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請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犯錯!

很多家長對孩子要求精益求精, 凡事都要高標準, 做到最好。 我從不這樣, 我喜歡讓孩子多嘗試, 多犯錯, 自己摸索, 自己總結。 在我眼裡, 事情本身並不重要, 孩子在做事過程中的體悟和成長才重要。
這些年做教師, 我輕而易舉地就能把學生調動起來, 哪怕是高三的孩子也不例外。 為什麼?答案很簡單, 我總是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犯錯。 我甚至常常鼓勵孩子犯錯, 因為犯錯是一種行動能力, 而糾正錯誤則是一種反思能力, 解決錯誤, 就是進步。 唯有真切地經歷了錯誤過程, 我們才能深入理解我們為什麼錯了。
Advertisiment
下一次我們重新經歷的時候, 我們才能不犯錯, 少犯錯。 而且, 在這種清晰的思維下, 我們更能體會到正確的甜美。
啟元燒飯的過程中, 不斷地犯錯誤, 也不斷給我們帶來驚喜。 我們一直猜測, 這傢伙究竟還能犯什麼錯, 而他的錯總是很有創意, 像希區柯克的懸疑大片。 我們在這個過程中, 獲得了很多快樂。 這是一段成長的故事, 這也是一段生命的故事。
故事是這樣的。 話說, 有一天, 我們下班回家, 突然感到兒子有一點神秘, 鬼鬼祟祟的, 一溜煙朝廚房跑去。 我們本能地感覺到不對, 趕過去一看, 原來兒子偷偷地做好了飯, 正打開電飯煲, 向我們邀功請賞呢!看到飯做得鬆軟, 不幹不濕, 我們非常高興。 於是, 我狠狠地把他表揚了一番。
Advertisiment

受到成功激勵的兒子, 大喜過望, 不斷想把話題吸引到做飯上去。 下一次, 我們委託兒子做飯, 我給他留了便條(他常常在我上班的時候, 假裝睡覺, 就是要讓我給他寫信)。 快要下班的時候, 我不放心, 又給兒子打了電話, 結果, 回來一看, 兒子正在那裡如醉如癡地看電視, 飯, 自然是忘記煮了。 兒子撓著頭, 不好意思地說:“我忘記了。 ”笑容裡有討好賣乖的味道。 我當然不責怪他。
第三次, 我們是監考, 兒子早就放假了, 於是, 我們又把這個光榮的任務交給了他。 為了吸取上一次的教訓, 我是千叮嚀萬囑咐。 回到家, 兒子還在那裡看動畫片, 我問兒子:“有沒有做飯?”他說:“做了。 ”說完, 就跑到廚房去, 打開電飯煲給我看。 結果, 他自己的臉色變了,
Advertisiment
又是討好的神色, 我問:“怎麼啦?”他吞吞吐吐地回答:“我忘記放水了。 ”我大笑, 說:“你真想讓你老爸吃乾飯啊!”

為了讓兒子擺脫煮飯不成功的陰影, 我決定再給兒子一次將功贖罪的機會, 於是, 就有了兒子的第四次做飯。

回到家, 兒子唱著歌, 打開電飯煲讓我們看, 哇噻, 飯做得精緻, 香噴噴, 雪白雪白的。 我們也是餓了, 帶回了幾個鹵菜, 就準備開飯了。 可是, 找來找去, 找遍了任何角落, 就差點找老鼠洞了, 都沒有找到飯勺子。 在絕望中, 我想只有一種可能, 那就是兒子把它煮到飯裡去了, 一查看, 果然。
這次, 我說什麼也不想讓兒子做飯了, 但兒子堅決請纓, 大有和做飯決戰到底的氣魄。 我被這種屢敗屢戰的精神感動, 答應給兒子最後一次機會。
Advertisiment

晚上一回家, 兒子慌忙打開電飯煲, 我馬上聞到一股鍋巴的清香。 原來, 我們剛剛上班, 兒子就把飯煮了, 也就是這餐飯, 兒子燒了5個多小時, 焉有不焦的道理。
兒子非常難堪, 紅著臉, 想往地洞裡鑽。 我和愛人交換了一下眼色, 大聲歡呼起來, 啊, 我們有鍋巴湯吃了。 我把上面的飯一點點刮乾淨, 放到碗裡去。 鍋裡剩下來的全是鍋巴了, 然後, 我加點水, 再燒, 一會兒整個屋子裡全是香味。
晚上, 我們吃著香甜的鍋巴, 感覺到無法言說的溫馨。 我和兒子說起了我的童年。 小時候, 我貪吃, 常常吃得太多了, 這在醫學上叫積食, 很不好治的。 但民間也有土辦法嘛, 那就是喝鍋巴湯。 兒子, 就和你今天做法一樣。 你奶奶鍋巴中加入水,
Advertisiment
燒得香味馥鬱, 很有嚼頭, 就像今天一樣, 特別好喝。 有時候加一點青菜, 調節調節口味, 療效很好。 兒子非常開心, 說, 爸爸媽媽, 哪天你們積食了, 一定告訴我啊, 我會做鍋巴湯!
兒子做飯, 讓我獲得很多教育的啟迪。
首先, 對孩子而言, 他們喜歡嘗試, 這種嘗試的成功, 以及大人的誇獎, 讓他們很有成就感。 因此, 家長要及時跟進, 努力發現優點, 死命誇讚。
其次, 一旦孩子的自主嘗試變成了任務, 孩子就會變得漫不經心了, 甚至有一種本能的抗拒。 因此, 家長要想方設法把任務轉為孩子的自主需要。
再次, 永遠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的犯錯, 任何一個錯誤都是有價值的, 都是成長過程中必然的一種經歷。 家長要引導孩子, 把每一次犯錯, 都變成一次成長的契機。但切不可急功近利,要慢下來。
最後,要意識到教育是非連續性的,常常要經歷一個不斷反復的過程。因此,作為家長一定要耐心,尋找機會,學會等待,爭取每一次特殊的教育,都能讓孩子的生命成長打下深刻的烙印。 都變成一次成長的契機。但切不可急功近利,要慢下來。
最後,要意識到教育是非連續性的,常常要經歷一個不斷反復的過程。因此,作為家長一定要耐心,尋找機會,學會等待,爭取每一次特殊的教育,都能讓孩子的生命成長打下深刻的烙印。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