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寶寶的“溶解度”

調查表明, 合群的孩子在知識範圍、語言表達、人際交往等方面均明顯優於性格孤僻、不愛交往的兒童。 可是, 現在有些獨生子女性格孤僻、任性, 喜歡獨來獨往, 心目中只有自己, 很少想到別人。 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很難與人合作, 也很難適應今後社會發展的需要。

培養孩子的合群性格有以下措施:

1.家長要以身作則, 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 良好的家庭氣氛主要表現為全家人和睦相處, 父母關心孩子, 子女照顧長輩, 彼此互相關心。 在這種氣氛中, 家長要教育、引導孩子與人平等相處, 對鄰居和客人熱情、謙虛、禮貌,

Advertisiment
切忌以孩子為中心, 處處圍著孩子轉, 讓孩子淩駕于父母之上。 當然, 家長也要尊重孩子, 不隨意訓斥打罵, 讓孩子在互敬互愛的家庭氣氛中成長。

2.讓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 托兒所、幼稚園是孩子們的世界, 在與同齡人生活的過程中平等相處, 客觀上有助於克服獨生子女嬌生慣養、獨來獨往的缺點。 我們在心理諮詢中發現, 有一些家長怕自己的孩子在集體生活中吃虧, 一味要求孩子自顧自, 不要與他人來往, 這樣做表面上似乎是愛孩子, 實際上卻使孩子丟掉了在群體生活中鍛煉的機會。

3.教育孩子在平等的原則上結交朋友。 凡是心理健康的孩子都有自己要好的朋友, 在孩子與小朋友的交往中,

Advertisiment
家長要教育孩子嚴于律己, 寬以待人, 互相信賴, 彼此尊重, 以培養孩子團結合作的精神。 對於愛搗亂、愛逞能、惹是生非的孩子, 家長要糾正他們的行為, 慢慢地孩子就會融入集體之中。 以行為療法矯治不合群的孩子, 常能收到滿意的效果, 但要有一個較長的過程。

行為療法的具體運用應:

1.強化接受邀請的行為。 不合群的孩子往往不大喜歡接受其他小朋友的邀請,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偶爾接受其他小朋友的邀請, 即使是很勉強的, 也要及時給予鼓勵。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由接受邀請變為主動要求參加其他小朋友的活動時, 要給予強化。 這樣做可使不合群的孩子逐漸向合群的方向轉化。

2.強化邀請別人的行為。 家長應多為孩子提供交往鍛煉的機會,

Advertisiment
鼓勵他歡迎主動上門來玩的小朋友, 並為孩子們提供交往的環境、遊戲的場所和感興趣的玩具。 家長一定要不厭其煩地、熱情地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 多接觸別的孩子。 這種邀請別人的行為, 一定要反復強化才會鞏固。

總之, 要使孩子由不合群到合群,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不能急於求成。 如果家長能注意以上幾點, 將會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一個善於與人合作, 適應社會的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