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間餐:帶零食去上學

相信你我都曾被電視裡這樣的畫面驚呆過, 歐美國家的小學生, 上課居然圍坐著一張大圓桌, 可以自由走動, 可以玩玩具, 更讓人瞠目結舌的是, 可以公然在課上吃零食。 教育方法我們姑且不論, 我們必需承認的是, 孩子課間補充點食物是科學的。 尤其是剛上小學的孩子, 如果沒有吃早餐或早餐吃的品質不夠好, 那麼到了上午10點多鐘就會感到饑餓, 出現乏力、注意力下降, 不能夠專心聽講, 影響聽課的效果, 長此以往會影響學習成績。 此時加點課間餐有利於補充能量並消除饑餓感, 保持體力充沛,

Advertisiment
便於更好地完成上午的學習任務。 但是為了讓課間餐既能起到恢復體力的作用, 又不至於影響午餐的胃口, 對於食物種類的選擇十分重要。 理想的課間餐是穀類食品和乳製品。

帶上零食有據可依

憑據一, 科學進餐“3+3”

專家指出, 我們每天過於集中的餐次, 食量過大、餐距過長、腸胃時緊時鬆, 其實是不利健康的。 專家建議採用少食多餐的“3+3”模式—3次正餐七八分飽, 3次“餐間餐”少量進食。 這樣做可以減少每餐後胃腸、心臟、膽囊、胰腺的負擔;減少每餐後血糖的上升幅度, 使下一餐的食欲更好;減少原來兩餐間發生低血糖的機會;增加飽腹感, 有效消耗多餘脂肪。 而對孩子來說, 只要選擇得當、搭配合理, 這三次”餐間餐”用零食來解決既快捷又得孩子歡心。

Advertisiment

憑據二, 孩子生長的需要

兒童處在生長發育的階段, 對能量和各種營養素的需要量相對來說比大人還多。 而且他們代謝較成人快, 一日三餐之外可能出現輕微饑餓感, 比如第三四節課時。 此時如果能夠適量吃些易消化、富於營養的零食, 能為身體提供一定的能量和營養素, 既能防止饑餓, 更好地保證所需營養的全面攝入, 又不會給胃腸造成過重負擔。 試驗也發現加餐的孩子注意力更加集中, 思維反應速度明顯高於沒有加餐的孩子, 所以學習效率更高, 更容易取得好成績, 而且身體素質也更好。

憑據三, 不可替代的心理享受

零食能給孩子帶來不可替代的心理享受。 我們手拿零食時, 零食通過觸覺與視覺將一種美好鬆弛的感受傳遞到大腦的感覺中樞,

Advertisiment
產生一種難以替代的慰籍感, 而這種零食給予的身心享受對孩子來說尤甚。 吃零食的體驗更是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