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隨著離婚熱潮的推進, 越來越多的家庭出現矛盾, 而社會的離婚率也越來越高, 那麼, 離婚到底對哪方的傷害最大呢?毋庸置疑的, 孩子是離異家庭的犧牲品, 其實, 離異家庭的孩子面對如此的環境, 更需要更多的勇敢來面對自己的成長。 這裡, 專家就向大家介紹一下有關離異家庭孩子成長的問題吧!
專家建議
讓孩子真實面對父母離婚
專家說:“不少父母為了‘保護’孩子, 不想孩子受到傷害而向孩子隱瞞了離婚的事實, 或者當孩子詢問時也是遮遮掩掩、敷衍推搪過去, 其實這種做法並不妥,
Advertisiment
專家建議, 單親家庭的父母應該根據孩子的性格、年齡等因素, 以孩子最能接受的方式, 平靜、真誠、耐心地向他們解釋自己離異的原因, 爭取他們的理解, 教會孩子應付來自外界的各種詢問, 並讓孩子理解單親家庭也是正常的社會現象。
西方國家離婚夫妻的一些做法也值得借鑒, 離婚夫妻認為離婚或者再婚的原因一般都和孩子無關。 他們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 並明確地把夫婦兩人之間的事和孩子分開, 讓孩子知道雙親感情不和或離合與子女的存在無關。
這種做法也更加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孩子, 讓他們從思想上減少依賴。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
Advertisiment
多傾聽孩子心聲
經歷婚姻失敗的家長自己首先要堅強, 不能在孩子面前表現得太軟弱, 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哭, 孩子會覺得天都要塌下了, 對未來的生活充滿恐懼。
在父母離婚的最初的一段時間裡, 孩子肯定都非常不適應, 這時候, 家長不僅自己要多和孩子進行交流溝通, 還要注意幫助孩子充實生活。 由於家庭結構的不完整, 單親家庭的生活比較單調, 孩子容易感到精神上的空虛與寂寞。 為此父母每天再忙, 也應抽時間多陪陪孩子, 聊聊天, 傾聽孩子的心聲。
此外, 由於日常生活中缺少了父親或母親,
Advertisiment
發動身邊性別資源進行角色教育
在青少年心理成長的過程中, 性別角色的學習是一個重要環節, 父親和母親有著無法取代的作用。 因此, 對於單親家庭的父母來說, 要特別注意彌補孩子由於缺少父愛或母愛所帶來的消極影響。
單親家庭中, 家長應注意調動親戚、朋友中的性別資源, 給孩子以應有的適宜的影響, 以保證男孩的陽剛之氣和女孩的陰柔之美, 以免造成兩性角色上心理與行為的偏差。 例如, 對缺少父愛的子女,
Advertisiment
與此同時離婚父母也應當保持正常的接觸關係, 不應在孩子面前醜化另一方, 破壞他們的親情, 使子女盡可能地享受父母的關愛。
教育誤區:
把孩子當成報復的工具:很多夫妻離異後, 帶著孩子的一方, 錯誤地認為子女歸誰撫養, 就是歸誰所有, 不願意讓對方與孩子接觸, 甚至拒絕對方探望子女, 以此方式來發洩私憤;有的有意識地把對方貶得一無是處, 向孩子灌輸敵對情緒。 孩子聽得多了就會在心理上對另一方形成排斥, 這是許多單親家庭孩子性格偏離正常軌道的一個重要原因。
Advertisiment
因自責而過分溺愛孩子:單親家長往往覺得婚姻失敗了, 很對不起孩子, 因此, 孩子有任何要求, 無論精神上的還是物質上的, 都無條件滿足。 久而久之, 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就無法得到鍛煉, 就容易形成孤僻、自傲、任性、自私等性格缺點。
情感暗示過多:很多單親家長總是把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的種種矛盾和問題都歸咎於家庭的不完整, 向孩子傳遞單親家庭“不正常”的思想, 使孩子也認為自己的生活和成長是不正常的。
期望值太高:有的單親家長把孩子作為自己唯一的精神寄託, 在厚望之下的孩子, 往往有著過度的壓力, 心理負擔沉重。
沒有給孩子足夠的心理準備:不少離異的父母, 想避免產生不愉快的情緒, 不願和孩子解釋離婚的事。但是孩子和其他人的交往中,常常不得不應付一些有關這方面的詢問。孩子由於沒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往往不知所措。
儘管很多孩子在父母離異的開始階段,感到很難適應事情的發展和新的生活,表現地有一些煩躁、不安以及依賴性加強,但是,隨著時間的推進,育兒工作的順利推進,孩子們適應能力的改變,專家建議離異家庭的孩子要正確利用自己的環境條件,學會勇敢面對自己的成長,不要讓自己成為父母婚姻的犧牲品!
不願和孩子解釋離婚的事。但是孩子和其他人的交往中,常常不得不應付一些有關這方面的詢問。孩子由於沒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往往不知所措。儘管很多孩子在父母離異的開始階段,感到很難適應事情的發展和新的生活,表現地有一些煩躁、不安以及依賴性加強,但是,隨著時間的推進,育兒工作的順利推進,孩子們適應能力的改變,專家建議離異家庭的孩子要正確利用自己的環境條件,學會勇敢面對自己的成長,不要讓自己成為父母婚姻的犧牲品!