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強化孩子的貧富印象

六一兒童節又快到了, 照例會開展一些向貧困孩子獻愛心的活動, 包括讓複學兒童進城, 與救助他們的城市人見面。 但某些媒體在報導農村孩子在城市裡的見聞時, 常常會加上一些花絮性的細節描寫, 大多是“小土包子”所出的“洋相”之類, 例如在大商場乘坐自動扶梯, 因為是第一次, 個別孩子竟嚇得腿發抖。 雖然記者可能並無任何嘲諷之意, 只是想使報導更生動一些, 但如此“花絮”卻讓我感到不是滋味。 這似乎是一種通病。 有那麼一些電視綜藝晚會, 在唱唱跳跳、搞笑猜謎之後, 往往會推出一段煽情的“苦戲”,
Advertisiment
而主人公中, 貧困兒童佔有不小的比重。 這些孩子對著話筒, 聲淚俱下地訴說貧困家史, 引得部分現場觀眾當即掏腰包捐款。 電視臺的目的看來達到了, 可我總忍不住在想:難道不能採取更含蓄、更尊重窮孩子自尊心的做法嗎, 為什麼要“咀嚼別人的痛苦”呢? 不妨拿別人的做法來做一個對比: 紐約的冬天常常出現大雪封路的惡劣天氣, 但不到萬不得已時, 學校決不停課, 校車照樣步履維艱地接送孩子上學、放學。 有人問這樣做的原因, 回答是:一些窮孩子家沒有暖氣, 讓他們到校上課主要是為了享受溫暖, 上課反倒是其次。 有人又問:那為什麼要求富孩子也一同前來呢, 他們呆在家不就挺暖和的嗎?回答則是:如果單單讓窮孩子來,
Advertisiment
他們就會意識到自己窮, 這是一種比寒冷更可怕的感覺。 在西方國家, 學童是否必須穿校服, 一直存在著爭議。 有人認為硬性規定必須穿校服, 干涉了著裝自由;而大部分人則認為, 學生一律穿校服, 可以避免在著裝上出現貧富與等級的差別, 避免損害某些孩子的自尊心, 因此對學生們的健康成長是有利的。 例如在日本, 就自始至終規定在校生必須穿校服。 在澳大利亞, 大部分孩子中午均在校用餐, 從他們的食物中, 你根本判斷不出他們的家境是富有還是貧困, 因為他們所帶的食物沒有什麼區別:一瓶可樂、一個漢堡再加一個水果。 這應該是出於與統一校服同樣的考慮:瞧, 我們穿的一樣, 吃的也一樣! 貧富差距是社會客觀存在的現象。
Advertisiment
但不少人之所以貧困, 並不是因為能力不足或努力不夠, 在某種程度上是由於機會不均等造成的。 特別是對孩子來說, 貧窮或富有是與生俱來的, 根本無從選擇。 因此, 在人與人之間, 尤其是在孩子與孩子之間, 應該淡化貧富差別。 而類似本文開頭的一些做法, 卻是在強化和放大這種感覺。 其結果會使原來就灰頭土臉的窮孩子更加灰頭土臉, 加重了他們的生活挫敗感, 在他們心中早早播下了自卑的種子, 同時對富孩子的成長也未必有利。 在意識到貧困常常與機會不均等密不可分後, 整個社會便需要增強救助窮人的義務感和責任感, 同時也要注意方式方法, 即採取人道、善意、體貼的方法,
Advertisiment
不應含有施捨或嘲諷的成分, 更不能從“咀嚼他人的貧困與痛苦”中獲得快感。 窮人在遭遇物質匱乏之後, 是不堪再忍受精神上的創痛的。 ??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