。統一的課程,統一的教學,統一的考試,然後用文憑給培養出的學員蓋上章印,成功出貨。
當孩子成功就業之後,父母的心才可以落地,似乎只要孩子有一份還不錯的工作,這幾年的教育就沒有白費。想來就像是一個人生悖論,家長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在千軍萬馬中廝殺十六年,以磨滅孩子興趣和個性化為代價,但最終的結果,卻往往只是為了讓孩子成為某個公司的小白領而已。
對於結果,家長常坦然面對,因為“我已盡力”。需要對結果負責的,似乎只有孩子自己。沒有人會說,基礎教育體系有責任,孩子的家長有責任,就好像這一切,只是在他長大後才發生。
只是,在孩子成長和發展的最重要的階段裡,有沒有人告訴他應該仔細想一想,你能夠做什麼,喜歡做什麼?他一路接受的教育都是,“聽大人的話,聽老師的話”,然後過關斬將一路沖到大學,面對就業的壓力了,家長才開始記得提醒他:你可以去實習了,你可以去想想你要做什麼工作了。
在他想起來問這些問題的時候,往往他已經被模式化,被抹去了興趣的痕跡,也或者歲月已經蹉跎,最好的時間在迷惘裡度過,剩下的,只是將就而已。
我在新加坡的時候,有時候打車會遇到一些很有見識的司機。有一次,我遇到一個曾經是某公司老總的司機,他說只是退休了覺得無聊,所以開車找人聊天。
他說他從來不要求他的孩子學習有多好,只要不要不及格就行,與其花那麼多時間在遲早會忘記的知識上,不如好好去發展他們的興趣愛好,這也是他的成功經驗告訴他的!
他的那些生意夥伴,沒有一個人是受過高等教育的,有人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只要他簽字大家都認得,因為必然有錯別字,但是又如何呢?成功和有沒有受過高等教育沒有必然的聯繫,但是它和這個人的性格以及明確的目的性有關係!成功的人必然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能夠做什麼,想要做什麼。
回到孩子接受教育的最初階段,三四歲的孩子,正是創造能力不斷形成的時候。他的不聽話就是他在探索的過程,他在犯錯的過程中知道了自己能做什麼,喜歡做什麼。如果孩子特別地不聽話,也許是因為孩子特別執著於自己的事情,那是他個性上的一種特質。
每個孩子有自己的特點,有的孩子善解人意,善於溝通,有的孩子固執執著,擅長研究,沒有一個孩子能夠面面俱到。即便是通用曾經的首席執行官傑克.韋爾奇,他小時候還是個小結巴。當所有的孩子嘲笑他的時候,只有他的母親告訴他:“孩子,那是因為你的腦子轉得比舌頭快,不要擔心,你會慢慢學會讓自己的舌頭跟上腦子的速度!”這句話讓他終生受益。而作為家長,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給孩子更多一點耐心。
所以,在孩子還小的時候,給他“不聽話”的機會,就是給他認識自己和試錯的機會。如果家長總是事事干涉,希望孩子“聽話,做一個循規蹈矩的好孩子”,那麼想一想,在他小時候,我們的確可以確保他一直做正確的事情,但是卻扼殺了他試錯的機會,他也許永遠沒有機會知道,自己喜歡做什麼,能夠做什麼。
我們常說的“年輕真好”,因為年輕的孩子充滿了各種未知。他們有各種發展的可能性,而機會藏在他們探索自我的過程中,藏在他們所執著地那些事情上。家長大人們已經永遠失去重來的機會,所以一定記得經常提醒自己,給孩子多一點耐心,給孩子多一些犯錯的機會,給孩子多一些“不聽話”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