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誰在挫傷男孩的正義感?

誰在挫傷男孩的正義感?

明明是幼稚園中班的孩子, 每天下午爸爸在接他放學的路上, 明明都會講許多幼稚園裡發生的故事。 這天, 他告訴爸爸:“新新今天玩滑梯時不肯排隊, 一次次插在我前面!”爸爸問:“那麼你怎麼做了呢?”明明很委屈地說:“我能怎麼辦啊, 新新長得比我高多了, 我又打不過他。 ”爸爸笑了, 摸摸兒子的頭說:“嗯, 我們明明知道好漢不吃眼前虧了呢!”

這位爸爸看似在開導男孩、安慰男孩, 實際上這樣的教育很不好。 9歲以前的孩子還沒有能力進行自我監督或者指導, 他們還不能進行邏輯思考,

Advertisiment
只能通過模仿父母、配合父母的意願來認識到什麼是正確的。 當爸爸認同地說“好漢不吃眼前虧”, 明明就會把自己的行為當成正確的標準, 他所理解的“好漢”, 恐怕就是欺軟怕硬之徒了。

童年是理智的休眠期。 這個時期的男孩的正義感, 是以天性的方式表達出來的, 比如想當英雄拯救世界、扶助弱小, 換句話說, 男孩的正義感的種子正處在萌芽狀態, 需要教育者把這種天性內化為道德的力量。 在剛才的案例中, 如果爸爸能在一笑之後告訴男孩:“以後再碰到這樣的事, 不管他是插在你前面還是別人前面, 你都應該把插隊的小朋友拉到後面去, 讓他排隊, 告訴他滑梯是大家玩的, 要遵守秩序。 ”那麼男孩就會從中學習到:每個人都要守秩序,

Advertisiment
不能因為一個人長得高大, 他就可以為所欲為, 你便只能忍氣吞聲;而以後在比你弱小的人面前你也沒有欺負人的權利, 真正的好漢絕對不是欺軟怕硬之徒。 這樣一來, 男孩就有了正確的道德意識。

關於培養男孩的正義感, 有些家長還會走入另一個誤區, 就是想盡辦法保護男孩幼小而美好的心靈, 將外界一切顯失公平的、醜惡的事情跟男孩隔絕開。 當男孩遇到了疑問, 父母就會語重心長地說:“這些都是社會上的事, 你長大了自然就會明白的。 ” 這樣的做法會出現什麼問題呢?首先, 我們無法避免男孩接觸到社會的陰暗面。 男孩進了學校, 不但學到知識, 還會發現很多父母教育中不曾出現的內容――同學間不可開解的矛盾,

Advertisiment
學校裡存在的不公, 高年級的同學談情說愛, 小販的欺騙, 甚至有些成績糟糕的同學服藥自殺……於是第二個問題出現了, 如果我們將所有不良的事情都為男孩遮罩掉了, 男孩哪裡還有瞭解“人之社會”的機會呢?法國啟蒙思想家霍爾巴赫說:“如果人們很注意, 從來不在幼年時期欺騙我們, 只給予我們一些真實的觀念, 我們就會得到理性的指導, 就會做出正確的判斷。 我們就會是道德的。 ”父母以為是在保護並把孩子摟在最溫暖的懷裡, 可他們卻忘了, 在這麼戰戰兢兢地“保護”的同時, 他們也一直把孩子鎖在“門”裡。 有一天, 孩子肯定要推開“門”, 走出去面對社會的, 可那時的他, 該怎麼應付呢?

紳士課程:培養男孩的正義感

Advertisiment

“我不會碰巧看到正義的凱旋。 ”波蘭詩人米沃什如是說。 回到紳士教育的話題, 我們需要理解, 男孩是“尚在培訓中的紳士”, 或許紳士所應具備的種種品質, 都可以在小男孩身上找到隱約的影子, 但教育的目標是, 讓我們的小男孩在長大成人、踏入社會後, 在遭遇了一系列有關勢力圓滑、自私冷漠、膽小懦弱的事件後, 仍能將正義之心強化為本能的精神, 即對事物判斷持冷靜客觀的公正態度, 有是非分明的界限和分寸, 縱然在特殊狀況下、必須對抗時, 也力求公平競爭, 不耍詐占對方便宜, 也不接受來源不當的恩惠。 讓男孩身上正義的火苗呈燎原之勢, 才是我們教育者的責任。

○ 從日常行為中培養男孩的正義感。

Advertisiment
品養孩子的正義感最關鍵的是實踐。 父母應該讓男孩多觀察、參與周圍發生的事, 然後和男孩一起討論, 以提高男孩的認知。 例如, 看到一個小男孩欺負一個小女孩, 可以問孩子:“那個男孩做得對嗎?為什麼?你會怎樣做?” 讓男孩知道欺負弱小是不道德的行為;看到小朋友摘花壇裡的花, 可以問孩子:“他做得對嗎?為什麼?你會怎樣做?” 讓孩子知道愛護公物是做人應有的公德。 另外, 父母可以有目的地和男孩一起看一些時事新聞, 特別是有關治安和青少年問題的典型個案新聞, 並和孩子一起討論, 誘導孩子分析個案的正、反兩方面 。 例如, 和男孩一起看員警抓小偷的的新聞時, 讓男孩思考:小偷偷別人的東西對不對?員警抓小偷是為了什麼?由於新聞是真實的個案, 男孩透過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對善惡之分的認識會特別深刻,無形中也就增強了男孩的正義感。

另外,家長還可以借助一些文藝作品,提高男孩的思想水準。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多接觸一些培養道德情操方面的優秀文藝作品,並且聯繫身邊的真實事例,跟孩子一起討論書中人物的表現。讓男孩逐步懂得,誠實正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要求男孩從小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

對男孩正義感的培養要循序漸進,不能脫離男孩心理發展的實際。時下一些教育者在幼稚園就提出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偉大理想主義的教育,卻忽視對男孩日常行為與習慣的培養,孩子還沒有對正義感產生具體的認知和內心情感的認同,怎麼去理解那些抽象的“主義”呢?

○ 父母要做男孩的榜樣。我們再三強調,對於未成年的男孩來說,父母的榜樣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例如,男孩在幼稚園的時候就背“紅燈停,綠燈行”的口訣,所以自己過馬路很少闖紅燈,騎自行車也是規規矩矩地在自行車道裡行駛。可是跟父母一起上街的時候,男孩卻總被父母拉著不走人行橫道線,不走地下通道,也不走人行天橋,而是翻欄杆、橫穿馬路。父母的藉口是我忙,趕時間,殊不知這會讓男孩體會到規則是可以不遵守的,自己的利益大於規則的嚴肅性。

社會是教育男孩的活教材,家長對社會上負面事件的不當看法也會極大地挫傷男孩的正義感。例如有小偷偷東西,家長看見了還不許孩子說;有些乞丐滿路要錢,家長教育孩子不要理這些人,說他們是在行騙;有人被車撞傷了,肇事車逃走,家長就對孩子說不要插手,幫人不討好,還脫不了干係……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男孩怎麼可能樹立起正義感呢?

○ 教育孩子“見義智為”而不是“見義勇為”。14歲的慶慶是個在孤兒院長大的男孩,也是大家眼中典型的“好學生”、“乖孩子”。有一天慶慶去河邊玩,恰好看見6歲的孩子龍龍不慎落水,慶慶見狀急忙跳水施救,不料水流湍急,慶慶和龍龍都沉入水中。遠處的大人趕緊跑過來救起兩個孩子,龍龍因為搶救及時,脫離了生命危險,而慶慶卻耗盡了體力,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

面對有人溺水,面對大火現場,面對行兇歹徒……要不要見義勇為挺身而出?或許我們應該給出更為嚴謹的答案。見義勇為的教育誠然對塑造孩子健康的世界觀很有幫助,但我們是不是應該提倡未成年人超越自身能力的見義勇為行為?慶慶救助小朋友的精神可嘉,應該讚揚,但是他採取的行為並不正確。作為未成年人,他還不能對自己的安全作出準確的判斷和保障。對於他來說,任何行為都沒有生命重要。慶慶本來是有時間去喊成年人的,但他卻沒有做,結果造成了無法承受的遺憾。

作為沒有足夠力量的自然人,“見義勇為”是不是等於“挺身而出”?勇敢是不是等於魯莽?在這個問題上,西方的教育與我們是有差異的。一個剛到澳大利亞的14歲女孩,上學的第一天就帶回了一個安全套。她這樣會母親說,老師上的第一堂課就是教怎樣保護自己,如果遭到強☆禁☆暴,能反抗就反抗,實在不行的話,就要堅持讓對方帶上安全套,將傷害降至最低。作為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見義勇為自然是要大力宣傳與宣導的,但我們更應該宣導的,是在實際情況中遇到此類問題時應該掌握的方法與方式。現在的社會是需要英雄,但絕不需要個人英雄主義。時下的學校都會教育學生如何對抗惡勢力,但很少有學校會深入教導學生怎樣應付風險以及行動帶來的不良後果。也許我們應該將“見義智為”置換為道德的風向標,在培養孩子正義感的同時,也要告訴孩子,遇到危險的時候,想辦法保全自己,遇到壞人,不要硬鬥,要機智勇敢。

男孩透過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對善惡之分的認識會特別深刻,無形中也就增強了男孩的正義感。

另外,家長還可以借助一些文藝作品,提高男孩的思想水準。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多接觸一些培養道德情操方面的優秀文藝作品,並且聯繫身邊的真實事例,跟孩子一起討論書中人物的表現。讓男孩逐步懂得,誠實正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要求男孩從小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

對男孩正義感的培養要循序漸進,不能脫離男孩心理發展的實際。時下一些教育者在幼稚園就提出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偉大理想主義的教育,卻忽視對男孩日常行為與習慣的培養,孩子還沒有對正義感產生具體的認知和內心情感的認同,怎麼去理解那些抽象的“主義”呢?

○ 父母要做男孩的榜樣。我們再三強調,對於未成年的男孩來說,父母的榜樣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例如,男孩在幼稚園的時候就背“紅燈停,綠燈行”的口訣,所以自己過馬路很少闖紅燈,騎自行車也是規規矩矩地在自行車道裡行駛。可是跟父母一起上街的時候,男孩卻總被父母拉著不走人行橫道線,不走地下通道,也不走人行天橋,而是翻欄杆、橫穿馬路。父母的藉口是我忙,趕時間,殊不知這會讓男孩體會到規則是可以不遵守的,自己的利益大於規則的嚴肅性。

社會是教育男孩的活教材,家長對社會上負面事件的不當看法也會極大地挫傷男孩的正義感。例如有小偷偷東西,家長看見了還不許孩子說;有些乞丐滿路要錢,家長教育孩子不要理這些人,說他們是在行騙;有人被車撞傷了,肇事車逃走,家長就對孩子說不要插手,幫人不討好,還脫不了干係……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男孩怎麼可能樹立起正義感呢?

○ 教育孩子“見義智為”而不是“見義勇為”。14歲的慶慶是個在孤兒院長大的男孩,也是大家眼中典型的“好學生”、“乖孩子”。有一天慶慶去河邊玩,恰好看見6歲的孩子龍龍不慎落水,慶慶見狀急忙跳水施救,不料水流湍急,慶慶和龍龍都沉入水中。遠處的大人趕緊跑過來救起兩個孩子,龍龍因為搶救及時,脫離了生命危險,而慶慶卻耗盡了體力,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

面對有人溺水,面對大火現場,面對行兇歹徒……要不要見義勇為挺身而出?或許我們應該給出更為嚴謹的答案。見義勇為的教育誠然對塑造孩子健康的世界觀很有幫助,但我們是不是應該提倡未成年人超越自身能力的見義勇為行為?慶慶救助小朋友的精神可嘉,應該讚揚,但是他採取的行為並不正確。作為未成年人,他還不能對自己的安全作出準確的判斷和保障。對於他來說,任何行為都沒有生命重要。慶慶本來是有時間去喊成年人的,但他卻沒有做,結果造成了無法承受的遺憾。

作為沒有足夠力量的自然人,“見義勇為”是不是等於“挺身而出”?勇敢是不是等於魯莽?在這個問題上,西方的教育與我們是有差異的。一個剛到澳大利亞的14歲女孩,上學的第一天就帶回了一個安全套。她這樣會母親說,老師上的第一堂課就是教怎樣保護自己,如果遭到強☆禁☆暴,能反抗就反抗,實在不行的話,就要堅持讓對方帶上安全套,將傷害降至最低。作為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見義勇為自然是要大力宣傳與宣導的,但我們更應該宣導的,是在實際情況中遇到此類問題時應該掌握的方法與方式。現在的社會是需要英雄,但絕不需要個人英雄主義。時下的學校都會教育學生如何對抗惡勢力,但很少有學校會深入教導學生怎樣應付風險以及行動帶來的不良後果。也許我們應該將“見義智為”置換為道德的風向標,在培養孩子正義感的同時,也要告訴孩子,遇到危險的時候,想辦法保全自己,遇到壞人,不要硬鬥,要機智勇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