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請正確看待寶寶的“認生”


幾乎有兩星期沒見小侄女了, 可把方建紅給想壞了, 這不一進門就忙著洗手要抱抱朵朵。 朵朵在和奶奶玩, 建紅笑著和她套近乎“朵朵, 還認識姑姑嗎?姑姑抱!”。 朵朵開始沒有任何表情, 盯著她看, 看著看著, 小嘴一撇, 哇的哭起來。 “哦!姑姑看你了, 你怎麼不賞臉呢?一定是我們朵朵餓了,奶奶給找吃的!”沒想到這一哭一發不可收拾, 奶奶又是牛奶又是玩具一頓緊忙, 才把朵朵哄得安靜下來。

建紅見機會來啦, 趁朵朵沒注意, 悄悄地把她從奶奶手上接過來。 朵朵沒有拒絕, 可是好景不長, 沒2分鐘, 又開始哭鬧起來。

Advertisiment
“不會吧!這麼幾天不見姑姑, 就不認識了?”建紅很鬱悶。 “這孩子已經開始認生了!看來你這姑姑得和侄女兒搞好關係。 ”方媽媽說。

4~6個月的嬰兒對周圍環境的認識又近了一步, 他已經能認識母親的臉, 一看見母親就笑, 母親要是突然從嬰兒身邊離開他就會哭。 一般從生後6個月, 小兒對周圍的人開始有了選擇的態度, 以前誰抱跟誰笑的寶寶, 突然之間變得異常粘媽媽, 而和不常在一起的人顯得生分多了。 這就是平日裡聽到人們經常說到了“認生”現象。

☆拒絕陌生人和環境

看到陌生人或到了陌生環境, 寶寶就會變得敏感、躲避, 甚至哭鬧, 即使看到的是態度溫和, 笑容滿面的陌生人也會如此, 這種行為稱作“認人”或 “認生”。 通常情況下,

Advertisiment
寶寶認生的狀況會持續幾周, 甚至半年左右。 50%~80%的寶寶都會認生, 有的寶寶在四五個月的時候就開始對陌生人哇哇大叫, 更不喜歡陌生人來抱他;有的則到了一歲左右才後知後覺。 認識能力的逐步提高, 認生的現象也就會逐步好轉。  

☆正確看待寶寶的“認生”

認生現象出現, 說明寶寶開始認識到陌生人與家人是不同的個體, 他們的激烈反應在表明自己的態度, 他們很害怕被陌生人帶走, 害怕離開媽媽的懷抱。 這樣看來, 認生也是寶寶一種自我保護意識的萌芽。

寶寶的“認生”是他在擴大社會交往面的過程中的一種學習和保護機制, 正如我們成人在不熟悉的圈子裡會表現得比較害羞、寡言和退縮一樣, 是一種很正常的行為表現,

Advertisiment
會隨著成長過程中認識能力的提高而消失。

☆寶寶是怎樣學會認人的?

辨別別人面孔的能力並不是與生俱來的, “認人”能力是後天發展起來的。 寶寶出生3~4個月後, 母親或其他親近的人在孩子眼前多次反復出現, 他的面孔就作為同一圖譜不斷地傳入寶寶的大腦並留下印象, 最初的記憶形成了。 以後, 當熟悉的面孔再現時, 寶寶就會認出來並很快樂, 甚至會對與之形象相近、年齡相仿、穿著打扮相似的人也會表示好感。

陌生的面孔出現時, 陌生人的圖譜和寶寶大腦中熟悉人的圖譜差別太大了, 他就會“認生”, 拒絕陌生人的接近和擁抱, 甚至又哭又鬧。

您知道嗎?

心理學家們把3歲以前的嬰幼兒期稱為“圖譜時代”,

Advertisiment
就是說3歲以前的兒童認識外界世界事物時, 還不會對事物的某些特徵進行分析辨認, 卻是把事物當做一個綜合整體——圖譜來接受的。

☆哪些寶寶容易認生?

雖然“認生”既不是先天的氣質問題, 也不是後天的性格問題, 可是“認生”也存在個體差異。 有的寶寶就不怎麼認生, 有的寶寶卻非常認生。 一般情況下, 性格比較內向的寶寶比較容易認生, 只是一個人帶的“一手寶寶”也容易認生, 在陌生環境中受過驚嚇的寶寶也會產生認生情緒。

☆幫寶寶消除認生情緒

當孩子在另一個場合或見到陌生人顯示得很認生的時候, 父母要做到接納、認同並輔以一定的協助。 這個時候不要緊催或者緊逼著孩子融入環境, 而是可以抱著孩子在旁邊看著,

Advertisiment
然後帶著孩子熟悉, 直到孩子消除認生情緒。 總之, 媽媽或親近的人在寶寶身邊, 會給寶寶帶來安全感和接觸陌生人和環境的勇氣。

余博士溫馨提示

1.到了陌生環境, 擁抱和親吻會給寶寶十足的安全感。

2.不要強迫寶寶見陌生人, 甚至強迫他去討好別人。

3.寶寶認生哭鬧時, 不可責怪、甚至打他, 要耐心安慰。

4.要多帶寶寶到戶外, 接觸不同的環境、不同的人與事, 感受不同的生活氣息, 對克服寶寶認生非常有幫助。

5.認生不是性格懦弱的表現, 也不是認生早的寶寶就聰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