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擔心孩子能否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畢竟, 情緒經常讓我們失態和陷入困境。 當然有時候我們只需要說“不!”像不要在路上跑, 不要朝他人扔食物, 不要向小弟弟吐口水。 但我們僅僅能對孩子的行為設限, 卻不能左右他們的感受。 一味地否認不良情緒並不能幫助我們控制好它們。 以下是一些幫助孩子學會控制情緒的方法。
1.健康地管理自己的情緒, 杜絕不良發洩, 比如大喊大叫
相反的, 我們可以給自己單獨的時間讓自己冷靜下來。 如果孩子還太小而不適宜單獨留在房間, 我們可以通過別的方式,
Advertisiment
2.我們應當區分深層次的培育關愛
嬰兒是通過父母的撫慰學會平息自己的不安情緒的。 但大一點的孩子在感到無法控制自己情緒的時候, 也需要大人的關心。 當我們發現孩子煩躁不安的時候, 我們能做的最重要的就是試著去關心孩子。 當孩子感受到我們的關愛時, 他們就會自覺地配合你——那愉快的關愛就能消除大多數的不良行為。
3.我們應當接受孩子的感受,
Advertisiment
(噢, 寶貝, 我知道這非常令人失望……我很抱歉事情沒有像你想要的那樣解決。 )當我們用“同情”的方式回應孩子的時候, 我們的孩子明白了這樣一件事:儘管情緒並不好, 但他們也並不會有危險, 因而在不良情緒出現的時候, 她能學會接受並處理它, 而不是發洩。 她知道有人能理解她, 這會讓孩子感到好受些, 這樣她也會更樂意去配合。 她不需要通過大喊大叫來引起注意。 而當我們的支持讓孩子知道, 她能戰勝不良情緒, 太陽在第二天照常升起的時候, 她也開始學會了冷靜。
4.我們應當指導孩子的行為, 杜絕懲罰
斥責, 不給予時間, 警告後果, 以及假裝不給予任何幫助。 事實上, 這會給孩子傳遞這樣的資訊:讓他們表現不好的情緒統統是壞的。
Advertisiment
5.即使當我們限制孩子的行為時, 也要讓孩子有安全感
你的發怒的小人並不是一個壞人, 他只是一個受傷的、弱小的人。 當孩子不能控制自己情緒的時候, 那是因為在那個時刻他們做不到。 如果你保持冷靜耐心, 孩子就會有安全感, 而去面對、感受和表達他們的眼淚和害怕。 如果你能説明孩子哭出來,
Advertisiment
毫無疑問, 教會孩子控制情緒非常重要。 但不要堅持讓孩子說出她的感受, 而是讓孩子學會接受。 這將教會她:
a.情緒並不是壞的, 那只是豐富人生的一部分。
b.我們無法選擇情緒, 但可以選擇如何表達情緒。
c.當你感到不安的時候, 深深地去體會, 然後讓它們自動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