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誰才是神話的締造者

興趣、父母、老師, 誰才是神話的締造者

其實, 在學樂器的過程中, 興趣的流失幾乎是必然的。 每天練琴1小時和每天瘋玩1小時, 這兩個選項擺在孩子面前, 相信後者絕對是大多數孩子的選擇。

如何保持孩子在學樂器過程中的興趣, 這本身就是學樂器的關鍵所在, 這當中需要老師、家長的共同努力, 更需要一些“策略”。

案例:琴童小小(琴齡3年)

小小屬於琴童中的第二類――中庸型, 媽媽讓我來學, 好吧!學就是了。

因為本來就對學琴沒有什麼興趣, 對枯燥的練習就更沒興趣了。 小小曾經問袁來爸爸一個問題:“你知道世界上最難聽的曲子是什麼嗎?”

Advertisiment

袁老師一臉茫然, 小小認真地告知:“是練習曲!”

誠然, 有的練習曲的確比較枯燥, 但練習曲的存在就是為了讓練習者通過系統的、針對某項技術的練習, 達到一定的演奏水準, 提高相應的手指技巧。 就好像語文課裡大量的閱讀是為了擴大詞彙語彙量, 數學課裡不斷地演算為了掌握運算技巧和公式, 英語課背單詞默課文是為了擴大詞彙量、提高閱讀能力一樣, 練習曲就算讓人覺得再枯燥, 還是得練習。

那在日常的練習中如何調動琴童的興趣呢?

袁老師想出了在教材上做調配, 將簡單、枯燥、易學和有難度的曲目綜合搭配起來讓孩子練習, 甚至刻意找些孩子熟悉的兒童歌曲充入練習曲中。

Advertisiment
家長們會發現, 對於自己熟悉的曲子, 琴童們練起來會比較有積極性, 進步也會比較快, 對於生澀的練習曲往往掌握起來比較慢。 將二者融合起來, 既保證了技巧的練習, 也保持了琴童的興趣。

除了老師在教學方法上做調整, 家長可以做些什麼呢?下面有幾種切實可行的辦法, 琴童爸媽們不妨試一下。

方法一:找機會讓孩子“顯擺”一下

學了一段時間後, 家長們不妨找機會讓琴童“顯擺”一下。 鼓勵孩子參加演奏活動, 在舞臺上展示才能可以提高琴童的自信心, 調動日後學琴的積極性。 這種演出場合可以是班級聯歡會, 也可以是親友間的小型聚會, 家長覺得不起眼的展示機會很可能會成為寶貝們自信心的來源。

Advertisiment
尤其對於性格比較內向的孩子, 不管演奏得好與壞, 能站在眾人面前展示自我, 本身就是跨越式的進步。 家長們要懂得欣賞, 適時鼓勵。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 既然是演出, 就要按照正規的演出步驟來。 演出前為孩子選擇合適的演出服;演出時保證演出曲目的完整性;家長要像欣賞正規音樂會一樣欣賞孩子的演出;並在演出結束時報以熱烈的掌聲, 最好為他獻上一束花(或者其他孩子喜歡的小禮物), 祝賀演出成功。

不要以為這樣的方式太矯情, 這是對琴童辛苦練習的尊重, 也是對你自己教育付出的肯定。

方法二:重要的是“我們進步了”

學琴過程中的溝溝坎坎一定會降低琴童學琴的興趣, 特別是碰到練不好或者回課回不掉的曲目,

Advertisiment
孩子會沮喪、發脾氣、失去信心, 這都是常見的現象。

這種時候, 如果家長也在旁邊著急:“你怎麼到現在都練不好?”“你怎麼搞的?”“你到底有沒有按照老師教的練?”“你怎麼這麼笨啊?”……家長的負面情緒會讓孩子更急躁、更沒有信心, 對練琴沒有任何幫助。

遇到這種問題最好的辦法是家長有意識地引導孩子比較這個月與前兩個月的進步, 比如家長可以試著說:“寶貝, 上個月你十六分音符連奏還彈不好, 現在你已經可以彈得很熟練了, 只要認真地練習, 媽媽相信你可以做到的。 ”幫助孩子體驗進步、體驗成功、體驗學樂器的快樂, 讓孩子對學樂器充滿信心, 這是保持琴童學樂器熱情和興趣的最佳、最積極, 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Advertisiment

孩子和家長的情緒要成反比。

在教育方面遇到問題, 孩子露出滿不在乎的樣子, 家長就要緊張起來, 幫助孩子一起去面對。 反之, 遇到困難, 孩子已經急了, 甚至已經失去信心了, 家長就要儘量保持平和的心態, 去幫助孩子克服困難。

屋子已經失火, 第一步不是重建家園, 而是滅火, 切忌煽風點火。

方法三:一起去聽音樂會

這裡提到的音樂會不一定是高端音樂會, 也可以是當地音樂學院舉行的學生音樂會。 受地域、經濟條件等多方面因素影響, 不可能每個孩子學樂器的家庭每年都有機會去欣賞幾場高端音樂會, 而且很多正規的音樂會也不允許小朋友進場。 那麼, 欣賞一些相對專業的音樂會對於初學樂器的小琴童來說也是可以的。

陪著孩子一起欣賞音樂會,讓孩子身臨其境感受音樂的氛圍,積累對音樂的感性認識,加深對音樂的理解,與音樂產生共鳴。

但是,請不要帶著極大的功利性。

袁來爸爸在聽某場音樂會的時候,旁邊坐著一對母女,女兒大概八九歲的樣子。媽媽不停地在女兒耳邊小聲嘀咕:“你看人家手怎麼放的”“你看人家怎麼彈的”“你看人家……”結局必然是旁邊坐的聽眾煩了,孩子也煩了。連欣賞音樂會都抱著學習的目的,下一次你再提聽音樂會只會讓孩子覺得有心理負擔。

請注意,音樂會門票錢從來不包含大師班費用!從音樂會中學習演奏技巧是在專業上已經取得一定成績的人才可能做到的事情,不是小琴童們聽音樂會的附加條件。

陪著孩子一起欣賞音樂會,讓孩子身臨其境感受音樂的氛圍,積累對音樂的感性認識,加深對音樂的理解,與音樂產生共鳴。

但是,請不要帶著極大的功利性。

袁來爸爸在聽某場音樂會的時候,旁邊坐著一對母女,女兒大概八九歲的樣子。媽媽不停地在女兒耳邊小聲嘀咕:“你看人家手怎麼放的”“你看人家怎麼彈的”“你看人家……”結局必然是旁邊坐的聽眾煩了,孩子也煩了。連欣賞音樂會都抱著學習的目的,下一次你再提聽音樂會只會讓孩子覺得有心理負擔。

請注意,音樂會門票錢從來不包含大師班費用!從音樂會中學習演奏技巧是在專業上已經取得一定成績的人才可能做到的事情,不是小琴童們聽音樂會的附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