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調理寶寶脾胃虛弱的營養食譜

孩子不愛吃飯、容易生病、大便乾燥等等問題, 可能最後都會被歸結到脾胃問題上。 也許不止一次的有醫生對您說, 您的孩子脾胃不好, 需要調理。 孩子們的脾胃問題是不是真的有這麼普遍?寶寶脾胃不好怎麼調理?遇到問題我們又該如何幫助孩子?

中醫對“脾”“胃”的認識

中醫認為脾主運化, 胃主受納和腐熟。 什麼意思呢?胃把食物接受了, 做初加工, 脾將精微物質提取, 作為營養輸送到肌體各部位去, 糟粕的東西通過胃腸排出體外。

什麼是“脾胃虛弱”?

從中醫角度講, 脾胃虛弱有兩個方面, 一個是脾虛,

Advertisiment
一個是胃虛, 一般我們都是把脾胃虛弱連在一起講, 因為兩個功能是連在一起的。 中醫認為脾是後天之本, 後天的營養物質是來源於脾的運化, 如果脾胃虛弱, 整個肌體的營養狀況就會差, 會導致很多常見問題, 比如經常感冒、咳嗽、厭食、汗多、大便乾燥或腹瀉。

山楂餅

配料鮮山楂300克, 淮山藥300克, 白糖適量。

制法將山楂去皮、核, 洗淨;山藥, 去皮洗淨, 切成塊。 將山楂、山藥塊, 放入碗內, 加適量白糖調勻後, 上籠蒸熟, 壓制成小餅, 即可食用。

功能健脾導滯, 和胃助食。 本膳用山楂, 含大量維生素C和酸性物質, 可促進胃液分泌, 增加胃中酶類, 從而助消化。 山藥健脾益氣。

兩米粥

配料小米50克, 大米25克。

制法將小米、大米, 分別淘洗乾淨。 鍋置火上, 放入適量清水,

Advertisiment
下入大米、小米, 先用旺火燒沸, 後改文火煮至粥熟爛, 即成, 分次飲用。

功能健脾和胃, 滋陰生津。 本膳用大米, 含人體所必需的澱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物質, 其味甘、性平, 有健脾胃、補中氣、養陰生津等作用。 小米, 含蛋白質及脂肪量較多, 有健脾和胃、益腎等作用。 二米成粥, 常食之可防治小兒消化不良。

魚肉糊

主料: 草魚50克 調料: 鹽1克 澱粉(豌豆)2克

製作:

1. 將魚肉切成2釐米大小的塊, 放入開水鍋內, 加入鹽煮熟, 撈出。

2. 除去魚骨刺和皮, 將魚肉放入碗內研碎, 再放入鍋內加魚湯煮, 把澱粉用水調勻後倒入鍋內, 煮至糊狀, 盛出晾溫即成餵食。

菜品平價:本菜品軟爛味鮮, 營養豐富。 本品屬於嬰兒食譜, 幼兒食譜, 適合4~5個月嬰兒食譜。

Advertisiment
具有脾胃調養調理功能。

食用方法:早餐、中餐、晚餐、零食

健康提示:魚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A、B族維生素以及鈣、磷、鉀等, 對嬰兒生長發育、骨骼生長、健腦益智、視力維護等有很好作用, 適宜4 6個月嬰兒添加輔食選用。

胡蘿蔔湯

配料胡蘿蔔100克, 紅糖適量。

制法將胡蘿蔔洗淨, 切成小塊。 鍋置火上, 放入適量清水, 下入胡蘿蔔塊, 煮至熟爛, 加入紅糖, 煮沸後, 即可食用。

功能健脾消食, 下氣和中。 本膳用胡蘿蔔, 富含維生素, 尤其胡蘿蔔素A的含量特別多, 還有較多的維生素B2、葉酸等, 被稱為“平民人參”。 其味甘、性平, 有健脾化滯、潤燥明目等功效, 可治小兒脾胃虛弱所致的消化不良。

粟米山藥粥

配料粟米50克, 淮山藥25克, 白糖適量。

Advertisiment

制法將粟米淘洗乾淨;山藥, 去皮, 洗淨, 切成小塊。 鍋置火上, 放入適量清水, 下入粟米、山藥塊, 用文火煮至粥爛熟, 放入白糖調味, 煮沸即成。

功能補脾益氣, 安神滋陰。 本膳用粟米, 有補益脾胃、清熱安神之功;山藥, 健脾胃, 補氣陰, 利尿益腎。 經常食用能防治小兒消化不良。

小米香菇粥

配料小米50克, 香菇50克, 雞內金5克。

制法小米, 淘洗乾淨;香菇, 擇洗乾淨, 切成小塊或碎末;雞內金, 洗淨。 鍋置火上, 放入適量清水, 下入小米、雞內金, 用文火煮成粥, 取其湯液, 再與香菇同煮至熟爛, 分次飲用。

功能健脾和胃, 消食化積。 本膳用小米, 健脾胃;雞內金, 能助消化;香菇, 有健脾胃、助食作用。 此粥大益胃氣, 開胃助食, 常食可防治小兒消化不良。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